APP下载

“五区叠加”战略背景下融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研究

2018-01-20石磊郑庆昌

科学与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开发区转型升级

石磊 郑庆昌

摘要:国家級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所在地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融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福清市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的先导区,在开发区传统发展模式遇到市场、资源环境约束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加快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对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融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区叠加”战略运行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其建区三十年来的发展特色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出了多区域战略优势叠加效应下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开发区;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6.008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ongqiao 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nder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five-zone superposition" Strategy

SHI Lei ,ZHENG Qingchang

(1.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2.school Institute of soft scienc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 Fujian, 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driv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s become the main economic growth poi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five-zone superposition" strategic operation of rongqiao 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ecessity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the three decades of its construction.presents the path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ongqi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nder the superposition of multi-regional strategic advantage.

Keyword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Development zone;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0 引言

从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到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两年时间内,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国家级福州新区、福夏泉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诸多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先后在福建密集叠加,给福建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为处在改革前沿的融侨国家级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带来了巨大战略红利。在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继续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发挥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作用。在“五区叠加”的背景下,如何将国家的一系列支持福建发展的战略政策用足、用好,发挥国家战略叠加所蕴含的优势,既是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内在要求,也能为全省与全国的开发区转型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1 区域发展战略与开发区的互动关系

1.1 开发区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区域发展战略是通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全局意义的谋划。改革开放后,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向均衡发展战略的过渡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总体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协调发展在我国发展全局的位置愈发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区域发展也日益趋于向平衡与协调的态势转变,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课题。早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将国家级开发区和边境合作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更好的突出国家级开发区和边境合作区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发布的《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均提出,把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继续深入实施,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需要更好的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在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endprint

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和构成要素来看,无论是增长极理论、还是圈层发展理论都揭示了开发区与各区域战略在功能结构、共同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例如,开发区作为点-轴扩散理论中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点,通过与自贸区、自创区各片区形成的发展带相融合,实现由“点”到“线”的串联,再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都不能忽视了开发区作为“点”的开放作用。在当前区域发展内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变化的时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历过高速发展之后,出现了土地开发瓶颈、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模式滞后等典型的问题,受到市场和资源环境约束,急需实现由粗放向高效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发挥作为我国推动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与载体的功能,更好实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平台作用。

1.2 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区域发展目标指向性愈加的明确,越来越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多个区域发展战略叠加的优势,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优势。如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河南自贸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等“六区叠加”的政策优势,成为内陆地区最为国际化的开发区之一;南宁经开区则是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多个国家战略及其优惠政策叠加,使经开区成为全国企业运营成本最低的园区之一。国家级高新区方面,成都高新区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区、天府新区国家级新区等“五区叠加”政策红利下,赋予了构建西南地区发展新格局的任务;长沙高新区则先后获得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湘江新区等多个国家战略叠加运行。

区域发展战略叠加的最终目标是各战略相互补充、协调并产生1+1>2的政策合力,带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活力,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转型。按照制度空间的论述,区域经济行动由多样化的空间实践为介质,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是多种政策组合下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发挥各政策的叠加效应,体现在不同的战略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单一性差异影响,可通过多政策相互协调促进,达到“多区联动”,实现综合效果的最大化。受益于黨中央和国务院对福建发展的支持,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到“五区叠加”的战略优势,分别是海丝核心区、自贸区、国家级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五区叠加”均属于国家层面的战略,相互之间既体现了相辅相成的融合性又体现了各有侧重的差异性。在战略功能与内容层面,各战略的本质都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丝核心区与自贸区主要为实现构建新的更加开放的对外格局,自创区与生态文明试验区则是侧重在创新驱动和生态建设领域大力先行先试,国家级新区需要在探索出新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方面积极改革,收获更多经验。通过分析和研究“五区叠加”效应对园区的机遇与规避运行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探索融侨开发区如何利用区域发展战略叠加优势,调整园区开发模式,为促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2.1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7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是国家显示器产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平板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截止2016年,全区135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843.21亿元,培育了电子信息、汽车玻璃、电机制造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研发技术强的优势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和车载玻璃产业链的研发、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数据来源: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年鉴

