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馨香一缕 润物无声

2018-01-19梅静怡

考试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浸润渗透语文课堂

摘 要:我们教师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使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闪耀独特的光芒呢?很多事实告知我们,“渗透浸润”,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式。这样扎实灵动、让学善导的语文画卷才能熠熠生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渗透;浸润

一、 自由想象文化精神

我们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不只是简单地用文字堆出来的,它里面有感情,指引着学生的生活和人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语文的人文性,还有它的陶冶性,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情,以及自己的体悟。相同的,它是有“温度”、“广度”、“深度”的,它能让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陶冶学生的性情。它育人教字,潜移默化中渗透着诗意的文化精神。

如我们中国人所奉行的孝道,对于低年段的孩子其实很难真正地深刻感悟,在课堂中又如何渗透浸润这一文化精神呢?在教学《陈毅探母》时,我让学生先仔细朗读,畅谈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孩子就举例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教育细节,及时发现机会,于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学会传统文化知识。低年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并且他们对于一项陌生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之心。有关于神话故事啊,寓言故事啊,家乡的名胜古迹等等诸如此类,无疑不给他们带来独特的体验和熏陶。教师如果能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对孩子来说,也是有利于他们开拓自己的知识面的,但是这些知识的侵染熏陶,对孩子的影响并不能通过一两次考试成绩所反映出来,但它的意义却是深远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将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和对“人”的剖析紧密关联起来,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精神,这也体现了课文中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相同的,这些也融入到了平时教学中的每个阶段,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二、 丰润内涵,浸染“生命”色彩

大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应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这件事,要顺着天性来做。

语文相对其他来说,它是属于静态的,从中可以看到生命的色彩,感受到生命的情趣。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只是让学生学会某种知识和技能,更多的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即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是主观情感的表达,是内心世界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所以语文的“生命”色彩,是凸显师生双方的智慧。真正的语文课堂,学生会从中培养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孩子们应该在语文课中经常能给教师带来惊喜,当然,这种惊喜,不一定非要是成绩上带来的,这种惊喜,应该包括很多,比如心智上的成熟,身体上的健康。我们语文课的更高追求,就是希望孩子们能从这其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生命的真谛,进行真正的心灵感悟。

语文课,更深层次看,它也是一种生命体验。不管是谁,我们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人的感情、思维及创造力都是无可代替的。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像每片都不一样的叶子,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受。每个人都在用着属于自己的生命形式存在,那当然,我们在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看待社会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要让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体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体验,也许这些思想体验和平常的不一样,但这就属于他们自己的火花,不能抹杀它们。如果我们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可以用这样子的心态,我们就会突然发现,眼前的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人。但实际上,改变的并不是他们,他们还是他们,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态而已。恰似托尔斯泰所说的:“既然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就改变我自己吧!而当我改变了自己时,才发现,世界已经悄悄改变。”

三、 感悟积淀,渗透审美情趣

现在的社会,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在运用“灌输式”“填鸭式”这些方法,对孩子的教学,只是单纯地背诵关键词语的解释,课文中句子的意思,这样就导致了不会去重视课本,就不会去关注书本上一些优美的插图。如果长时间这样,学生们就会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会产生偏差。

(一) 凭借插图展现美

其实,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很优美的插图。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多去欣赏,多去观察这些插图,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

(二) 品味词句,体味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词语都非常精美、语境生动,如果学生能反复品味朗读,学生的审美的感知力会得到健全。

依旧是在学习《大海睡了》这篇小诗歌时,我先让孩子带着自己的体悟,美美地去读,当孩子进入意境中,我相机问:“读完了这首诗,你觉得大海在夜里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回答:“很安静”我又追问:“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点击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孩子们纷纷举手朗读。我问:“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呢?谁来评一评!”孩子回答:“声音太大了,可以再輕一点。”我说:“那你来读一读。”小朋友读得真棒!

(三) 细读文本,体会情感美

“渗透浸润”教学渗透文化精神,浸染“生命”色彩,浸润审美情趣。相对于数学来说,语文是感性的,在教学中,包含很多精神层面上的,它需要对美有追求。语文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它并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能马上明显地感受到它带来的变化,而是默默地影响着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他们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于漪老师曾说“教学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而是人们的思想、阅历、才华、性格、气质的集中体现”。“渗透浸润”教学中,教师应当要有激情,学生应当要有灵气,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共同成长。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拥有这一方面的专业素养,就需要我们平时的不断努力。

我们要形成语文素养,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这是慢慢的,无形当中的一种行为,语文课堂就像是种子,美的种子,我们把它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上,相信在春风化雨中,它一定能开出最美的花,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清丽。

参考文献:

[1] 贾冰.构建生态课堂.还原语文本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2).

[2] 赵奇一.生态课堂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

[3] 于漪.开启门扉的智慧[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141.

作者简介:

梅静怡,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张浦第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浸润渗透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浅谈佛教对唐诗的浸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情境中浸润儿童心灵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