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应用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8-01-20袁爱华
袁爱华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是新生儿窒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会导致患儿出现神经功能与智力障碍,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脑瘫、癫痫等,其发病率在1.3%~15%,该病会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以便确保良好的预后[1]。随着医疗事业的深入发展,纳洛酮药物能够逆转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的抑制效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中枢性呼吸衰竭现象,促使患儿神经细胞功能的回复,以便对患儿缺血缺氧症状进行改善[2]。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4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的74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在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入院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儿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日龄在24 h~27 d,平均为(11.3±2.8)d。自然分娩13例,剖宫产24例。早产儿11例,足月儿23例,过期儿3例。实验组(37例)患儿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日龄在23 h~26 d,平均为(12.7±2.6)d。自然分娩14例,剖宫产24例。早产儿13例,足月儿22例,过期儿2例。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儿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均采用补液、保暖、吸氧、控制脑水肿、纠正酸中毒、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将0.01~0.03 mg/kg的纳洛酮体质量加入到5~10 mL的5%葡萄糖中,给予静脉注射。在患儿意识清醒之后需要给予每小时0.03~0.05 mg/kg体质量治疗,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5 h,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7~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1周内哭声洪亮,呼吸正常,没有出现惊厥现象,肌张力恢复正常,新生儿反射正常。有效:患儿10 d内意识障碍恢复显著,精神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肌张力显著降低,新生儿反射下降。无效:患儿10 d后病情无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其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其中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体征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对照组患儿呼吸改善时间(15.6±6.8)h,苏醒时间(31.2±7.3)h,惊厥消失时间(12.4±4.3)h,体征消失时间(6.1±2.6)d;实验组患儿呼吸改善时间(10.2±3.4)h,苏醒时间(20.1±2.3)h,惊厥消失时间(7.3±0.4)h,体征消失时间(4.2±0.1)d;两组在上述指标对比中,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会导致患儿多个器官受损,尤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较大的损伤。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并且脑组织会经理缺氧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或持续低灌注的生理变化过程,在缺血缺氧的时候会导致细胞死亡[3]。并且由于缺氧缺血后,其急性能量衰竭,从导致细胞坏死,几个小时后会导致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在试验证实中,可以显示凋亡且进展缓慢,并且会持续21 d以上。因此,在围生期窒息复苏后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便对凋亡过程进行减缓或阻断,从而降低患儿脑损伤程度,降低神经后遗症的发生。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需要给予早期干预治疗,以便确保其良好的预后[4]。纳洛酮属于一种拮抗剂,能够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对三种阿片受体进行有效抑制,能够对中枢内的阿片样物质进行阻断,并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能够对心血管与中枢神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对意识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中枢对循环与呼吸的抑制,减轻患儿的病情[5]。另外,纳洛酮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对溶酶体膜进行稳定,能够改善患儿细胞的代谢现象,并对氧自由基的释放进行抑制,以便避免出现脂质过氧化现象。该药能够增加呼吸频率,并对通气障碍进行改善。缓解低氧性呼吸衰竭,对脑血流进行改善。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采用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采用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促进患儿尽早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