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综合治疗ICU患者压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8-01-20刘海婷马媛媛纪莎莎
刘海婷 马媛媛 纪莎莎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200)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主要是因为人体局部受到长时间压迫,使得血液循环发生阻碍,受压部位缺乏营养,最终导致该组织功能失常和坏死[1]。ICU患者一般患病较重,且多伴有意识障碍,被动或被迫长时间卧床,因而发生压疮及难免压疮者较多,一旦发生压疮,将可能因疼痛或感染造成病情加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ICU的护理人员在掌握各种先进的西医护理技术的同时应掌握中西医综合护理技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压疮的效果[2]。我院ICU 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共收治压疮患者及发生难免压疮30例,经积极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共收治压疮患者和发生难免压疮30例,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8~89岁,其中昏迷患者17例,意识清醒者13例。共发生压疮47处,分别为骶尾部24处、髋部10处、臀部3处、足跟2处、肩胛部4处、内外踝部3处、膝部1处。依据《基础护理学》压疮分期标准分期[1],其中Ⅰ期压疮7处,Ⅱ期压疮19处,Ⅲ期压疮10处,Ⅳ期压疮11处。
1.2 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1.2.1 治疗方法
1.2.1 .1 疮面及周围皮肤处理:Ⅱ期压疮患者且伴有水泡时,应在无菌环境下用无菌注射器针头抽取水泡内液体,并将皮损周围皮肤用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生理盐水将创面进行彻底清洗;Ⅲ度压疮患者,用生理盐水将皮损上分泌物清理干净后,用3%过氧化氢清洗创面,最后用生理盐水将创面彻底清洗,再采用0.5%碘伏把皮损周围进行消毒处理。
1.2.1 .2 艾灸治疗:将艾条一端点燃后慢慢靠近患者,艾条与患者创面之间距离在3~5 cm,使患者感到温热且无疼痛感。若患者皮损直径在2~3 cm予以雀啄灸;若患者皮损直径在3~5 cm予以回旋灸;若皮损直径>5 cm时,应同时用两根艾条进行治疗。每日两次熏灸,每次10~15 min。
1.2.1 .3 药物治疗:用紫草油涂擦患处,无菌敷料覆盖创面,每天2次,直至创面干燥结痂。
1.2.1 .4 烤灯照射:对于渗出较多的创面,每日烤灯照射2次,每次30 min,烤灯距离创面30-40cm。
1.2.2 护理措施
1.2.2 .1 基础护理:保持周围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为避免潮湿及排泄物刺激,应每日使用温水及温和性质的沐浴露为患者进行1次擦身,并酌情使用爽身粉或者润肤露,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爽;平卧位时床头抬高角度应低于30°,若因病情必须高于30°时,可在患者骶尾部以卷好的中单为支撑,架高双侧大腿,减缓身体下滑幅度,预防因剪切力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为缩短躯体部位受压时间,应为患者建立翻身记录表,依据病情及皮肤情况,制定翻身次数及翻身间隔时间,通常为每2 h翻身1次,调整患者体位,减少局部受压时间。翻身时应动作轻柔,不得出现拖拉拽等粗暴动作,避免摩擦力对患者的伤害;使用气垫床,使用压疮保护性用具如棉圈垫、泡沫敷料、水垫等,避免因剪切力及受压部位温度升高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1.2.2 .2 中医护理:使用红花乙醇轻轻拍拭,滋润皮肤,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流量,并利用乙醇降低局部温度,缓解受压皮肤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并保持皮肤干爽。
1.2.2 .3 充分给予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上要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还要多食鱼肉、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必要时可以输入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提高患者血液中的蛋白含量,促进胶体渗透压回升。
1.2.2 .4 健康宣教:采用讲解、发放资料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宣讲压疮相关知识,介绍压疮危害、诱发原因、预防方法及自我护理方法等,并解释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确了解压疮及其治疗,对压疮的认知程度,同时要耐心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帮助意识清醒患者稳定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利于康复。
1.2.3 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皮损组织愈合,有新生表皮覆盖。有效:皮损表面分泌物减少,受损皮肤范围缩小,肉芽组织生长。无效:创面分泌物无变化,伤口无缩小。治疗10 d为1个疗程。
2 结 果
本研究3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压疮,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治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
3 讨 论
压疮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是主要原因,受压部位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尤其骨隆突处的皮肤发硬变色,进而形成水泡或破损,导致组织坏死。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人体局部受压,经络不通,导致气滞血瘀,筋脉失养,肉腐脱落,蕴酿成疮[4]。因此,对于已形成压疮的患者,应采取引流、清创、无菌包扎、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处理方式,促进其愈合,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过氧化氢能抑菌除臭;碘伏能消毒、防止细菌入侵;艾条灸具有温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去腐生肌的作用;紫草油有凉血、活血、解毒之功效;在渗出期和纤维组织形成早期使用烤灯照射,可使创面保持干燥、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促进肉芽组织增生。
此外,ICU患者往往病情危重,营养摄入不足,常伴有严重低蛋白水肿,研究表明,当血清白蛋白<35 g/L时,压疮的发生率为正常水平的4~5倍。因此,应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日常食谱,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为主,加强营养摄入,纠正低蛋白血症所导致的水肿,预防压疮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皮肤状况定时为其翻身,并在翻身或更换床单时动作轻柔,防止皮肤损伤。
日常护理中采用红花乙醇拍拭,取红花性温无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红花化学成分以黄酮及脂肪油为主,脂肪油滋润皮肤,黄酮有助于扩张血管,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能够改善受压部位的血流量;同时,乙醇降温散热、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以乙醇为溶剂可在使用过程中酒带药行,更好地发挥药效,再利用乙醇易挥发的特性,可有效保持皮肤干爽。此外,临床经验表明,对受压皮肤的按摩可能造成血液循环减少,对压疮的预防不利,因此在进行护理时,尤其对于皮肤弹性较差、容易出现破损的患者,应采取轻轻拍拭的手法,在促进皮肤吸收的同时,避免损伤皮肤、影响局部血流量。
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是综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压疮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质量。由上可知,中西医综合治疗压疮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7-174.
[2] 郭永秋,崔丽楠.ICU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9):1391-1392.
[3] 钱湘云,谢幸尔,陈淑范.中药紫草油治疗老年溃疡期褥疮的临床观察护理[J].工企医刊,2009,22(4):42-42.
[4] 卢业娥.中西药联合治疗偏瘫患者压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5):73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