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实践探索
2018-01-19栗润梅
栗润梅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取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悬殊了。许多农村的父母为了生活,都离开了家乡,到外地务工去赚钱,因而也便产生了许多的留守儿童。那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常常会因为自卑而产生许多恶习,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予以关心和重视,帮助这些留守儿童摆脱心理阴影,从而获得一种健康的成长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现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实践探索
由于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过大,所以偏远的农村的父母外出务工的现象很普遍,因而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非常的普遍。针对这一社会性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给留守儿童以温暖的关怀和呵护,让他们从叛逆、自卑、孤僻等阴影下走出来,重现绽放出笑容,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1]。面对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有所行动的便是当地的学校,学校的老师和相关的领导要制定出合理的工作办法,来有效的治理这一问题。
1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恶劣现状
1.1不懂得勤俭,饮食不注重营养均衡
通常外出务工的父母都会认为自己出门赚钱就是给孩子花的,而自己平时又不能够经常陪在孩子的身边,所以一旦孩子找自己要钱了,作为家长一般都不会拒绝的。久而久之,家长的这种不科学的大方养成了孩子的一些恶习。比如他们可能会拿父母的钱去和周围的朋友们比吃比穿,养成了攀比的恶习[2];此外许多的留守儿童平时几乎都吃同样的饭食,即使不缺钱也不懂的去科学的进行膳食的搭配,因而导致了许多的留守儿童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
1.2生活过于懒散,作息不规律
一般父母都出去打工走了后,监护孩子的重任便落到了爷爷奶奶的身上,通常爷爷奶奶都只会关心孩子的吃饭和上学问题,顾及不到其他的方面。在这种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极容易让孩子养成懒散的习惯;另外在这种缺乏监管的情况之下,孩子的各种管理意识都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因而经常不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的作息时间,会出现作息不规律的现象。
1.3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导致家庭教育失当
通常情况下,爷爷奶奶面对自己的孙儿的时候都免不了会过分的宠溺他们,对于他们身上的一些小过错也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间长了,孩子们发现自己偶尔犯一点小错误不会受到惩罚,慢慢的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就会认为自己所犯的那些错都是无关紧要的,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一步步的这些儿童便会走向堕落[3]。
2提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性对策
2.1采用家教培训的方式去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
针对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诸多的问题,学校相关的部门可以专门成立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项研究工作小组,和孩子的家长一起共建“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袋”,以图片、照片和博客的形式来记录和留下孩子一路成长的历程[4]。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关于留守儿童的相关监护人的培训活动,鼓励儿童的监护人积极的参加,从而改变留守儿童的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孩子的监护人明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儿童的学习升级,还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价值体系,拥有一颗阳光健康的心灵,积极的去面对生活,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2.2展示家庭才艺,深化教育成果
留守儿童之所以自卑,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成就感,而身边又缺少父母的关爱,因而经常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越是自卑,便越是缺乏去解决问题的勇气,越是有太多的问题解决不了,便越是会更加的自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5]。针对这一现状,需要老师家长练手,想办法让儿童看大自己的闪光点,看到希望,帮助他们重树信心。为此学校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才艺方面的沙龙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并且针对他们的闪光点,老师也要注意给予表扬,帮助他们建立起信心。
3结语
在当今社会,留守儿童缺乏关怀,素质通常较差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长和学校给予充分的关注。让孩子的监护人在观念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知,同时还要想办法帮助留守儿童重塑信心,从而让他们从阴影里面走出来,实现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小康.提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8):25-25.
[2]李艳霞.云南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2):74-77.
[3]范小萍,汪国瑞,葛元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146-147.
[4]孙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偏低的原因及对策——以渭南市桥南镇为中心的调研[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2).
[5]曾云仙.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简析[J].成功:教育版,2012(7):2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