从表1可以看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11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呈现稳步增长,2016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843.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2.8%;在利用外资方面,受到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因素和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影响,园区吸引外资能力有所波动,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11441万美元,比增41.09%;财税收入表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

2.2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特色

建区三十年来,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依靠海外融籍华侨华人与福清市政府的联手努力,形成了以高新技术助推新型工业化、优势产业辐射带动等发展特色,成为海峡西岸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增长点。

一是依托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园区新型工业化建设,是融侨开发区一大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在1992年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随着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工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拓展和壮大,园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集群深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融侨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9年,融侨开发区成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发区先后建成福耀玻璃工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捷联电子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涌现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成果专利成果的技术和产品,同时,福州市首个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于2014年在开发区内授牌,有利推动了开发区科技型园区建设。

二是发挥华侨华人优势。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海外融籍华侨华人与福清政府联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带有“侨”字号的国家级开发区,融籍华侨华人的家乡情结让侨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发区创办的初期,许多东南亚华侨企业家不但自身到园区落户投资参股,以增强其他客商们的投资信心,通过“以侨引台,以台促侨”的措施和办法,更带动了包括东南亚、欧美各国及香港、台湾等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企前来投资,形成了“侨台港外联合发展”的格局,行业遍布电子、塑胶、染织、食品、铝业等诸多产业领域。侨商们对故土的诚挚感情,不仅体现在慷慨捐资和投资设厂,更表现在对开发区建设的倾注心血、尽心尽力,为开发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创区初期华商们的鼎力支持为开发区以后的跃升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endprint

三是不断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效率机制。创区初期,为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开发区创造性提出“稳定、开放、开明、守信”方针,吸引外资,对区内道路水电、通讯网络、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不断进行完善,并逐步增加配套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区也始终致力于优化投资的软环境,从开放初期创造性实行“五带七自”开发模式,到努力营造“亲商、扶商、助商、安商”的服务型政府良好氛围,园区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管理中心,搭建海外留学生创业中心等平台,为企业与高层次人才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同时,实行项目密切跟踪制度,精简程序,缩短时限,细化服务措施,为项目的引进审批到落地投产创造了最优的软环境,这些理念和举措为开发区的创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3 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必须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2016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作为顶层设计文件,《綱要》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新确立发展定位,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形势下,为改变过去粗放式、高速发展的模式,破除市场瓶颈和资源环境约束,国家级经开区只有通过创新转型,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才能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一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动力转换的需要。当前,世界进入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加快孕育兴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是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重点。从表2来看,园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在全国的占比呈现出小幅降低趋势,国家级经开区的创新能力强弱不仅影响到园区产业的升级步伐,更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产业与技术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等大型企业,部分中小企业因技术与管理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核心竞争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同时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仍存不确定性,实体经济面临多重困难,企业由于融资困难、信心不足等因素,导致投资用于科技研发的资金意愿减弱,项目建设速度放缓。再加上盘活区内低效闲置厂房、腾笼换鸟步伐不够快,部分企业存在等待择机收储搬迁的思想,影响工业区整体布局和产业升级规划。

数据来源:2011~210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二是实现绿色集约发展应对环境资源挑战的需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驱动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智能化、高端化的新兴产业发展,为园区的创业工作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绿色生态宜居的园区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吸引园区高端产业的集聚。从表3可以看出,加快产城一体,需要提升园区服务业比重,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业,不仅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园区绿色管理模式的需要。

融侨开发区建区时间早,园区入驻企业多,核心区中宏路中心区6.4平方公里,洪宽工业村 2.79平方公里,现有的规划工业用地资源紧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工业地块仅有2000多亩,并且较为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承载大项目、新项目的能力。因融侨开发区地处成熟规划中心区,随着产城融合、“退二进三”步伐的加快,园区项目用地与公共交通、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配套用地矛盾进一步突出。

