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荧光造影中的具体表现及临床治疗观察
2018-01-19李坦馨
李坦馨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观察其在DR早期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80例(160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行FFA检查,观察DR的分期情况,分析总结具体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80例(160眼)糖尿病患者经FFA检查诊断显示,其中 138眼“正常眼底”、7眼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Ⅰ期、4眼为NPDR Ⅲ期、3眼NPDR Ⅲ期、8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Ⅳ期。经针对性治疗后,其眼部病变情况有良好控制效果,且视网膜的功能逐渐康复。结论:FFA的应用可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有无发生视网膜病变,且对诊断DR的具体分期及针对指导临床采取有效治疗对策具有重大的作用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表现
【中图分类号】R78.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01
我國目前阶段的糖尿病患者较以往明显增多,伴随出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也逐年递增[1],DR不仅是一种严重型糖尿病并发症,还是主要的致盲型眼病[1]。DR有进行性、不可逆性等表现特点,如果临床上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眼部出现微血管异常情况,则对于有效控制及减慢DR发展、保存中心视力、降低致盲危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大价值。本文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观察其在DR早期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80例(160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行FFA检查,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80例(160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其中男性56例(占70%),女性24例(占30%);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2.65±5.65)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22年。排除先天性视网膜异常、后天单纯眼部疾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皆顺利完成全部治疗,并能够配合进行各项术后检查工作。
1.2 方法 先详细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全身健康情况,询问其既往病史、现病史、过敏史,有无伴有严重心肝肾脏障碍疾病;FFA前为其进行各项检查,其中包括常规检测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诊断的结果;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FFA检查的目的、操作方法、操作过程、配合要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急处理方法,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尽可能高效配合;FFA检查前30min将患者的双眼散瞳至8mm;给予荧光素皮肤划痕试验(静脉注射20%荧光素钠0.1ml+生理盐水10ml),需呈阴性且无不适感,然后在5s内快速肘静脉推注20%荧光素钠3ml[2];连续拍摄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的眼底图像,至静脉期后,间断拍照。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 Ⅰ期:出现微血管瘤、小出血点;Ⅱ期:出现“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及)并有出血斑;Ⅲ期:出现白色“白色软性渗出”或(及)并有出血斑;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玻璃体出血;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有视网膜前出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前Ⅰ期、Ⅱ期、Ⅲ期均属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而Ⅳ期、Ⅴ期、Ⅵ期均属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2 结果
80例(160眼)糖尿病患者经FFA检查诊断显示,其中138眼“正常眼底”、22眼发现DR。DR患者具体表现为:①7眼为NPDRⅠ期,检查表现有点状高荧光、小斑点状荧光遮蔽、稍渗漏荧光;4眼为NPDR Ⅱ期,发现黄斑区荧光渗漏,周边网膜可见点状荧光着染;3眼为NPDR Ⅲ期,发现有数个面积不等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视盘不规则强荧光或结节状强荧光;8眼为PDR Ⅳ期,发现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少许纤维增殖,并无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表现。
上述17例DR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后,复查FFA显示其荧光渗漏情况显著减少,新生毛细血管减少,无灌注区缩小或消除,表明其眼部病变情况得到良好缓解及控制,并且经检测其视网膜功能,也已逐渐恢复,患者的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3 讨论
DR的临床特征性改变表现为眼底微血管病变[3],早期最先出现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后逐渐发展成视网膜静、动脉的较大血管病变,或并有周边出血和渗出等损害。FFA可通过观察荧光素随DR患者眼底血液循环的状况,如瘤样点状荧光、荧光遮蔽、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等[4],而早期清晰地动态反映出视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因此,FFA为早期准确诊断DR的发生、分期以及为选择治疗的时机与方式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通过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FFA检查,共检出22眼DR,其中处于NPDR Ⅰ期的有7眼、NPDR Ⅲ期的有4眼、NPDR Ⅲ期的有3眼、PDR Ⅳ期的有8眼。全面分析发现,FFA检查在清晰观察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新生血管方面有重要作用,可帮助临床进一步为糖尿病患者早期确诊有无发生视网膜病变、追踪病情变化、选择激光治疗时机及评价疗效提供出极有临床价值的依据。
总之,FFA的应用可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有无发生视网膜病变,且对诊断DR的具体分期及针对指导临床采取有效治疗对策具有重大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宋志刚,魏少华,孟慧丽.探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5):101-102.
邱颖杰.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8):58-59.
臧玉锋,周珂宇.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在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75-76.
喻巍,刘文波,张巍巍,王梗,林柏松.探讨荧光造影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