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及病因分析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5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病因斑块

杨 静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3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中其中一条或多条血管发生障碍,从而引起脑部缺血的一种疾病,从广泛意义上来讲它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且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有研究资料表明,30%左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会逐渐发展为脑卒中[2]。近年来临床发现有部分年龄偏小的患者也患有此类疾病,而且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和病因不同于一般病例,目前临床上也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3]。本文就研究了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及病因,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MRI或头颅CT得到确诊,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年轻人作为空白对照组。

1.2 方法:利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分析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并通过血管影像学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测进行分析,探讨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及病因。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分析:研究分析得出,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占73.3%),女性8例(占26.7%),差异显著(P<0.05)。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均值为(36.5±6.4)岁,女性发病年龄均值为(32.8±8.7)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患者性别、年龄有关,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2 与生活习惯、病史的关系:观察组中经常吸烟者26例(86.7%),酗酒者24例(80%),高血压病史17例(56.7%),糖尿病病史20例(66.7%),分别对应于对照组11例(36.7%)、1例(3.3%)、5例(16.7%)和7例(23.3%),两组患者上述生活习惯和病史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患者吸烟、酗酒、高血压和糖尿病史等因素有关,其中吸烟和酗酒因素的发生率最高。

2.3 血管影像学检查分析: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斑块检出23例(76.7%),对照组斑块检出5例(16.7%),两组患者斑块检出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MT厚度为(1.97±0.63)nm,对照组为(1.13±0.29)nm,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4 血脂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TC含量为(5.05±1.43)mmol/L,TG(1.97±1.43)mmol/L,HDL-C(1.19±0.24)mmol/L,LDL-C(2.99±1.01)mmol/L,对照组中血脂水平分别为(4.22±0.05)mmol/L、(1.40±0.71)mmol/L、(2.20±0.64)mmol/L、(2.63±0.04)mmol/L,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某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其中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发生硬化。患者出现脑供血不足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头晕、睡眠困难、记忆力衰退等。从大量临床资料和研究分析发现,目前中青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发病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为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不便[4]。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有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栓、脑栓塞3种,如果发病后不予以及时的治疗,预后效果会非常差,因此患者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5-6]:①脑血管发生痉挛。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动脉发生硬化,加速了斑块的形成,这就使血管腔变得异常狭窄,极易出现血流旋涡流。旋涡流加速时,血管壁受到猛烈的刺激就会使血管痉挛,患者发生暂时性脑部缺血;旋涡流减速时,血管壁的刺激程度明显减弱,缺血性症状渐渐消失。②微血栓。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硬化后,处于狭窄血管腔处的血栓、硬化的斑块以及血液中游离的分解物等会逐渐脱落,形成栓子,使脑动脉受到阻塞,当这些栓子分裂或游向远处时缺血症状逐渐减退。

本研究对所选的30例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及病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且患者发病年龄均呈现年轻化,吸烟和酗酒是导致发病率增高的最主要因素,此外还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史等有关。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MT厚度、斑块检出率及血脂各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高血脂也是诱发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这与祖合热阿依·牙合甫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7]。与正常人相比,观察组患者的MT厚度及斑块检出率偏高是造成脑血管发生障碍的最主要原因[8]。

综上所述,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较为特殊,自身特点显著,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为疾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提前预防,从而起到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1] 刘智垠.年青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特点及病因新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95-96.

[2] 马金玉.年青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及病因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32):91-92.

[3] 洪建华.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16.

[4] 韩泉居.75例年轻人脑出血患者的血脂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56.

[4] 胡学刚.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78-79.

[5] 于桂玲,廖泷.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5):272-273.

[6] 李庆军,袁伟杰,肖卫民,等.中青年脑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15-17.

[7] 祖合热阿依·牙合甫,地力木拉提·阿木提.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94-4295.

[8] 王金玲.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59-60.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病因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电视的病因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