数据来源:2011~210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三是实现开放发展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新的起点上,迫切需要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特别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推动经济向更高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外资作用。但是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各类要素价格的不断上升,我国制造业的成本越发增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吸引外资方面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国家级经开区传统的引资优势也受到了较大的削弱,201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同比下降9%,急需加快培育利用外资新优势。

近年来,通过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等龙头项目的引进,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从表4可以看出,同国内发达地区的经开区相比,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财税收入、外资利用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应该积极重点跟踪显示产业巨头厂商的布局动向,继续优化引资,吸引大项目。特别是园区产业集群还需壮大,并且与主导优势产业的产业配套还有待提升完善,现有产业偏重于下游的PC、平板等整机产品制造,而平板显示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与原材料的研发突破能力还较弱,阻碍了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条的转型。

3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五区叠加”战略运行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目前,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五区叠加”的战略优势,包括“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

3.1 开发区与“五区叠加”战略运行的机遇

3.1.1 开发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一带一路”是我国政府提出的新的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将促进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与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各类开发区超过1600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有105家和66家,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开发区在体制创新、产业集聚、服务优化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海丝”核心区的建设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要内容,强调通过打好侨、台等独特优势,发挥福建省作为海丝核心区在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拓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引领、示范、聚集、辐射作用。endprint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与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发区通过“走出去”,创新驱动要素,转变由过去依靠要政策、提供硬基础的政府主导模式向要制度、提升软环境的市场主导模式转型,在合作理念、园区治理、运营管理等方面与国外园区一同探索研究发展新模式。因此,积极融入参与“一带一路”分工,既是发挥园区重要载体的需要,也是开发区自身调整自身结构和转型升级的需求。

3.1.2 开发区与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由最早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到自贸区,开发区制度的创新运用为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亟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的背景包括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变化,是带有全局性的改革开放的制度试验,通过自贸区内金融创新、环境规范、投资和监督管理等制度先行先试,实现接轨国际更高水平的新规则,探索实现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示范和新引擎。

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围绕立足两岸、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定位要求,其中福州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在立足于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发挥侨台和海洋资源优势,按照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推进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为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平台。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如何用好融侨开发区的华侨资源优势,实现园区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亟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3.1.3 开发区与国家级新区福州新区

从上世纪90年代设立首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开始,国家级新区就一直肩负着探索试验开发开放的使命,随着自贸区带来新一轮改革红利以及新区审批的加速,国家级新区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集聚产业的功能定位和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方向上仍然具有自贸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何解决跨行政区域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把新区的功能做实,是不少国家级新区获批之后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传统开发区也曾遭遇到建设过程中行政区与开发区利益不均衡的矛盾,开发区的经验无疑对理顺新区体制、更好发挥区域发展增长具有借鉴作用。

2015年9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的批复》,福州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立足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特色,同海丝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区融合,依托多个国家级园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平台,形成多轮驱动,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打造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按照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和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在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发挥国家级新区落实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任务和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示范作用。

3.1.4 开发区与福夏泉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将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的创新特区,积极打造国家高新区“升级版”。国家高新区作为自创区的核心载体,始终在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完善创新政策、优化创新服务等方面先行改革探索,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了标志性引领作用。抓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构筑现在产业体系是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

福夏泉自主創新示范区以全面开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区域技术转移和辐射、创新两岸科技合作机制与推进协同创新、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等领域积极探索做出示范。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应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抓住福州片区重点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目标定位,加快建设电子信息千亿产业园区。

3.1.5开发区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推动国家级经开区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园区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任务,建立生态文明试验区是中央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设立,对经开区如何处理好发展中环境和资源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广生态建设经验的同时,解决当前经开区普遍存在的环保投入低效与绿色动力发展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福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将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建设绿色发展评价导向的实践区。依托生态文明试验区,融侨开发区应努力将绿色集约发展提升到同创新驱动发展相同的战略高度,实现双轮驱动转型。

