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

2018-01-20潘风雨滑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股骨头髋关节检出率

潘风雨 滑珊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极易导致患者股骨头坍塌、变形,同时影响了股骨头的功能,致残率较高,该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及早做出有效、准确的诊断,可及早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预后[1]。本文为了分析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特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试验组女13例,男32例,年龄 32~70 岁 ,平均年龄 (51.05±18.06)岁;病程 2~24 个月 ,平均病程(13.02±10.68)个月;致病原因:2例酗酒行为、4例血液性疾病、12例激素长期性使用、27例髋关节外伤史。对照组女 14 例 ,男 31 例 ,年龄 34~69 岁 ,平均年龄 (51.51±17.25)岁;病程 3~21个月 ,平均病程 (12.05±8.65)个月;致病原因:3例酗酒行为、5例血液性疾病、13例激素长期性使用、24例髋关节外伤史。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间隙性跛行、活动受限、下肢以及髋关节疼痛等症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以GE宝石能谱(Discovery CT T50HD)64排螺旋CT(美国)的螺旋扫描机进行检查,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 ,电压 120 kv,管电流 300 mA,层厚 10 mm,层间距 10 mm,对患者股骨进行扫描。

1.2.2 试验组 以荷兰飞利浦3.0T多源核磁共振扫描仪(型号:Achiera-3.0T-TX;产地:荷兰)检查,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磁体为超导磁体 ,扫描厚度的最小 5 mm,最高 9 mm,依次扫描患者的髋关节冠状面以及横断面的病灶[2]。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股骨头坏死检出评定标准 Ⅰ期:CT扫描未发现任何异常、核磁共振扫描存在异常;Ⅱ期:CT以及MRI扫描均出现异常,股骨头具体表现为囊变以及局部硬化;Ⅲ期:CT以及核磁共振均可以发现股骨头软骨出现轻微的塌陷。Ⅳ期:CT显示股骨头塌陷变平,关节软骨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3.2 图像特征 主要从线样征、骨小梁结构模糊、骨髓水肿、单一囊变4方面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出情况对比 试验组中确诊42例,误诊3例,检出率为93.3%(42/45);对照组中确诊33例,误诊12例,检出率为73.3%(33/45);试验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48,P<0.05)。

2.2 两组图像特征对比 试验组中线样征14例,占31.1%(14/45);骨小梁结构模糊20例,占44.4%(20/45);骨髓水肿3 例 ,占 6.7%(3/45);单一囊变 8 例 ,占 17.8%(8/45)。对照组中线样征1例,占2.2%(1/45);骨小梁结构模糊6例,占13.3%(6/45);骨髓水肿 16 例 ,占 35.6%(16/45);单一囊变 22 例 ,占48.9%(22/45)。两组图像特征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一般骨组织病变、股骨颈骨折愈合不良是股骨头坏死发生的两大主要病因,常见诱因包括血液疾病、风湿疾病和烧伤等,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股骨头受损,导致骨内部供血中断或者不足,进而导致骨细胞死亡,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是膝部、大腿近侧、髋关节疼痛,该病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无显著的临床特征,确诊时基本发展到了晚期或者中期,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3]。当前临床对于该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X线、CT以及核磁共振,X线的操作简单方便,所需要的医疗费用较低,但是X线无法详细的对患者的股骨头坏死做出诊断,漏诊率极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T可对患者进行全身性的扫描,但是检查速度较慢,在骨科疾病诊断病灶的面积与大小时,诊断效果一般。核磁共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扫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成像效果,360°扫描均不受限制,可以较早的发现股骨头的坏死组织,比CT更早的做出诊断,譬如在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部位时,核磁共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敏感性、准确性,可对病灶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因为股骨头坏死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得到了广大临床医护人员、患者的高度认可[4]。核磁共振检查不仅可以协助临床医师准确的判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具体病情,而且还能准确的反应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特征。核磁共振用的是电磁波,不需要使用造影剂和X射线,患者所遭受的辐射更小,几乎接近于无辐射,安全性相对更高。在具体的诊断过程中,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病灶的扫描部位进行缩放,实现多角度、多层次的扫描,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5-9]。在本研究中,试验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图像特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孙健[6]的研究中,实验组、参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2.39%、71.11%,实验组检出率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证实了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但是核磁共振所需要的诊断费用昂贵,部分患者经济能力有限,所以临床医师要综合性的考虑患者的个人因素,为其提供最有效、最合适的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可获得精准的诊断结果,为临床医师治疗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应当作为股骨头坏死患者首选的诊断方法,值得患者信赖并推广。

[1] 刘伟平,贺新朱,雷永松.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25(3):661-662.

[2] 王文广,胡颖杰,张长庚,等. 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 . 中国处方药 ,2015,13(8):110-111.

[3] 秦波 ,张辉,张兴云,等.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37(14):1827-1828.

[4] 罗梦迪. 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对比.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23(18):39-40.

[5] 何正平. 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学价值分析.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3(6):52.

[6] 孙健.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0(2):47-48.

[7] 解培高.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1):156-157.

[8] 孙子钧.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0):31.

[9] 杨洁萍. 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中外医疗 ,2015,34(27):165-166.

猜你喜欢

股骨头髋关节检出率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