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2018-01-20周艳娣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周艳娣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皮肤科,江苏 宿迁 223600)

带状疱疹属于常见病毒性感染性皮肤疾病的一种,经治疗后,大部分的病毒可被清除,但体内仍有少数病毒潜伏,若免疫功能下降,会被激活。带状疱疹病毒可对神经节造成侵犯,使后遗神经痛出现,对于带状疱疹患者而言,约10.0%会有后遗神经痛出现[1]。后遗神经痛出现后,患者会有刀割样、烧灼样疼痛出现,治愈难度较大,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为对带状疱疹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次研究对有后遗神经痛、无后遗神经痛带状孢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对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次一共纳入81例患者为对象,均诊断为带状疱疹于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依据是否存在后遗神经痛,分组如下:A组(35例,存在后遗神经痛),男19例,女16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68.3±6.7)岁;B组(41例,不存在后遗神经痛),男25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2.1±6.8)岁。两组患者带状疱疹经多项临床检查明确确诊,A组明确有后遗神经痛存在,已将有其他严重疾病存在、合并其他可导致神经痛、认知与精神有障碍者排除。

1.2 方法:①对两组一般资料展开统计分析,如性别、年龄、皮疹部位、疼痛程度、就诊时间等。疼痛程度以VAS量表展开调查,总分是10分,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②先对两组的各项单因素进行对照分析,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展开Logisit回归分析,以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确定。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均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带状疱疹出现后遗神经痛的单因素:两组年龄[A组(68.3±6.7)岁,B组(52.1±6.8)岁];两组疼痛评分[A组(6.5±3.2)分,B组(3.4±2.1)分];两组发病至就诊时间[A组(8.3±2.2)d,B组(4.1±1.2)d];两组性别(A组男54.29%,女45.71%;B组男60.98%,女39.02%);两组疱疹类型(寻常型A组31.43%,B组34.14%;大疱型A组20.00%,B组19.50%;出血型A组25.71%,B组24.39%;顿挫型A组22.86%,B组21.95%);两组皮疹部位(头面部A组34.29%,B组36.58%;四肢A组42.86%,B组41.46%;腰腹A组22.86%,B组21.95%)。两组年龄、疼痛评分、发病至就诊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疱疹类型、皮疹部位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Logisitc多因素分析:把以上分析中P<0.05的因素实施Logisit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过大、疼痛程度高、就诊时间过长是带状孢疹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影响因素。

3 讨 论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人体造成感染后,病毒会于脑神经、脊神经的感觉神经元内长期潜伏,受身体虚弱、精神、创伤等刺激后,病毒会被激活[2]。被激活的病毒会沿感觉神经下行,使受到侵犯的神经有疼痛出现,即出现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这一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主要发生机制是神经受到损伤。一方面,外周神经受损后,其兴奋传递会出现混乱,使交感神经对其刺激的作用增强;另一方面,中枢元神经敏感化,或者神经元抑制作用下降[3]。对于带状疱疹患者而言,后遗神经痛出现的概率较大,本次研究对存在后遗神经痛与不存在后遗神经痛的两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显示,存在后遗神经痛的A组年龄是(68.3±6.7)岁,与不存在后遗神经痛的B组的(52.1±6.8)岁对比显著较大,P<0.05;A组疼痛评分是(6.5±3.2)分,与B组的(3.4±2.1)分对比明显较高,P<0.05;A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是(8.3±2.2)d,对照于B组的(4.1±1.2)d明显较长,P<0.05。两组性别、疱疹类型、皮疹部位对照则差异不显著,P>0.05。随后对以上有统计学差异的3个因素展开Logisit回归分析,发现带状疱疹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3点:①年龄过大。患者年龄增长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会下降,病毒更容易扩散,使神经受到严重损伤。另外,年龄较大的患者对神经系统损伤进行修复的能力相对较低,带状疱疹出现后,神经损伤得不到有效修复,从而使后遗神经痛出现的可能性增大。②急性期疼痛程度高。急性期有严重的疼痛出现,则表明病情相对严重,这会使后遗神经痛出现的可能性增大。③就诊时间过长。发病后,若及时就诊,则可使病毒的扩散得到有效控制,使神经受损伤减轻,从而使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概率降低[4]。

总之,带状疱疹患者有较高的后遗神经痛发生概率,对于带状疱疹患者,需予以及时性治疗,并注重后遗神经痛的防治。现阶段,带状疱疹治疗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①抗病毒方面的治疗,急性期,通常予以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等,以使症状得到缓解。②镇痛方面的治疗,一般以消炎痛、扶他林等药物展开治疗,严重者会给予吗啡、曲马多等药物。③神经营养方面的治疗,常用药物是甲钴胺、维生素B1、B12等,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使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减少。

综上所述,对于带状疱疹患者而言,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患者性别、疱疹类型、皮疹部位等没有相关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过大、疼痛程度高、就诊时间过长。因此,对于年龄较大、急性期有严重疼痛、发病至就诊时间过长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上应注重后遗神经痛的防治,以使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从而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独参汤治愈面部带状疱疹之目赤案1则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