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2018-01-20王爱东
王爱东
(凌源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朝阳 122500)
白内障是我国眼科较常见疾病,发病机制是由于晶状体退化、老化或者结构病变,以及其他因素影响视网膜成像,最终导致视力下降,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眼内压持续升高,对眼球组织和视功能造成伤害,患者容易产生头痛、呕吐、恶心甚至失明等症状[1]。其中白内障又以硬核白内障最为常见,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能够治疗该病,临床多通过手术进行治疗[2]。近年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逐渐在硬核白内障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检查,所有患者瞳孔、虹膜等结构正常,不存在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同时排除合并青光眼、眼部创伤史的患者。常规组共25例患者,男女患者比例为13ı12,年龄在55~80岁,平均年龄(66.50±4.50)岁;小切口组共25例患者,男女患者比例为15ı10,年龄在55~76岁,平均年龄(65.25±4.25)岁。通过统一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血糖、肝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术前冲洗泪道,手术当天进行术眼结膜囊冲洗,随后压迫眼球5 min,降低眼压。
1.2.1 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常规组实施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将眼睑打开后,于近角膜缘位置的透明角膜10点位置通过平面角膜刀作一条横向切口,长度约3.0 mm,在2点位置作一条纵向辅助切口,长度约1 mm,将黏弹剂注入前房中,通过环形方式进行撕囊,同时通过穿刺刀穿透前房,将晶体核分离,通过超声乳化术将粉碎的晶体核吸出,于囊袋中置入人工晶体,以黏弹剂进行切口水密,随后封闭结膜瓣。
1.2.2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小切口组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进行治疗,常规消毒后,在患部角膜缘后行一切口,通过巩膜隧道刀在角膜缘后将半层巩膜切开,向前作巩膜隧 道至透明角膜缘内0.5 mm处,将黏弹剂注入前房中,采用环形撕囊或者开罐式的撕囊方式(优先采用环形撕囊),随后扩大切口,经过撕囊后实施水分离,注入黏弹剂于晶体前后表面,使用用灌注式晶体圈套器托出晶状体,使用双管注或者吸针头冲吸晶体皮质,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吸净前房内残留黏弹剂后进行且切口缝合,可以使用地塞米松妥布霉素进行眼部局部涂抹,将术眼包裹覆盖。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及裸眼视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和例数表示,视力情况通过t值进行比较检验。检验结果得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①角膜散光度:小切口组为(0.95±0.15)°,常规组为(1.85±0.49)°(t=8.78,P<0.05);②裸眼视力:小切口组(0.85±0.15)°,常规组为(0.72±0.23)°(t=2.37,P<0.05);综合①②指标,数据表明,小切口组术后角膜散光度与裸眼视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比较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
3 讨 论
白内障是我国眼科较常见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患者,是由于晶状体退化、或者结构病变以及其他因素使得视网膜成像障碍所致,最终结果会导致视力下降[3]。其中白内障又以硬核白内障最为常见,患者年龄较大,晶状体较为混浊,其核硬度往往较高。
目前,临床常以超声乳化术进行辅助进行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该术式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但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同时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4]。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实施该术,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且操作方便、避免对前房的进行重复操作,降低角膜内皮细胞受损程度,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5]。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这一观点,小切口组术后角膜散光度与裸眼视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比较数据差异较大(P<0.05)。综上所述,两种术式均能有效作用于硬核白内障,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角膜反应较轻,有利于提高患者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