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啶菌噁唑乳油防治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
2018-01-20黄仙迪赵驾浩胡亚萍
黄仙迪 赵驾浩 胡亚萍*
(1.上海浦东仙迪蔬果专业合作,上海浦东201209;2.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浦东2012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药剂为25%啶菌噁唑SC(菌思奇),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生产;50%啶酰菌胺WDG(凯泽),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50%腐霉利WP(速克灵),日本住友株式会社生产。供试番茄品种为桃兴,防治对象为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上海浦东仙迪蔬果专业合作社设施大棚内,大棚宽8m、长40m,该地块有机质含量中等,土壤肥力中等,pH值为6.5左右,前茬为青菜。667m2施狮马牌复合肥30kg作基肥,每棚筑5畦。番茄于11月8日育苗,12月12日移栽,每畦种植2行,株距35cm,667m2栽2200株左右。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25%啶菌噁唑(菌思奇)SC 750倍液(667m2用量20mL)、500倍液(667m2用量30mL),50%腐霉利(速克灵)WP 750倍液(667m2用量20g),50%啶酰菌胺(凯泽)WDG 1250倍液(667m2用量10g),以及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1.5m×10m=15m2。使用3WJD-18背负式动力静电喷雾器对植株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喷孔直径0.7mm。2017年3月3日第1次施药,此时为番茄结果期,叶龄14~15片叶,叶片灰霉病初发生;3月10日第2次施药,番茄叶龄16~17片叶。共施药2次,667m2施药液45kg。试验期间日平均气温9.59℃,日平均最高温度为14.19℃,日平均最低温度为5.06℃,雨日3d,雨量35.8mm。试验前7d未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其他病虫害,栽培管理措施按常规。
1.4 调查统计方法
第1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2次施药前及施药后7d调查灰霉病发病情况。每小区随机选5株番茄植株,调查每株灰霉病发病叶片数。
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单叶片有病斑3个;3级-单叶片有病斑4~6个;5级-单叶片有病斑7~10个;7级-单叶片有病斑11~20个,部分密集成片;9级-单叶片病斑密集占叶面积1/4以上。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叶率-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叶率)/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叶率]×100。
观察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同时观察各参试药剂对其他病虫害和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试验数据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
由表1可知,25%啶菌噁唑SC(菌思奇)750倍液和500倍液、50%啶酰菌胺WDG(凯泽)1250倍液、50%腐霉利WP(速克灵)750倍液处理,第2次药后7d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46%、66.01%、62.35%和58.43%。方差分析表明,25%啶菌噁唑SC(菌思奇)500倍液与50%腐霉利WP(速克灵)750倍液处理差异显著,25%啶菌噁唑SC(菌思奇)750倍液和500倍液与50%啶酰菌胺WDG(凯泽)1250倍液处理差异不显著。
表1 各参试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2.2 安全性
田间观察未发现各参试药剂对番茄植株产生药害。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噁唑SC(菌思奇)750倍液和500倍液处理,第2次药后7d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46%和66.01%,与常用药剂50%啶酰菌胺WDG(凯泽)1250倍液防效相近,且对番茄安全,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建议在番茄灰霉病发生初始期采用喷雾法均匀喷雾,每隔7d用药1次,连续施药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