3.2 开发区与“五区叠加”战略运行的挑战

一是在相关性分析与顶层设计方面还较缺乏。各战略之间的互动性与总体谋划还未形成,园区对于各战略叠加运行中的有机联动机制还未形成系统性、宏观性和前瞻性的分析研究,一些媒体对“多区叠加”战略进行宣传的同时,缺乏对各战略优势之间的关联性与措施的前瞻性做具体分析。

二是园区缺乏统筹进一步深化各战略有效协同的体制机制与部门。现阶段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商务部主管,福夏泉自主创新示范区与福州新区的国家主管部门分别是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而自贸区更是牵涉到多个国家部委综合管理。因此在园区层面如何争取各战略与政策优势对开发区发展的红利,发挥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同效应是开发区需要深入研究的。

4 “五区叠加”战略下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

4.1 强化顶层设计,释放多战略叠加效应

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多区位政策优势的园区也屈指可数,要形成“多区叠加”的有效融合,省、市政府层面应该从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以及深化改革和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出发,统筹推进总体谋划、突出多区域联动核心优势,将各战略、政策与措施进行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分析研究,做到多机制的有机结合,实现国家与省市、部门与园区之间有效协同。endprint

园区层面要跳出园区范围谋划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格局,面向全球范围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制度规则体系,实现各规划间的衔接。深入摸排建设用地项目的需求,分析研究项目用地情况,优先考虑重大产业项目和配套项目的计划安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争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快“腾笼换鸟”,实施旧厂房的多层改造,提高厂区容积率,解决企业发展空间不足问题。

4.2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开发区产业升级

充分利用福夏泉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在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领域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加快实现园区的创新转型。园区应着力构建现代新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食品饮料、服装轻工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完善并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的整体附加值。创新园区投融资方式,积极探索同在融的商业银行、投资机构、保险公司等社会资本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

特别是在开发区空间拓展有限的情况下,更需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园区电子信息企业推进智能化改造、创新管理方式、塑造自主品牌。以落户园区的省级“知识产权服务站”为载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园区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孵化器管理中心、留学生创业中心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可积极利用园区现有闲置厂房为初创期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创业空间;加快创新人才体系建设,鼓励电子信息企业与周边院校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4.3 持续扩大开放,提升开发区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作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带“侨”字号的国家级开发区,华侨华人在融侨开发区的起步到不断壮大过程中一直积极参与和贡献,而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开放度排名中也多次位居首位。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引导国家级经开区“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是一步重要的战略举措,而华人华侨则是推进园区携手“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纽带,无论是海丝核心区战略还是福建自贸区建设都强调要充分发挥福建的侨台优势,因而在开发区“走出去”参与经贸合作的过程中侨胞们仍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自贸区与自创区联动发展为契机,健全以政企沟通、服务为先的合作机制,着力打造园区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与综合投资环境,继续吸引以融籍华侨为核心的投资者到园区和家乡创业投资。在吸引外资方面,重点立足在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积极借鉴、引进国际上各园区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外资的综合带动效应。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实施以产业规划为指导的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重点做好电子信息等产業招商,依托冠捷科技、京东方面板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链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引进,推进现有产业由偏重下游整机产品制造向上游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开发延伸、突破。

4.4 绿色集约发展,建设生态型园区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的要求,科学、合理做好生态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编制,促进园区绿色转型。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突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重点引进发展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工艺技术先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性项目,推动园区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通过经贸领域合作引入国际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推进国际合作生态园建设。

注重园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完善园区项目准入、推出机制,从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项目指标,提高项目与产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防控与监管环境风险。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的动态监管,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大对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科学划定产业用地与配套设施用地之间的比例、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盘活存量用地为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号)

[2] 陈梦婕. “五区叠加”,新加坡与福州携手谋发展[N]. 福建日报,2016-10-27(006).

[3] 陈耀.推动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7(2):5-9.

[4] 涂人猛.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企业导报,2014(22):37-40.

[5] 刘应杰.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新格局[J]. 区域经济评论,2013(1):49-52.

[6] 杨恒.多经济区域辐射优势叠加城市发展——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7):129-136.

(编辑:姚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发区转型升级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湛江市老促会:让老区与开发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