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畜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
2018-01-20钱海宁南京大学商学院
文│钱海宁(南京大学商学院)
严建刚 华绪川(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一、畜牧业发展的成就和贡献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畜牧业遵循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扭转了主要畜产品供给长期紧张的局面,实现了人均肉、蛋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飞跃。
1.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超过平均水平。肉、蛋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彻底改变了凭票购买、计划供应的格局,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为改善居民膳食营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2.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快,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与普及。据评估,畜牧业科技贡献率已超过55%,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商品猪170日龄达100千克以上,料重比2.5~2.8∶1;快大型肉鸡6周龄2.5千克以上,料重比1.8左右∶1;商品蛋鸡72周龄产蛋达18千克以上,料蛋比2.0~2.2∶1,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3.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是农牧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2015年,全国畜牧业产值达到29780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3,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直接从事养殖的收入约占家庭农牧业经营现金收入的1/6。畜牧业为粮食的转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城乡居民就业的岗位。规模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家庭牧场、公司+农户等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地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二、畜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因素分析
十九大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精辟阐述。过去三十多年,畜牧业实现了发展和保供的目标,但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传统的肉蛋产品供给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不但要求数量充足,更要求结构合理、品种多样、质量安全、品优价廉、环境生态。畜牧业还存在诸多与发展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值得我们分析和研究。
1.产品结构不平衡,存在结构性过剩。部分畜产品时常出现结构性过剩,猪肉、禽肉、禽蛋市场基本饱和,肉禽市场长时间低价运行,养殖效益颇低。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对牛羊肉、优质猪、优质禽、优质蛋的需求越来越大,货少价高。乳品是我国畜牧业的短腿,目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大量奶制品需要进口。
2.生产效率不充分,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与国外发达国家比,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每头栏存母猪年提供的商品猪平均为16头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英国等国25头的水平差距甚远;肉羊平均出栏率不足9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奶牛平均单产不足6吨,单产、乳脂、乳蛋白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饲料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人均饲养效率低,生产成本高。2017年9月,国内猪肉价(白条)24元/千克,牛肉62.5元/千克,同期美国分别为16元/千克、43.6/千克;鲜奶收购价国内3.46元/千克,同期新西兰为2.22元/千克。
3.产品质量不平衡,安全存在不确定因素。由于行业产业化程度低,养殖、加工、流通分离,对产品质量缺乏全过程的控制,质量安全存在不确定因素。
饲料原料中存在重金属、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超标的现象,选用和控制失当将会造成在畜产品中的蓄积。
药物残留逐渐成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比较突出问题,违规用药、叠加用药、缺乏休药期,畜产品存在药物残留或超标的隐患。
在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对质量安全过程控制不严,未经检验检疫产品上市的现象未能杜绝,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4.生态环境保护不充分,农牧循环利用不平衡。进入新世纪后,因耕作制度改革、粪肥使用不便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畜禽粪便还田利用受到了限制,集聚度提高,对环境污染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局部地区养殖密度高,畜禽粪肥相对过剩,超出当地耕地消纳能力,造成地区性和季节性粪肥过剩。
农牧经营主体分离,粪肥(污)得不到有效利用,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养殖者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和利用畜禽粪便,污水流放到周边河、沟、塘,污染环境。
追求高投入高产出,饲料及添加剂营养得不到充分利用,粪肥中N、P、Cu、Zn、As等含量高,污染周边环境和水域。
5.动物防疫能力的不平衡,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养殖规模扩大后,疫病带来的危害性加大,而养殖者的防疫意识和防疫能力未能同步提高,规模养殖风险增大。
病菌耐药性提高,病毒基因重组,病源越来越复杂;外来疫病传入的风险不断加大;活畜禽全国性大流通,可能引发的动物疫情跨区域传播的风险增加,疫病防控和净化难度增大。
动物防疫能力与提升兽医卫生保护水平的要求不平衡,兽医的社会化服务不能满足和适应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重治轻防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区防疫水平尚不充分,不能有效保障畜禽健康。
兽医监管的供需结构不平衡。对养殖场、兽药企业、饲料企业、屠宰企业的监管任务艰巨,而监管手段、人力和能力相对不足,监管工作存在着错位和缺位。
人畜共患病直接影响部分地区的民生问题,布病阳性率在一些地区居高不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时谈禽色变,结核病净化任务艰巨。
6.养殖区域性不平衡,草原生态压力加大。牛羊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部草原地区,草地过牧、承载力下降、草原退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农区、半农半牧区的作物秸秆未能合理利用。
生猪养殖集中在中东部,这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资源少,水网密布,纳污条件差,影响到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新农村建设。
食粮型的养殖区与粮食饲料主产区结合度不高,物流成本大,农牧结合、循环利用有待提高。
三、探索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矫正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必须采取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因势利导,调整畜禽产品结构。
调整区域结构。生猪养殖应逐步向玉米主产地、纳污能力强的大东北地区转移,西南地区也是生猪发展的潜力增长区,应实施生猪北上和西进战备转移。蛋价南高北低明显,应实施蛋鸡南下战略,向中南部地区转移。牛羊养殖应逐步向秸秆资源丰富的农区、半农半牧区转移,减轻草原压力,缩短产销距离。
调整产品结构。猪、禽肉产品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应适当调减;应加快发展农区、半农区牛羊生产;扩大奶牛养殖,提高乳品单产和质量;加快发展优质猪肉、优质禽、优质蛋的生产,满足人们对中高档畜产品的需求。
适量增加进口调节市场需要。可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和国内市场需要,适当增加牛羊肉、乳制品等产品进口量,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
