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立身达人”思想 培育校友文化
2018-01-19梁生辉
摘 要: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母校永远是校友的精神家园。学校通过开展校友工作,搭设互动平台,凝聚校友力量等途径,营造校友文化氛围,对学校发展具有特殊作用和独特地位。本文以本校的校友文化建设实践入手,浅析提升校友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体现,探索校友文化对学校发展的作用所在,思考校友文化建设途径。
关键词:校友文化;母校文化;校友工作;文化价值
校友文化是与母校、校友有关的精神现象,具体一点说,校友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育人活动中形成的母校和校友、校友和校友之间的情感维系、价值取向、沟通网络、合作交流、服务回馈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校友文化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
有幸分管学校的校友工作,能以2016年的七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在校友文化的培育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倍感荣幸,特与大家分享。
一、 源于母校文化积淀,校友文化内涵生成弘扬
1. 母校文化孕育成长校友文化。笔者任职于惠安第三中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946年的私立立达初级中学和创办于1948年的私立时化初级中学,后分别并入惠安三中。“立达”校名语出《论语》中《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仁”这种道德标准的体现。“时化”校名语出《孟子》。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是孟子育人思想的体现。学校在原校名和校史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出“立身达人,时风化雨”的办学思想,并以此融入教育。历经七十载,“立身达人,时风化雨”已然成为学校文化办学特色和校友文化特色,浸润着一代代三中学子的成长,更加成为广大校友共同的精神追求。
2. 校友文化延伸发展母校文化。“立身达人,时风化雨”的母校文化精神浸润广大校友成长,学校举办七十周年校庆前后,各届校友踊跃参与,除热情参加校庆活动外,有不少校友制作MV祝福母校、也有不少校友返校为学弟学妹们开设专题讲座……还有不少校友校董慷慨解囊,已设立十四个奖教奖学基金,奖教奖学基金已超过五千万……“立身达人,时风化雨”的三中校友文化精神正在升華,也正在成为三中学校文化新的“增长点”。
3. 校史校本开发弘扬校友文化。为加强校史文化研究,进一步培育校友文化,学校成立了校史研究会,组织编印《三中的脚步——惠安三中校史文化课程》,开设校史文化校本课程,期盼能进一步弘扬“立身达人,时风化雨”的精神,让每一届三中学子在校史文化的浸润下成长。
二、 筹划开展校友活动,促进校友文化繁荣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是繁荣校友文化的重要手段。我校高度重视校友活动的开展,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联谊和研讨交流活动。学校通过节假日的校友返校活动和地方校友会年会等活动,举行校友交流会、联谊会和校友会理事会等活动。此外,学校还成立了“惠安三中校史研究会”,邀请校友、离退休教师等参加,推动校史文化和校友文化的发展。
2. 开设“三中校友论坛”等。学校不定期邀请包括专家型校友、企业家校友,包括高校在读校友等,返校为学弟学妹们开设讲座;每年的文艺汇演等,也常邀请校友登台献演。这些活动,深受在校学生喜欢,也得到广大校友的好评,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3. 促进校友合作活动。校友文化的构建不应只是挖掘知名校友资源,还应搭建交流互惠平台。学校整理、出版《惠安三中校友企业风采》一书,还在长期在学校举办部分校董会成员企业风采展,不少校友通过学校搭建的这些平台,加强了校友间的互动交流,乃至合作,实现了互惠共赢。此外,学校还推荐一批刚高校毕业的年青校友,到学子校友的企业实习或工作,为校友们提供了服务,更让不少校友找到归宿感,也有部分校友在这一平台迅速成长起来。
三、 宣传校友文化典型,提升校友文化的渗透力
校友在学术上的成就、在商业上的成功、在各行各业的模范事迹、为母校发展献计献策、捐款捐物的义举等都能反映学校教育的成功,都能激励校友和师生不断进取,都能集中体现校友文化的价值并使之得到提升。学校积极推介校友的风采,并在校内外广泛地宣传,充分发挥校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校友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校友文化不断发展。
1. 建设校史、校友文化设施。在图书楼三楼建设校史馆,在办公楼四楼建设《校史文化走廊》,从不同层面展现学校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组织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校史,珍惜学习机会。以校友潘淑慎老师的捐资,和其父潘清白校友的名誉,建设“尊师亭”和“尚德”假山喷泉景观,激励三中学生勤学尊师爱校。不少校友捐赠了学生宿舍设施设备,学校以校友或校友企业为宿舍命名,并附上校友或校友企业简介,给予在校学生校友文化感染,提升校友文化的渗透力。
2. 加大校友文化宣传力度。学校在充分用好《惠安三中校友》报、校友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介宣传的基础上,在编印出版《惠安三中校友企业风采》等书刊的基础上,定期在宣传栏刊出两位校友风采,展示各界校友风采;在影响力颇大的《云帆》学校文学刊物上设置“学长思忆”专栏,每期征集刊发;学校校友活动信息多次在省市县电台、官网等媒体播报,努力扩大校友文化宣传。此外,学校还注重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介的宣传,还充分利用好国旗下讲话等阵地的宣传,力求全方位提升校友文化宣传的渗透力,力求校园文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恒守立身达人志,不负时风化雨功”,惠安三中校友文化的内涵或许也道出了我对校友文化建设的理解:校友文化的培育重在日积月累,贵在推陈出新。开展校友活动要在坚持参与性的基础上,力求活动的经常化、多样化,要注重不断提高活动层次,扩大社会影响,体现时代要求。我们期待这一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在促进教育和社会发展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孔春辉.校友文化培养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2).
[2]周红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友文化探析[J].企科技创业月刊,2008(11).
[3]任宁.校友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研究[J].资治文摘,2009(5).
作者简介:
梁生辉,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第三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