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
2018-01-20左黛堃
左黛堃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其是引起患者发生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1]。脑梗死后继发癫痫通常是由于早期脑梗死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加强了患者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其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加上代谢物质大量的堆积、神经递质传递异常以及脑水肿等,造成患者神经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2]。如不及时的进行处理,会提高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研究表明,对该类患者进行相关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加快其恢复速度。本研究观察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3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为(61.42±2.31)岁;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47~84岁,平均年龄为(61.73±2.3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其内容为:①认知行为干预:通常脑梗死患者会因自身的经历、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这使得不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也有所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详细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其建立治愈的信心,提高治疗的配合度。②疏导性护理干预:脑梗死病情较为复杂,并且病情不稳定,反复性强,患者治疗的时间较长,极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继而对其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对此,需要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结合播放轻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其保持放松状态,嘱咐其多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③支持性护理:护理人员在其治疗过程中,将患者的治疗情况告知家属与本人,指导其健康饮食,叮嘱家属保持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说,让其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④癫痫发作时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癫痫发作时,应指导其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将其领口、腰带松开,在其上下臼齿间放入裹上纱布的压舌板,将其枕部托住,并按住其下颌,缓解其下颌紧张的情况,让患者呼吸通畅。如患者有抽搐情况,需要轻压其肢体,切不可强行按压,注意对患者做好保护。
1.3 观察指标: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越高。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焦虑评分:观察组(32.24±3.61)分,对照组(51.22±3.74)分,t=23.943,P=0.000;抑郁评分:观察组(33.24±4.17)分,对照组(50.65±5.08)分,t=17.370,P=0.000;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62.58±6.19)分,对照组(38.46±5.82)分,t=18.615,P=0.000。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情况比较:观察组2例,发作率为4.35%,对照组6例,发作率为13.04%,χ2=4.756,P=0.029。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脑梗死继发癫通常病程较长,加上病情反复的发作,使得患者极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继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性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其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的护理方法。其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针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3]。在其癫痫发作时,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处理。本研究观察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癫痫发作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癫痫的发作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