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前瞻性研究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个体化膳食胰岛素

周 英 刘 婧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四川 成都 610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患者妊娠前空腹血糖与糖耐量均正常,妊娠期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与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最近几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在不断升高[1]。妊娠期糖尿病的产生原因相对复杂,母婴受到的危害较大,属于高危妊娠。此种疾病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已经受到高度重视。本文研究分析个体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营养门诊就诊,经24~28周糖耐量试验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84例,根据患者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36岁,中位年龄为27.8岁,孕周26~36周,平均孕周为(31.3±2.6)周。观察组42例,年龄21~37岁,中位年龄为27.4岁,孕周26~37周,平均孕周为(30.9±2.8)周。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饮食管理,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宣教和指导。观察组展开个体化饮食管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个性化饮食管理,由专业营养师完成。每隔两周对患者实行一对一的饮食指导。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连续3天24 h膳食调查及饮食习惯调查,进行膳食营养分析。计算出患者日均能量水平及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依据营养分析的结果、孕妇身高、孕前体质指数、孕周、孕期体质量增加、食物过敏及食物不耐受情况、运动情况、文化背景等各种制定个性化血糖管理食谱。并进行营养宣教。包括主食、副食、奶类、肉类、蛋类、豆类、蔬菜、水果、坚果、油脂、烹饪方法等[2]。利用相关的软件计算出能量,对于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饮食方案,最后交由患者个人喜好选择。对于总能量需求,孕前BMI<18.5,能量系数为35~40 kcal/kg,日均能量2000~2300 kcal;BMI为18.5~23.9,能量系数为30~35 kcal/kg,日均能量1800~2100 kcal;BMI为24~27.9,能量系数为25~30 kcal/kg,日均能量1500~1800 kcal;BMI>或=28,能量系数为25~30 kcal/kg,日均能量1500~1800 kcal,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但应避免能量限制过度,妊娠早期应保证不低于1500 kcal,妊娠中晚期不低于1800 kcal,维持正常血糖水平,不出现高、低血糖及酮症。碳水化合物为总能量50%~55%,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包括摄入总量、摄入时间、每次摄入量以及组成。监测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血糖控制达标的关键,但是孕妇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不少于150 g,蛋白质为总能量15%~20%,其中动物性蛋白质至少占1/3。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肉类包括禽、畜、和鱼的肌肉,蛋类,奶类以及大豆类。脂肪为总能量25%~30%,应适当限制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红肉类、椰奶、全脂奶制品等,糖尿病孕妇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应超过总摄入量7%,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山茶油等,应占脂肪供能的1/3以上。适当提高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但不超过总能量的10%。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每日从燕麦、大麦、干豆、海带、紫菜或水果中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糖,并能改善血糖控制,改善葡萄糖耐量和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膳食纤维的供给以进食天然食物为佳,并与含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同时食用,一般推荐每日摄入25~30 g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保证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食物中的钠含量与淀粉的消化、吸收速度和血糖反应有直接关系,少盐,遵循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原则,每天进食5~6次。早餐宜占总能量的10%~15%、午餐占20%~30%、晚餐占20%~30%,上午9~10点、下午3~4点、及睡前1 h各加餐1次占总能量5%~10%,防止低血糖发生。加餐时间与正餐时间至少间隔2 h以上。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3.3~5.3 mmol/L,餐后1 h血糖4.4~7.8 mmol/L,餐后2 h血糖4.4~6.7 mmol/L

1.3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活动产生的所有数据,均使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经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以判断两组数据差异性,如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体质量增长(8.3±2.4)kg,观察组患者平均体质量增长为(12.1±2.3)kg,两组患者体质量增长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照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以及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胎膜早破8例(19.0%)、羊水过多9例(21.4%)、新生儿窒息6例(14.3%)、高胆红素血症6例(14.3%)、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14.3%)、早产儿7例(16.7%)以及巨大儿6例(14.3%),观察组胎膜早破1例(2.4%)、羊水过多2例(4.8%)、新生儿窒息1例(2.4%)、高胆红素血症3例(7.2%)、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2.4%)、早产儿1例(2.4%)以及巨大儿1例(2.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产生原因,临床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定论。研究人员表明,此种疾病与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一定联系。通常情况下,健康孕妇中晚时期,胎盘会分泌出孕酮、雌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在这些激素的共同作用下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抵抗加重,并形成代偿性的高胰岛素血症。在胰岛素分泌增加期间,可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3]。但妊娠期糖尿病有着较强的胰岛素抵抗力,会降低胰岛素分泌,以此影响糖代谢。基于此种疾病的危害性与严重性,为确保母婴健康,有必要针对患者个体性情况实行有效的饮食管理。个性化饮食管理,通过营养师为患者制定食谱,在满足患者孕中晚期热量需要的同时,还可避免餐后高血糖、酮症、胎儿生长受限。在本研究当中,个性化糖尿病饮食管理在控制体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方面显示出较一般饮食管理更好的效果,这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可确保妊娠结局安全性。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个体化饮食管理,可确保母婴安全,可有效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个体化膳食胰岛素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秋天膳食九字诀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