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团组织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研究
2018-01-19罗丽娟吴灏驰
罗丽娟 吴灏驰
摘 要:小型、多样、功能性强的新媒体诸如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交流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对高校团组织的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现阶段高校团组织新媒体工作进行简要分析以及经验总结,为进一步做好团建工作夯实基础。
关键词:团组织;新媒体;大学生
一、高校团组织与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特性
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概念一直在不停地变化,因此对于新媒体的定义,至今仍不统一。不同的人或组织对于新媒体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哪一种定义我们都不难看出新媒体是依托互联网产生的,那么其应该具备以下特性:
1.数字性
该性质不仅意味着在新媒体当中媒介文本内容可以和物质载体相分离,更重要的是其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在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下,数据可以压缩到非常小的空间,并且拥有非常快的速度和非线性处理方式,一切需要传播的信息都将数字化为二进制的程序代码,然后再进行传播。
2.交互性
新媒体的交互性体是指通过新媒体,信息接受者能与信息发布者进行实时交互,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地位发生的变化。在传统媒体中受众只能是信息接受者的一方,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布者双方的身份无法对调。但是,在新媒体中,上述所说的身份互换却是实时的,所有人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
3.个性化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接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利用微博进行信息获取时,作为信息接受者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需求关注自己喜欢的博主进行浏览,并针对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评论。
(二)高校团组织的特点
高校团组织作为团的基层组织,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工作,是学校党委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共青团以服务、育人、引领为出发点,倡导和组织广大同学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发挥联系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于细微处关心、爱护、服务青年学子,努力丰富青年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高校团组织的组织结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其具有思想引领、维权服务、丰富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工作内容。互联网+时代下便捷、微型、功能性强的新媒体诸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正快速地走进大学生的生活,这也对高校团组织的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校团组织新媒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长效机制
新媒体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具备着发展速度快、专业要求高的特点。而高校团组织因其工作人员和学生团干部人员流动快的特点很难对平台管理人员进行长久的专业培训。同时如何对平台运营进行长期规划、如何提高平台运营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也是当今高校团组织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思维拘束
目前团组织在开展宣传工作时,虽然注重线下与线上双管齐下,但是缺乏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工作理念,缺乏新媒体阵地建设的工作全局观和寻求突破的主动性。
(三)忽视差异化
当今团组织在新媒体的建设中忽视了各个平台发布内容的差异化,忽略了各个平台受众的差异。相同的信息的高频次传播对不同平台间相同的受众构成了信息干扰,单一重复的工作也使得人力资源和平台资源遭到浪费。
三、高校团组织建设新媒体建设的建议
(一)转变工作理念
团组织的各项工作应综合考虑受众和工作内容,突破以往渠道各自为战的拘束,认真进行成果预估、手段选取、全局策划,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综合性、灵活性以及创新性。
(二)建立三级联动机制
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团干和专门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者,更应该有效的发动各团总支及最基层的各班级团支部,做到“校-院-班级”三级联动,立体覆盖校园的各级师生群体,建立起院级、班级网络宣传员队伍,建立并完善学院、班级的QQ群、微信、微博,并承擔起学院、班级新媒体平台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重任。
(三)建立专业培训机制
专业的培训机制是维持团组织新媒体长期有效运营的必要手段。培训内容应该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心态培训,在进行思想动员的同时,也对专业知识和操作规范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新媒体运营队伍整体素质是关键、加强培训管理是有效保障、采取多种激励方式是有效措施。
(四)实行定期考核机制
为使各项新媒体运营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进一步调动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活力,提高办事效率,高校团组织应实行定期考核机制。采用积分绩效考核的形式,针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个人考勤四项内容进行定期考核。完善的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成员的参与热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活动方案进行有效反馈,从而改善二级学院以及学生个人之间的平台管理架构。
(五)实行板块团队管理机制
新媒体各个不同的平台和板块有不同的管理人员负责,遵循“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使平台的运营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六)坚持“特色决定成败”原则,重视话题选择原则
颠覆传统官方媒体的威严形象,亲民化贴近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实况,发扬平台独特的个性。内容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调研,并在团队成员间展开头脑风暴,将平台内容与青年“有看点、有话说”的热点联系起来,将青年学生紧紧地凝聚在具有共青团特色的新媒体身边,做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
参考文献:
[1] 蒋秀萍,王彦春,张兆昌.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凝聚力的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旬刊,2014,(02):177-178.
[2] 许春娣.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J].群文天地,2016:23-23.
作者简介:
罗丽娟,1984年4月,女,汉,籍贯江西吉安,大学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