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巧用生物学知识破解谣言的探索
2018-01-19许崇安
许崇安
摘要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B4在导入、举例、讨论、习题等环节,巧用生物学知识引导学生破解谣言,减少危害,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谣言 生物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问题的提出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科课程标准中的落实,并将制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纳入新课程标准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做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谣言是某些人(或者某一个群体、集团和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布的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道中所流传的信息。谣言一般具有很强的炒作性、迷惑性、破坏性,涉及的领域集中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容易引起公众神经敏感的地方。随着互联网等媒体的发展,谣言传播性随之加强,危害越来越大。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谣言非常普遍,它不仅会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而且还会对学生生物学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破解谣言。这样不仅能优化生物学教学,还能够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2在生物学教学中巧用生物学知识破解谣言
2.1课前运用谣言导入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也就容易进入理想境界。谣言传播性很强,有的甚至传进了校园,几乎人人皆知。对待谣言,有些学生是确信无疑,有些是持反对态度,有些存在困惑和质疑。教师恰当运用教学中所需要的谣言作为情境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诱发其思维,以最佳学习状态接受所学内容,对提高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托谣言内容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设疑、情景、布障、激疑等方法进行导入。但教师要注意课堂导入应当简洁,有趣味性、形象性、导向性等。
例如,讲授人类遗传病时,教师可用唇裂作为情境导入(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教师提出谣言:“有人说唇裂是由于孕妇吃兔肉引起的,听说过吗?大家相信吗?”有些学生听说过,有少数学生半信半疑,大多数学生并不相信,急求破解答案。这时,学生兴趣大增,非常活跃,教师就可以借机告诉学生破解谣言的妙诀就在今天这节课中。这样设疑导入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增。
2.2讲授中运用谣言为例加深理解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之三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搜集与生物学相关的谣言,并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在学习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原则、定律时,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恰当地选择与之相关的谣言,会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也会更加深入,掌握得也更加牢固。
例如,在学生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可引用一个胖大(下胚轴发达)无根豆芽的谣言:有人说无根豆芽在生产过程中多施用除草剂,使生长出来的豆芽没有根,而除草剂中含有使人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有害物质,是真的吗?这时,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借机激励学生:谁能破解此谣言?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例)第50页问题探讨中的图进行思考:当生长素的浓度在10-8mol/L~10-2mol/L时,能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茎(豆芽的下胚轴)的生长(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从而形成胖大无根豆芽。当然,实际生产中有些不良商家可能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是一种除草剂)代替生长素,但因为使用浓度很低,豆芽食用前只要洗净就一般不会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这样既破解了谣言,又加深了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理解。
2.3课堂上将谣言作为讨论的话题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在信息的多项传递过程中巩固已取得知识,解决有争论的、学生难以直接理解的问题,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教师根据生物学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谣言作为讨论话题,既能深化理解学习内容,又能破解谣言。
例如,有学生因为“癌症能够传染的谣言”,因家长患有癌症而被同学疏远。在讲授必修1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癌症是否能夠传染。经过讨论,学生便不难得出结论,细胞癌变为基因突变所致,一般不会传染。
再譬如,2011年3月,我国部分地区刮起了的“抢盐风”:日本地震,核电爆炸,导致核辐射,对抗辐射要补碘。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居民都在抢购含碘食用盐,各大超市都断货了,连一些农村的小卖部都没了,一群人都是几十包买,一整箱一整箱地买,甚至有人打电话告诉家人也买一些盐与海带放家里以防断货。此次抢购主要是谣言所致,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因为碘通过主动运输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因此,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此谣言展开讨论(讨论主题是吃碘盐能否抵御核辐射)。经过讨论,学生普遍认为当体内碘含量达到饱和后才能抵御放射性”I的危害,食盐里碘成分含量很低,吃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抗辐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拿盐当饭吃。一方面,吃盐仅仅只能抵抗一部分辐射,如果真的遭到核辐射,最好的办法是赶快就医,吃再多的盐也无济于事。另一方面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吃盐也是如此,食盐摄入量每日每人控制在6g以下有益健康。如果盐摄入过量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不仅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甚至还会促使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另外,受日本核污染的海水扩散到我国晒盐海域,已经稀释至很低浓度,而且我国采用盐矿和海水晒盐两种制盐模式。
2.4拟定试题时,以谣言作为题目的背景材料
背景信息材料题又叫新情景题,是生物考试的主要题型之一。该种题型的特点是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材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通过阅读、分析来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所给的材料背景是生物学某些科研成果,以及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生物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现实问题,关注生命科学进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的能力,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等。选择谣言作为题目的背景素材,教师首先要看该谣言是否涉及生物学知识与技能,然后参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所对应的生物学知识与技能,找出落脚点后再考虑考查学生的何种能力,最后编制试题。事实证明科学地运用谣言作为题目的背景素材。这样既有趣,又能学以致用,还有利于破解谣言,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有人说艾滋病能遗传,小明认为纯属谣言,不可信,依据是( )。
A.HIV无DNA
B.HIV不能改变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属于传染病
C.HIV逆转录的DNA能整合到人体细胞核染色体上
D.有潜伏期
本题正确答案是B。因为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HIV寄生在人的T细胞里,逆转录成的DNA能整合到人体T细胞核染色体上,致使T细胞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但HIV不能寄生在生殖细胞里,不改变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艾滋病不属于遗传病,应当属于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由此破解了此谣言。
总之,有些缺乏相应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总是容易受到谣言的欺骗和误导,然而真理总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运用生物科学知识破解那些流言蜚语(谣言),崇尚科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尽自己应尽的力量去破解谣言,积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