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接骨板技术用于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8-01-20李纯刚
李纯刚
(辽宁盘锦骨科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人们经过高空坠落或受到撞击时极有可能发生四肢骨折,该疾病会对患者的正常机体造成严重影响,使其无法正常活动,因此在医学中也在不断深入探究,由传统内固定手术法结合新型技术展开分析,近年来,微创接骨板技术逐渐被运用到四肢骨折的治疗中,其具有创伤性小、疗效佳等特点,在手术中可以减少对于骨血运的破坏[1-2]。本研究通过展开对比分析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运用于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所取得的疗效,现将所取得的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这段时间于我院进行四肢骨折的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出88例,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两组即X、Y两组,其中X组中,男性患者例数有35例,女性患者例数为9例,年纪在18岁到65岁范围内,年纪中值取(40.5±8.2)岁,其中股骨远端骨折、胫骨近端骨折、肱骨骨折、桡骨骨折分别有14例、12例、8例、10例;Y组中,男性患者例数有32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2例,年纪在21岁到66岁范围内,年纪中值取(41.5±7.8)岁,其中股骨远端骨折、胫骨近端骨折、肱骨骨折、桡骨骨折分别有16例、11例、9例、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的比较中不存在明显差别P>0.05。
1.2 方法:X组治疗方法为传统内固定术,其具体步骤为:选取骨折处为中心,在臀部前外侧进行长度为10 cm左右的纵形切口,再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直至筋膜,其中需沿肱二、三头肌间隙分开,往两侧牵拉见骨折段;其次,清除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和瘀血,对骨折两断端运用持骨器展开解剖复位,剥离上骨膜,骨折部放钢板进行固定,再进行钻孔,量孔深,运用适宜的螺丝钉固定;最后,止血、清理伤口、逐层缝合,包扎。
Y组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展开治疗,其主要步骤为:对患者进行全麻醉或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将骨折处切开复位,再按照内固定手术,进行胫骨骨折复位,分离行骨膜和骨膜外深筋膜,再在同一切口处选择逆行方法经过皮下组织隧道插入内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最后用螺钉进行骨折远、近端切口固定,再在螺丝孔进行螺丝内固定。
1.3 疗效标准[3-4]:以两组患者手术出血状况、手术时长、留医治疗时长及治疗疗效为本研究观察指标。疗效评价包括优、良、差。患者进行手术后无疼痛,愈合时长为2~3个月,关节可正常活动则为优;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偶有疼痛,愈合时长为3~4个月,关节基本可以正常活动则为良;患者在进行手术后经常出现疼痛,且骨头愈合缓慢,关节无法正常活动则为差。同时需对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加以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Y组的手术时长以及留医治疗时长为(80.09±3.09)min、(6.29±5.29)d;X组手术时长及留医治疗时长为(100.09±3.45)min、(8.28±4.29)d。组间比较,Y组患者在手术时长及留医治疗时长上用时均少于X组,P=0.000,t=14.141,t=8.547。
2.2 Y组出血量中值为(130.98±23.89)mL、X组出血量中值为(170.92±30.28)mL。组间比较,Y组在手术时的出血量少于X组的,P=0.000,t=16.414。
2.3 Y组治疗效果为优的例数有20例,为良的例数为10例,为差的例数为13例,优良率为68.18%;Y组治疗效果为优的例数有30例,为良的例数为13例,为差的例数为1例,优良率为97.73%。组间比较,Y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比率高过X组的,P=0.000,χ2=30.878。
3 讨 论
骨的连续、完整性质受到一定的破坏中断可将其作为骨折,其与骨骼和骨骼周围软组织受到的损伤关系密切。当患者出现骨折时首先会出现出血,从而会出现四肢肿胀、青紫等情况,同时患者还会因为体内炎性物质发生反应以及肌肉痉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对于患者来说,从身体上、心理上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骨折可以进行自行愈合,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愈合后极易出现骨质疏松、关节僵直、血栓等骨折并发症状,四肢的功能没有完全恢复[5-6]。
以往临床医学中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通常会选用传统的内固定术进行,这种方法主要是运用钢板与骨面紧贴在一起,极易破坏患者的骨膜和血运,愈合时间较长。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临床医学上探讨出一类新型的微创接骨板技术,主要是切开骨折处小切口,建立皮下组织隧道,不暴露骨折,再运用钢板间接固定。该方法运用微创技术对患者的骨折进行间接复位该技术不需要对患者骨折部位的骨膜及软组织进行剥离,可以对患者的骨折处的骨膜和血运进行有效的保护,患者在治疗后四肢功能恢复较快。
本研究通过展开对比分析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运用于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所取得的疗效,结果表示,选用微创接骨板技术进行治疗都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长、留医治疗时长以及手术出血情况,可见该治疗方法创伤性不大,可进行推广使用。
[1] 冯仕华,陈转,郑开达.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5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3):46-47.
[2] 安相英.微创接骨板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92-93.
[3] 陈顺宏,贾湘谦,吴昌林,等.微创接骨板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7):88-89.
[4] 卢兆安.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39-40.
[5] 王疆辉.探析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63-64.
[6] 苑青和.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