2.强化过程监管,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对畜牧业投入品安全风险性评估,及时调整和修订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安全使用规范,增强操作性和执行力。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质量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养殖者质量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投入品安全使用规定,把住养殖环节第一关。
加快推进畜产品从生产、运输、加工、经营等环节的可追溯体系建设,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地生根。
加强对畜牧业投入品和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环节的监管,重点查处使用违禁物品、超范围、超量使用兽药等行为,严格实施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加快推进牛羊禽集中屠宰、检疫制度,杜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生产率。新时代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生态、优质、安全等发展瓶颈,加强源头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畜牧业科技进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能力。
建立现代畜禽种业体系。按照高效、优质的要求开展品种创新培育、高效繁殖技术的研究应用,加快畜禽新品种、新品系的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的步伐,畜禽品种逐步实现由引进为主向自主培育为主的转变。
着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推广普及母猪限喂栏、母猪小群饲养和智能型母猪群养管理系统、高架产床,保育猪的高床饲养,奶牛推广散栏+垫料牛床+集中挤奶饲养模式,肉鸡推广网上平养和笼养方式,蛋鸡多层叠式笼养方式和牛羊易地集中育肥等技术。
加强饲料营养的研究,按照生态养殖要求,研究开发新型饲料配方,由追求高产向追求高效、生态转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农区秸秆及农副产品资源开发牛羊配合饲料。
改善畜禽养殖环境,普及应用供热保暖设施和湿帘通风降温设备,加快推广封闭式畜禽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为畜禽养殖提供舒适的环境。
推进养殖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普及应用半自动、全自动喂料系统,加快散装饲料应用。推广应用集中挤奶、集蛋、自动清粪设施设备和技术,提高劳动效率。
提高畜牧业生产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养殖的开发应用,提高饲料饲养、质量追溯、预警预报等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由粗放向精准的转变。
4.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要抓好顶层设计。科学开展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策略的评估,分区域、分病种确定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动物疫病消灭、净化、区域性净化、免疫防控的计划,对近期内难以消灭和净化的疫病,全面实施免疫防控。
落实防疫责任。防疫的责任主体应逐步由防疫员向养殖者转移,改变“防疫人员拼命干,养殖场站着看”的局面。加强规模养殖场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积极培育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规模养殖者主动购买服务,解决防疫责任主体错位的问题。
全面抓好H7N9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等重大疫病的防治,落实各项综合防疫措施,加强免疫效果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免疫密度。完善应急机制和预案,积极应对动物疫病的突发事件。
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农业部制定动物疫病净化指导意见,省、市、县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净化方案,推进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到逐步净化和消灭的转变。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创建无疫区(小区),由点到面、逐步扩大。
强化人畜共患病的防治。科学划分布病防治区域,实施分区防治策略,分类落实免疫、净化、监测措施,降低布病传播风险。加大奶牛结核病的检测和扑杀力度,做好血吸虫病、狂犬病等防治,保护人类健康。
5.推进农牧循环利用,提升生态畜牧业水平。
认真落实禁养区政策。《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禁养区作出了原则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按照保障供给和致富农民的需要,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域和范围,禁止在禁养区养殖畜禽。
推进种养对接循环利用。养殖粪肥以综合利用为主导,以地定养,就地消纳利用。按照农业部《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确定区域养殖数量,做好畜地平衡,探索猪-沼-菜、猪-肥-粮等农牧循环模式,做到养生态畜、产有机肥、种有机粮、结有机果。
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利用方式。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畜禽养殖单位应创新和探索综合利用技术,选用适宜的工艺,建设相应的雨污分流、畜禽粪污的贮存、有机肥加工、沼渣沼液输送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并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杜绝粪污外排、直排。
实施扶持补助和惩处措施并重。继续支持养殖企业循环利用的设施建设,扩大有机肥使用补助政策范围。加强养殖污染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在禁养区建设畜禽养殖场,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粪肥超出土地消纳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粪污直排等行为进行查处。
6.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缓解生产与供给的矛盾。产业化有助于缓解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畜牧业产业化使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对接起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经营的社会化,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有效降低市场风险;产业化可以有效提高投入品使用的安全性,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产业化可以促进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和技术的创新,有利于实用科技的推广应用和产业结构升级。
畜牧业产业化形式和特点。目前我国畜牧业产业化主要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企业产加销一体化型,向上下游拓展,拉长产业链,减少各环节的市场风险。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公司+基地+农户,以温氏集团为例,公司建设育种场、繁殖场、饲料厂,农户负责养殖,公司负责技术服务,组织产品销售。三是主导产业带动型,即一地一品,如蛋鸡产业带、肉牛产业带,具有很大的辐射效应,带动种业、饲料、服务、产品加工、经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善的主导产业链。四是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主要为合作社+社员,协会组织+会员,或中介组织+企业+农户等形式,由产业链中的成员自发组织的经济联合体,分工协作,解决生产过程中问题。
创新模式,加快产业化进程。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应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运行约束机制。一是要创新思维,以市场需要和产销矛盾为导向,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减少供给侧的不平衡;二是积极引导大资本、大集团投资畜牧业,建设龙头企业,开发优质、特色、高附加值畜产品,发挥好产业化中的龙头地位作用;三是增强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开展产品开发、加工、储运保鲜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应用,实现畜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实施畜产品品牌战略,开发名、特、优畜产品,提高有效供给;四是建立和完善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产业链内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五是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营销体系,积极推进互联网+畜产品营销步伐,以适应优质品牌畜产品的销售,满足个性化、网购、专卖等发展需求;六是大力支持合作社等组织与农牧户形成的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