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门市2016年秋季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8-01-20周建华邓士元王光俊别士平董喜梅

上海蔬菜 2017年5期
关键词:亚非荆门市荆门

张 杰 周建华 邓士元 王光俊 熊 明 别士平 董喜梅 刘 玲 杨 丹

(1.湖北省荆门市蔬菜办公室,湖北荆门44800;2.湖北省荆门市(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北荆门448000;3.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农业局,湖北荆门448000;4.湖北省荆门市农业局,湖北荆门448000)

荆门市露地结球甘蓝年种植面积1万hm2左右,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钟祥市的胡集镇、石牌镇、旧口镇,沙洋县的马良镇等地。荆门市结球甘蓝生产存在品种多而杂、国内品种少、上市集中、价格偏低、收益不稳定等问题[1]。为促进荆门市结球甘蓝的产业发展,提高秋季甘蓝的产量和种植效益,筛选出适宜荆门地区秋季推广种植的甘蓝新品种,我们在方智远院士荆门工作站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引进了7个结球甘蓝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结球甘蓝新品种为方智远院士荆门工作站专家团队提供的17-7、17-8、17-9、17-10、17-11、17-12、17-13,以亚非旺旺甘蓝(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为对照。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金色农谷蔬菜基地,该地块地势平坦,为沙壤土,海拔42m,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偏少,排水良好[2]。采用露地栽培,定植前667m2施45%硫酸钾复合肥75kg,筑深沟高畦,畦宽(含沟)2m,畦面宽1.6m。2016年8月8日播种,采用50孔基质穴盘育苗,苗龄43d。9月19日定植,株距43cm,行距50cm,每个品种定植4行,每小区种植80株(3100株/667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8.6m、宽2m,面积17.2m2。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栽培方式及田间管理同当地常规,试验于2017年3月初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亚非旺旺甘蓝出苗率最高,达100%;17-9甘蓝出苗率最低,仅为91.7%;其它甘蓝品种居中。17-7、17-8、17-9、17-10和17-11始收期均在11月中旬,从定植到采收需57d,为早熟品种;17-12和17-13始收期在12月中旬,从定植到采收需87d,为中熟品种;亚非旺旺甘蓝从定植到始收需67d,介于早熟和中熟之间,为早中熟品种。

2.2 产量及生理裂球率

各参试甘蓝品种经过多次采收测定和生理裂球调查,采收越迟产量越高,但生理裂球率也随之增加(见表2)。包球紧实时商品产量最高,结合采收时间、产量和生理裂球可以看出,早熟品种17-7、17-8、17-9、17-10和17-11的采收期为40~50d,最佳采收时间为12月中旬,生理裂球率在5%以下,此时商品产量最高;中熟品种17-12和17-13的采收期为70~90d,最佳采收时间为翌年2月中旬,生理裂球不到1%,此时商品产量最高。参试的早熟甘蓝品种中,17-11产量最高,667m2产量达2858.2kg,较亚非旺旺低15.18%,因此参试早熟甘蓝品种在产量上与对照比较均没有优势;在参试的中熟甘蓝品种中,17-13产量最高,667m2产量达5524.2kg,较亚非旺旺高63.94%,因此参试的中熟甘蓝品种在产量上有优势(见表3)。

表2 各参试甘蓝品种在不同采收期的生理裂球率及产量

表3 各参试甘蓝品种在最佳采收期的产量

2.3 植物学性状

由表4可知,参试中熟甘蓝品种17-13和17-12的株高分别为19.4cm和18.6cm,均高于对照亚非旺旺;早熟甘蓝品种中17-11的株高最高(18.1cm),较对照亚非旺旺矮0.4cm。早熟甘蓝品种中17-10开展度最大,为45.1cm,小于对照亚非旺旺;中熟甘蓝品种开展度均较大,分别为54.7cm和55.8cm,均大于对照亚非旺旺。早熟甘蓝品种未脱落绿色外叶数较少(10.3~12.3片),中熟品种较多(13.1~13.9片),对照亚非旺旺居中(12.5片)。各参试甘蓝品种的叶形均为近圆形,早熟品种叶色为绿色,中熟品种为深绿带紫色,对照亚非旺旺为油绿带紫色,有一定的差异性。

表4 各参试甘蓝品种的植物学性状

2.4 商品性

由表5可知,早熟品种中17-11的单球重最大(922g)、球体最大,中熟品种中17-13的单球重最大(1782g)、球体最大,对照亚非旺旺单球重为1087g、球体大小居中;17-12中心柱最长(7.2cm),对照亚非旺旺为5.8cm;各参试甘蓝品种的球色均为浅绿色,球形均为圆形;目测切面和手压紧实度,各参试甘蓝品种在最佳成熟期均较紧实。

表5 各参试甘蓝品种的商品性

2.5 抗病性

试验期间重点调查甘蓝病毒病、炭疽病、软腐病和霜霉病的发生情况。12月15日调查时,甘蓝炭疽病发生最重,其次是软腐病,病毒病发生较少,霜霉病没有发生。早熟品种中17-10病株率最高(3.75%),其次为17-7(2.09%);中熟品种及对照在早期均未发现病株,抗病性表现良好(见表6)。2017年3月2日再次调查各参试甘蓝品种的发病及生理裂球情况,中熟品种病株和裂球率为0.83%,对照为66.67%,早熟品种为91.67%。

表6 各参试甘蓝品种的病株率

3 小结

市场要求结球甘蓝品种具有抗性强、品相好、产量高等特点。品相好表现在球色鲜亮、球形端正、球体紧实、中心柱短、大小适中、不易裂球、储运性强[3]。综上所述,早熟品种17-11(从定植到始收需57d、果实圆形、单球质量922g、病株率0.83%)和中熟品种17-13(从定植到始收需87d、果实圆形、单球质量1782g、病株率0%)表现最好,其次是17-12(中熟)和17-10(早熟)。与对照亚非旺旺进行综合比较,早熟品种17-11和中熟品种17-13可以根据市场多元化需求作为辅助品种在本地区种植。建议继续加大区试,多点品试,进一步筛选适宜种植的甘蓝品种。种植早熟品种时,可通过加大种植密度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 张刚,陈龙.夏甘蓝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125~125.

[2] 陈建平,董吉德.甘蓝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3):51~51.

[3] 李春慧,王春波,李永强,等.通海县夏秋结球甘蓝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2016(2):51~53.

猜你喜欢

亚非荆门市荆门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荆门市诗词学会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系统在荆门石化的应用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李白·渡荆门送别》
行书·李白《渡荆门送别》
如何打造汉水流域养生中心城市——以荆门市为例
好玩的跷跷板
轻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