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5期
关键词:病史引流术脓肿

刘 莉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

近些年来,介入栓塞术已经成为不能接受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介入治疗导致的并发症会对患者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肝脓肿作为肝癌患者行介入栓塞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易造成患者死亡[1]。因此,一定要重点分析肝脓肿形成的原因,从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与临床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通过对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240例肝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24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并发肝脓肿分为2组,即甲组(n=18,并发肝脓肿)、乙组(n=222,未并发肝脓肿)。甲组中,女4例,男14例;年龄在27~74岁,平均(46.7±6.7)岁。乙组中,女42例,男180例;年龄在25~73岁,平均(45.7±6.9)岁。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高热护理:患者术后出现发热后,应及时给予降温处理,并使用抗生素防感染。若患者体温约为38 ℃,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无需使用退热剂,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适量饮水;若患者体温超过38.5 ℃,应使用退热剂或者进行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寒颤、虚脱、血压、末梢循环、尿量变化,以免出现感染性休克[2]。如果患者血压稳定,给予适当补水,确保皮肤清洁,定期跟换衣物。在感染预防中,应做好以下几点[3-4]:①术前做好皮肤清洁;②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③落实无菌操作原则;④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感染;⑤保证床单被褥清洁;⑥注意营养摄入,密切监测体温。

1.2.2 引流管护理:术后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证引流管顺畅,并详细观察与记录引流量、性状及变化状况。在具体操作中,坚持无菌原则,每日更换引流瓶、引流管,确保负压吸引有效。通常情况下,引流管均留置3~5 d,渗液明显减少后,及时除去引流管。在肝脓肿引流中,当体温、血常规恢复正常,引流脓液减少(<10 mL/d),或者引流管造影显示脓腔容积<10 mL时,才可以除去引流管[5]。

1.3 观察指标:总结患者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观察护理干预效果。

1.4 统计分析:将2组患者的观察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进行分析,用(x-±s)的形式表示患者血糖水平、术后发热持续时间,并给予 检验,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患者胆道引流术病史、胆道阻塞、胆道损伤发生率,并给予χ2检验,如果P<0.05,表示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患者并发肝脓肿的原因:甲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为(8.9±2.1)mmol/L,胆道引流术病史9例(50.0%),胆道阻塞10例(55.6%),胆道损伤8例(44.4%),术后发热持续时间为(27.5±4.0)d;乙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为(5.1±2.0)mmol/L,胆道引流术病史40例(18.0%),胆道阻塞14例(6.3%),胆道损伤28例(12.6%),术后发热持续时间为(8.1±3.7)d,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干预效果:经护理干预后,1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3 讨 论

肝脓肿是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术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为此症状和介入栓塞术治疗后的栓塞综合征较为相似,易产生混淆,导致病情被掩盖,从而错失治疗最佳时机,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6]。所以,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发现病情,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机体防御能力较差,高血糖状态益于细菌生长,并且削弱了白细胞的吞噬杀菌能力,使得白细胞趋化活性受到抑制,减少了抗体生成,降低了机体免疫力,进而容易并发肝脓肿。②胆道阻塞、胆道损伤:肝内胆管黏膜在受到相关刺激之后,就会导致其完整性遭到破坏,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抗病能力,致使肠道细菌经胆道逆行侵入肝脏,最后形成肝脓肿。此外,胆道残留结石易扩张胆管远端,导致肝内胆管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形成肝脓肿。③术后发热:术后发热易导致细菌感染,从而诱发肝脓肿。

在患者并发肝脓肿后,一定要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说明症状情况,引导患者主动参与治疗与护理,并鼓励家属给予支持,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快患者康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合并糖尿病、胆道引流术病史、胆道阻塞、胆道损伤、术后发热持续时间方面,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1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此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7]十分相似,即糖尿病、胆道黏膜受损、细菌感染等是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由此说明,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针对以上因素,制定恰当、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并发肝脓肿的风险,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综上所述,合并糖尿病、胆道引流术病史、胆道阻塞、胆道损伤及术后发热是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主要原因,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1] 张晓丽,詹亚卿,朱进进,等.肝癌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并发肝脓肿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6,15(8):755-757.

[2] 马益敏,肖玲,马姗等.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4-6.

[3] 李少艳.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的护理要点分析[J].母婴世界,2015(15):103-103.

[4] 赵华,储芳.1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致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145.

[5] 徐雯.原发性肝癌 TACE 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与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3):219-220.

[6] 宣继梅,张承菊,张琴,等.原发性肝癌 TACE 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护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12):232-233.

[7] 郭丽萍,程光荣.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3(4):377-378.

猜你喜欢

病史引流术脓肿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