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2018-01-20冯继才
冯继才
小儿急性阑尾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 是小儿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 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易发生坏疽穿孔[2], 由于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年龄等原因常造成缺乏典型症状、体征而引起误诊误治[3-6]。部分患儿由于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 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 其中男37例, 女23例;年龄1.5~13.0岁 , 其中 1.5~5.0岁 10例 , 6~9 岁 35例 , 10~13 岁15例。患儿从症状出现至入院时间4 h~10 d, 中位时间30 h,<4 h 8例, 4~48 h 40 例, >48 h~10 d 12 例。首发症状:脐周或上腹部疼痛30例, 发热14例, 胃肠道症状16例。随病情进展54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 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57例。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44例;恶心、呕吐50例;发热(37.5~39.6℃)52例。体征: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右下腹固定压痛或有腹膜炎者以右下腹压痛最重。患儿在外院误诊情况: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3例, 胃肠炎3例,肠梗阻3例, 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
1.2 治疗方法 60例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 根据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以及临床表现, 采用连续硬膜外辅加氯胺酮-咪唑安定进行静脉强化麻醉, 其中20例患儿采取剖腹探查口,40例患儿采取麦氏切口。术中游离结扎患儿阑尾系膜及阑尾血管, 在阑尾根部进行切除阑尾, 行阑尾切除并腹腔引流术23例, 行单纯阑尾切除术37例。对于阑尾局部脓液较多的患儿, 在手术中要特别注意腹腔引流后的清洗和除菌。缝合腹膜、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腔膜及皮下脂肪, 缝合皮肤。
2 结果
60例患儿入院时即确诊急性阑尾炎48例,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3例, 胃肠炎3例, 肠梗阻3例, 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入院后进一步观察, 症状逐渐明显。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均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单纯阑尾切除术37例, 阑尾切除并腹腔引流术23例, 术后均行常规病理检查证实, 8例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 其中粘连性肠梗阻3例, 切口感染4例,腹腔内残余感染1例, 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特征:阑尾动脉属于终末动脉, 血供较差, 管径相对较小, 易发生缺血、坏死甚至穿孔[7];小儿阑尾壁薄, 阑尾直径较小易发生梗阻, 大网膜发育不完善, 阑尾自身先发生如粪石嵌顿、阑尾扭转或阑尾腔狭窄等病变,穿孔后易引发弥散性腹膜炎[8];小儿心理恐惧、主诉能力差、讲述不清, 导致医师影响对病情的判断。误诊的原因主要[9-11]:盲肠游离, 未能准确把握腹部体征, 压痛点偏离麦氏点, 阑尾位置不固定;小儿阑尾炎病史询问困难, 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穿孔后, 患儿有严重的中毒症状, 反应迟钝, 腹部肌紧张减轻, 体征不明显。小儿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均应手术治疗, 主要有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优势[12-16]:手术术野大, 切口小, 易找到病灶,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 尤其是对异位阑尾更具有意义。住院时间短, 切口感染率低, 费用低。开腹手术原则是[17-20]:阑尾炎穿孔患儿取腹直肌旁切口, 术后放置引流物。腹膜炎局限患儿, 取麦氏切口, 不放置引流物, 小纱块局部粘干净盆腔。
本文选取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手术治疗, 结果显示, 60例患儿入院时即确诊急性阑尾炎48例,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3例, 胃肠炎3例, 肠梗阻3例, 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入院后进一步观察, 症状逐渐明显。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均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单纯阑尾切除术37例,阑尾切除并腹腔引流术23例, 术后均行常规病理检查证实,8例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 其中粘连性肠梗阻3例, 切口感染4例, 腹腔内残余感染1例, 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 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中要坚持早确诊、早治疗的原则, 诊断需要细致、耐心、有技巧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 同时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