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
2018-01-19李晓凤
摘 要:2000年之后,我国的课程体制开始改革,各个学科的教育者都开始进行改变,不再培养学生们的应试水平,而是开始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能力。小学阶段应该是学生们掌握知识技能的启蒙阶段,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说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抽象性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性的思维能力等。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者是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主要是阐述了数学思维的内容、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具备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 什么是数学思维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解决,在对这个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时,学生们的想法和思维就体现了数学思维。数学思维就是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到数学问题的解决进行全面的思考,并且通过这个数学问题可以分析出更深层次的知识,这种能力就是数学思维的体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可以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比较、概括和综合,通过相应的数学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推理演示,继而合乎逻辑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可以阐述出该数学问题对应的数学知识,我认为具备以上特点的学生就是拥有数学思维的。
二、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具备的特点
第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小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比较抽象的事物或者概念。比如对于“乘”这个定义,如果直接将这个定义讲给小学生们,他们可能不会理解,但是如果用小朋友吃苹果来举例子,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因此,在固定的时间段里,小学生很难完全的接受一个知识点,如果老师不能明白这一点,反其道而行之,给学生们大量灌输知识点,学生们并不能完全接受,反而会降低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第三,由于小学生的思想还是很单纯的,他们习惯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于很多问题,小学生通常是采取同一种思维模式去思考,如果长此以往,无人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就会被固定,导致以后的思维能力也无法变得灵活。
三、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句名言是这样讲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一位国外的心理学家表示,个人的学习行为是一个主观印象的行为,因此,学生的兴趣可以驱使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导学生积极的转动自己的大脑,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比如在向学生们讲解小学乘法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让学生们进行算数比赛,根据学生解答题目的正确数量进行评比,比如2+2+2+2=8,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四个二相加,如果采取加法,速度就会比较慢,但是如果用四乘二,一个步骤就可以算出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乘法的运算感到惊奇,于是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渐形成的过程。
(二) 引导学生对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系
在教师向学生们讲解新的数学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回忆一下相关的旧知识,也可以通过旧知识,进行类比,进而引入新知识。从旧知识联想到新知识的这个过程,就是思维能力的体现。数学这个学科的逻辑性思维是非常强的,将两种比较接近的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生们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旧的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学生们通过回忆旧的知识,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们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先教会学生们进行乘法的计算,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除法的运算。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比较、抽象、推理、分析的能力,教师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自己探索数学的真谛,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继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培养。教师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在自己的大腦中进行推理分析,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
如果想要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善于问一些具有引导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老师提问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老师讲解乘法的运算时,可以先给出几个加法运算:“3+3+3=9,4+4+4+4=16,5+5+5+5+5=25”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结成小组讨论这几个加法等式有什么特点。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比较弱,因此,老师引导性的问题,会给小学生们一定的暗示,有助于小学生们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设置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小学生们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德合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6(15).
[2]庄荣木.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57):78.
[3]陈文娟.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6(4x).
[4]于春华.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18):63.
作者简介:
李晓凤,甘肃省兰州市,福利东路第三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