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对策探讨
2018-01-20孙飞飞
孙飞飞
(朝阳县人民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特选择我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详细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7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37例。观察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2.8±3.3)岁;其中22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2.2±2.8)岁;其中20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37例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患者术后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包括:
1.2.1 饮食和体位护理: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通常是采取硬膜外麻醉,术后应当去枕平躺6 h,将头偏于一侧,进行低流量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好;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选择其半坐卧位,有助于体位引流,降低腹腔继发感染率;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增加翻身次数,多进行下肢运动,术后24 h后可做适度床下活动,从而加快肠蠕动,有助于恢复胃肠功能;术后24 h能进食流质食物,若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需适度延长进食时间;术后2 d能进食半流质食物,若未发生不适则可食用低脂食物;禁食刺激性和易产气的食物,以免术后发生肠胀气。
1.2.2 切口护理:术后24 h均要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发生渗血、渗液以及胆汁外溢等现象,要及时更换敷料防止切口感染。
1.2.3 观察腹部体征与引流管情况:术后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胀、局部压痛以及腹肌紧张等临床症状与体征,一旦出现异常要马上通知医师处理。通常单纯胆囊切除术后不会留置引流管,但术后可能发生出血、感染以及胆漏等现象者要留置腹腔引流管,选择闭式引流方法,对切口进行引流时应当远离切口处戳孔引流,选择适宜部位,保证引流充分[1];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以及量,若出现引流液变多,流出部分胆汁物时,则表示发生胆漏,要马上通知医师处理;实施胆总管探查患者术后通常要留置T型管,定时观察引流胆汁的性质、颜色以及量,若胆汁突然变少或未见引出胆汁时,则说明引流管发生堵塞、扭曲、压迫或是脱出等,及时排查原因并给予准确处理;引出胆汁过多则说明胆总管下端发生梗阻;T型管引流处血性液体则说明胆道内出血,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1.2.4 疼痛护理:虽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口小、创伤少以及疼痛轻微等特点,但是术后麻醉消除后伤口仍有疼痛感[2],要给予患者适度安慰和鼓励,尽量分散其注意力,指导患者深呼吸,以此舒缓疼痛;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适度应用止痛药,疼痛敏感者可应用镇痛泵,减少患者痛苦。
1.2.5 并发症护理:①呕吐护理:术后发生呕吐主要原因是麻醉药导致,要积极安慰患者,鼓励其深呼吸,将头部偏于一侧,及时处理呕吐物,注意呕吐物颜色、性质以及量,严重时通知医师处理。②腹腔内出血护理:密切注意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注意切口敷料是否干燥以及引流液是否正常等,若引流液突增且颜色鲜红时,则说明发生腹腔内出血,及时通知医师处理。③胆管损伤护理:胆管损伤属于胆道外科比较严重的一种术后并发症[3],通常是在术后24 h内发生腹部胀痛、皮肤黄染以及巩膜黄染等,表现为进行性加剧,若腹腔引流液突增,引出胆汁时则说明出现胆漏,要马上通知医师处理;维持引流管通畅,按照损伤理论,首先予以充分腹腔和胆道引流,尽可能改善肝功能受损与腹腔感染,需要时实施二次手术。
1.3 观察评价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切口渗血、严重疼痛、皮下气肿、胆管损伤以及腹腔内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处理全部数据,应用(%)和(x-±s)分别显示计数和计量资料,利用t与χ2检验;两组对比差异有无显著性以P<0.05为准。
2 结 果
观察组37例患者术后发生严重疼痛1例,术后3 d发生恶心呕吐1例,胆管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是8.1%(3/37);对照组37例患者术后发生严重疼痛2例,术后3 d发生恶心呕吐2例,胆管损伤2例,切口渗血2例,腹腔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是32.4%(12/3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6.773,P=0.009)。
3 讨 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在直视下操作的微创术之一,相比于传统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但是因为受到麻醉用药和手术前后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可能发生恶心与疼痛等不良反应[4-5]。因此怎样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胃肠功能,改善临床疗效,是临床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6]。医护人员通过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充分准备以及积极心理疏导,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操作,再加强患者的术后综合护理,主要包括饮食、体位、引流管、病情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以及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等,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给予相应处理,从而保障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手术期,成功恢复[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8.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1] 黄向平.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9):102-103.
[2] 汤亚萍.护理干预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131-132.
[3] 畅文华,刘雁.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医学信息,2015,28(8):218.
[4] 朱胜利,蔡珍福.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6):497-498.
[5] 吴兴全,张祖恵.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效果观察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3):7313.
[6] 张俊,刘波.小切口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18):354-356.
[7] 黄炜嫦,樊小丽,马文静,等.护理路径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8(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