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沟通技巧的运用效果观察
2018-01-20吴薇
吴 薇
(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手术部,吉林 长春 130021)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承担着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职责。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关系到实施手术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关系到手术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以及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医院社会服务形象[1]。常规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本研究特选取220例患者分组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手术室收治的220例患者展开临床对照试验,纳入者均意识清醒,均符合手术指征且均签署同意书;排除合并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者,合并脏器障碍者,存在严重内科疾病者,难以配合完成调查和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例患者,男性61例、女性50例,年龄21~86岁,平均(46.3±14.2)岁;对照组110例患者,男性59例、女性52例,年龄20~85岁,平均(45.9±13.4)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和平均年龄对应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护理,主要内容有:护理人员按照轮班制对接收的患者进行照护,做好围手术期医护配合和护患配合,做好家属情绪安抚,协同患者完成相关检查,详细解释患者本人或者家属提出的问题。
观察组:另接受人文沟通技巧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礼仪、心理疏导、健康宣教以及并发症预防等,其中:①基本礼仪: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均热情接待患者并且主动帮助患者和家属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在需要实施检查和治疗前耐心、大方向患者本人及家属解释原因并且尽量征得其配合;②心理疏导: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当密切观察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心理状态不佳者积极、主动与其接触了解心理状态较差的原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始终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优质的服务和照护;③健康宣教:咋确保患者心理状态良好并且身体状况允许后对其开展全面的、系统化的健康宣教,尤其应当注意留取时间供患者自由提问,改善其对于自身健康状况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④并发症预防: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交代所有患者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必要时为其提供医院科室的咨询热线,以便患者在休养期间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得到正确的解答。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为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变化、护理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度。首先借助负性情绪自评量表对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量化,评分为0~80分,且评分降低说明心理状态改善[2-3];然后借助卫生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级,共分为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3个等级,非常满意和一般者构成比之和为总满意度[4]。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版本软件检验组间差异,计量资料(±s)比较借助t检验;等级分布和计数资料分别借助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前提均为P<0.05。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变化:观察组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52.4±5.6)分和(53.6±5.9)分,护理后分别为(27.4±2.3)分和(27.9±2.5)分;对照组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52.5±5.4)分和(53.8±6.0)分,护理后分别为(32.4±2.7)分和(34.6±2.4)分。两组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t=0.921,P=0.245;t=1.027,P=0.232),且护理后观察组评分较本组内护理前显著降低(t=12.096,P=0.000;t=10.012,P=0.000),对照组护理后评分也较本组内护理前显著降低(t=7.863,P=0.007;t=6.543,P=0.012),护理后观察组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t=8.975,P=0.000;t=6.421,P=0.014)。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者分别有101例、7例和2例,总满意度为98.18%;对照组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分别有89例、9和12例,总满意度为89.09%。两组护理满意度分级比较有显著差异(U=6.749,P=0.000),且观察组总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χ2=5.014,P=0.010)。
3 讨 论
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主要包括配合临床医师做好检查和术前准备、遵医嘱给药、病情观察等一系列基本的操作措施,能够从各个方面满足手术室患者的基础护理需求,但是常规护理并不能满足手术室患者日益人文化、多元化和个体化的照护要求。因此,常规护理操作在手术室患者的实践应用中仍然存在有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故而如何对此类患者实施优质的、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已经成为严重困扰手术室护士的重大难题。
有研究显示[5],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沟通技巧非常重要,首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病情均较重,因此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不理想;其次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影响患者对医院的评价;最后缺乏技巧的沟通也并不会给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产生积极作用,甚至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恢复效果。由此可知,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过程中作用积极且显著,应当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文沟通技巧是一种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操作,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文沟通技巧主要包括基本礼仪、心理疏导、健康宣教以及并发症预防等,不同的护理内容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各种人文沟通技巧护理操作均能够保证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也可以更好地提醒患者注意预防并发症,提升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6]。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远低于本组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远优于对照组,肯定了人文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综上,建议在手术室患者中引入人文沟通技巧,以便能够缓解不良心理状态,还可改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