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2018-01-20冯松林金德纯
冯松林 金德纯 董 楠
(营口市中心血站,辽宁 营口 115002)
输血是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上一项非常重要的抢救措施,因此,血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对于输血的安全性而言意义重大,加强医院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是临床治疗方面保障输血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并且输血检验与临床上普通检验不同,其包含了采集血液标本、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在破坏RBC的基础上,向患者体内输送的血液是能够有效成活的,输入血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输血的安全性[1];因此,我院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60例需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血型实验室数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60例需输血患者,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全体患者共有260例,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在17~62岁,平均年龄为(39.514.5)岁,文化程度:本科33例,大专20例,高中18例,中专29例,初中30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某正规试剂公司生产的血型与主凝胶实验(MGT)配血系统,实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同样适用该公司生产的抗筛谱细胞和反应卡等所需试剂进行配血检验,护理人员对全体患者进行常规操作,该公司也为患者提供手工聚凝胺法(MPT)所需试剂,护理人员在细胞处理过程中,将80 WU青霉素溶于pH 9.8、12 mL巴比妥缓冲液以及1 mL O型红细胞当中,放在室温下1 h,用生理盐水洗涤细胞,保存在4 ℃的恒温环境中[2]。
1.3 观察指标:专业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交叉配血方面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不合、假阳性、DAT阳性、青霉素试验阳性等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上述两组患者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我院收治的260例需输血患者的输血检验均实施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全体患者的血液均经过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之后,发现有12例患者发现不合现象,出现假阳性5例,DAT阳性6例,青霉素试验阳性1例。
3 结 论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输血在临床治疗上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等方面而言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临床上使用范畴较为广泛,但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会发生相应的输血反应,又由于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临床疗效,所以此问题需要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也是临床上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输血的源头、血液运输以及血液的保存等方面的管理,血液标本核对、输血试剂质量检测以及血型鉴定等方面工作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必须加强输血检验工作,保证输血检验的质量,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3]。
3.1 严格控制输血检验质量。输血过程中存在很多潜在的影响因素,如艾滋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为了避免上述病毒细菌的传播和扩散,医护人员必须遵循相关规定标准,对献血人进行认真的筛查工作,在输血前进行常规检测,包含了血型、血液指标等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在矛盾,促进构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也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是否存在潜在的传染者,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隔离工作,避免发生病毒传播、感染等意外安全事故,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症状,使用成分输血方式,能够防止部分疾病的传播,然而,受到临床血液检验方法的约束,我国目前还无法完全排除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3.2 血液标本的检验。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开展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运输等方面工作,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将供血者的信息进行认真核实,保证供血者的申请单资料齐全,并且完全符合患者的要求,采集血液标本的时间最长为3 d,对患者抽出的血液用颜料笔进行标记,进行详细记录并且做好存档工作,防止血液标本出现稀释或者是溶血,安排专业医护工作人员管理和保存受血者的输血申请单,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有序地送达医院的血型实验室,进行认真的核实,除此之外,严格控制血型实验室冰箱的温度,对冰箱进行定期的杀菌消毒[4]。
3.3 严格控制血型鉴定质量。输血前对A、B、O三种血型进行常规检验项目的检测,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检验使用的血清必须有正规的生产批次和批注文号,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其中ABO血型鉴定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定,观察血清血球比,如果患者存在蛋白异常或者是慢性肝病时,利用洗涤红细胞法进行鉴定,RH血型鉴定与ABO系统鉴定相比较更为繁杂,在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输血反应,所以,加强RH血型鉴定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5]。
3.4 严格交叉配血质量。交叉配血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由于MGT法灵敏度高,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假阳性验血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因素,首先,标本的原因,在抽血过程中,血液的抗凝效果不佳,其次,温度的原因,MGT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后,病史的原因,患者本身患有肝病、骨髓瘤等疾病,这类患者血液中含有异常的血清蛋白,并且受血者自身具有相应的抗体,导致发生主侧不合现象的普遍原因,其中次侧配血发现不合现象,可能是由于反复数学致使的,也可能是受到药物的影响[6-11]。
总而言之,医院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输血检验质量、加强血液标本的检验、严格控制血型鉴定质量以及严格交叉配血质量,不仅有效提高临床输血的质量,还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所以,供血中心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流程开展工作,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