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频532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探究
2018-01-20柳翠
柳 翠
(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辽宁 宽甸 1182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分,区别在于视网膜是否有新生血管形成[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代谢不正常而引发的眼视觉功能损坏,致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模糊不清,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2]。临床上对于该病的常见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与玻璃体切割术,这两种方法由于具有疗效缓慢,对患者眼部伤害较大的缺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3]。此研究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当作研究对象,用于研究分析倍频532眼底激光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非增殖性)与参照组各(增殖性)50例。观察组50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34.21±12.52)岁,病程3~5年,平均病程(2.46±1.52)年。参照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35.75±11.54)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2.81±1.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参照对比。
1.2 治疗方法: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对患者眼部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的糖尿病进行治疗,再用阿司匹林、导升明药物对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控制,告知患者家属及其护理人员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抑制血小板形成有重要作用,在饮食、生活方面对患者进行关注,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对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之上的倍频532眼底激光治疗:在进行激光治疗前应对患者的最佳视力矫正情况进行检测,将激光前准备工作做好,对眼部情况进行造影用药物对患者的睫状肌进行充分麻醉后,再进行5倍频532眼底激光治疗;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新生血管分布情况等进行光凝参数的设置,光斑直径保持在400内,时间不超过0.3 s,分次数完成,总光凝参数不超过1600以上,将黄斑乳头疏进行适当保留;倍频532眼部激光结束后对眼部滴注特殊眼药水,在激光结束后定期进行复查、检测视力恢复情况,若发现有不良情况还应及时对患者眼部光凝进行补充,随后定期进行电话询问患者恢复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1.3 疗效评价。治愈:患者经治疗一定时间后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经过一定治疗后视力有明显恢复,但离正常视力状态有差距;无效:通过治疗后视力没有改善甚至有所下降。将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中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80只患眼中,治愈68只(85.00%),有效10只(12.50%),无效2只(2.50%),总有效率为97.50%。参照组患者80只患眼中,治愈42只(52.50%),有效8只(10.00%),无效30只(37.50%),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患者患眼治疗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38.2813,P=0.0000<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致使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患者也越来越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产生大多与其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在体内影响产生影响胰岛素正常代谢的物质致使视网膜发生病变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有巨大不良影响。目前临床医学上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是药物与手术,但二者治疗效果均不佳。
据研究表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倍频532眼底激光有显著疗效,对患者视力恢复、提高治疗水平有重要作用。倍频532眼底激光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医疗设备,是由国外引进专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有效方法,构成部分主要有主机、光源、激光输出形式、激光光斑、瞄准光波呈等,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部病情进行了解,进行消毒、药物麻醉睫状肌后,对激光波长、激光光源、激光光斑、瞄准光波长度等进行合理设置,再采取凝光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达到抑制新血管形成速度、恢复视力的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倍频532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疗效较为理想,对患者视力恢复、减少糖尿病对视网膜的损害、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