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教育
2018-01-19林清海
摘 要:追求美不仅是人类的永恒主题,而且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自我形象,对于构建美丽中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法和有效手段适时渗透美育教育,使美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体魄。
关键词: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审美能力;身体素质
下面就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教育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 教师自身形象美的实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理应像不言的桃李,以自己高尚的品格,严谨的学风,文明的言谈举止,端庄的仪表来影响和塑造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盛夏酷暑都应身着整洁、得体的运动服,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学生,并一丝不苟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训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好。例如,要求学生“立正”,老师就不能因为站队纪律不好,体罚学生,训斥学生。所以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并学习多种学科的知识,如,经典文学、美术、舞蹈和书法等基础知识,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和丰富阅历,净化心灵,修养品性,完善人格。在教学中保持举止文明、高雅,体态健美有活力,这样才能吸引和感染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渗透美育教育。
二、 课堂结构美的设计与实施
体育课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传统的教学是:两头由老师统一指挥,按教学规定的不变内容为基本部分服务,这种模式,久而久之,在教师和学生思想上自觉地会形成基本部分重要,准备部分次要,结束部分可要可不要的片面认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对课的准备部分要突出技能化、系列化和兴趣化三个特点,并注重结构美的设计。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采用韵律操、学生自编操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并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共同融化在美的享受之中,使课的准备部分既不失严格要求统一行动的初衷,而又寓教于乐,使原本枯燥的训练变成为学生喜爱的有美感的活动。另外,重视结束部分的教学,如采用东北大秧歌,做游戏,暗示放松方法、两人互助合作肌肉拍打法,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达到其放松的目的。
同时,体育课堂结构的优化、严谨的教学组织形式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均能按照标准、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自然培养了遵守纪律、规则,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形成健美的体魄。
三、 讲解动作语言美的实施
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保持饱满的热情,又要有激情,特别是要有精气神。表达生动、形象,讲解自然、流畅,用语准确、风趣幽默,言简意赅,注重体态语言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感染,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例如:团身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有“身体要团紧”一语。对此,学生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因缺乏切身体验,所以在做动作时,躬背抬臀。为此我把“身体要团紧”编成口诀:“小腿靠大腿,膝盖紧贴胸,下颌收紧,滚动切莫松”。再如篮球的运球技术口诀为:“低运按拍短而快,球不离手弹膝高,降低重心护好球,手脚配合来协调”。这样既有简单便于记忆的词语,使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练习更好理解,进而对于分腿腾越中的手、腿、脚更有深刻的体会,更好地掌握其要领。
四、 教学动作示范美的实施
体育课堂教学教师的语言表达固然重要,但教师的示范作用更不可忽视,这是由体育学科的性质与特点所决定的。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犹如演员精湛的艺术表演,给予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并正确地掌握其动作要领。这里要强调的是,在示范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更应做得准确无误,并能一次成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完成动作的信心,减少其畏惧心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练任务。如果教师动作不美,将给学生带来粗鲁、缺乏教养和野蛮的坏印象,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低估和不尊重。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个轻松漂亮的分腿腾越,灵活机敏的带球过人,一套健身操都会给学生活动带来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从而为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 学生展示美的实施
在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每当学生掌握一种动作或要领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创设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尝试、体验、分享成功與进步的喜悦,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喜悦感。这就要运用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意识去引导。例如:学生在学习肩肘倒立时,往往对这一简单动作不太在乎,随便在体操垫上一倒就认为完成了动作。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做示范时,就特别给学生把动作要领讲解清楚,身体顺势后倒,双腿举起、脚尖蹦直成90度,双手撑腰,肘、肩部着垫,控制姿势3~5秒,动作要舒展大方,以展示自身的健美姿态,并为下一个动作做好准备。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把美育渗透于课堂的每个环节之中,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简介:
林清海,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