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学术著作的分类、出版动因及其对选题开发的启示

2018-01-19蒋浚浚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出版

摘要:外语学术著作是人文社科类出版社的一个重要出版方向,本文在前人基础上,从功能角度对外语学术著作做了分类,并分析了其出版动因,根据每一分类的特点,提出了开发相应选题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外语学术著作;出版;选题开发

一、 外语学术著作的概念及其分类

外语学术著作,指的是“與外语有关的语言学、文学、文化、翻译、外语教学法等领域的理论研究著作”(孙玉 2011:21)。这类著作的创作主体,是从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的专业人员。广义上的学术著作包括“论文”“专著”“教材、百科全书”“科普作品”“学术散文”等五类(孙玉 2011:38)。其中,“专著往往是在论文基础上的扩充,研究的范围更广泛、侧面更丰富”(孙玉 2011:38)。本文认为,狭义的“学术著作”指的是为了传播相关学科领域知识、发现的专门性著作,并不限于专著本身,向专业读者、研究预备人员传授学科知识的著作也是学术著作,这一点区别于面向大众的科普著作。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本文认为外语学术著作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四个大类:

1. 介绍某一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如《语用学概要》。这类书籍大多是对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理论、核心概念进行阐发,在一定程度上会兼顾学科内最新研究成果。这类书籍主要是引导读者进入学科领域的研究当中来。因此有一定的教材性质。

2. 发表作者本人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的研究所得和见解,如《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这类书籍往往是就某一特定主题或研究范围进行阐发,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其功能和论文相似,只是论文篇幅容量有限,无法给予作者充分的叙述、论证空间。这类书籍可以看作专题式书籍。

3. 文集类书籍,可以是某一位学者的个人文集,如《潘文国学术研究文集》;也可以是一份期刊一段时间里的文章精选,如《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

4. 论文集。一种是一次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合集出版,另一种是以书代刊。

作为对孙玉(2011:38)观点的补充,本文将外语学术著作分为两类,即知识传授类和成果发布类,上述第一种可以归为知识传授类,后三种可以归为成果发布类。有时候这两种的分野也有些模糊化,即知识传授类图书兼顾成果发布的作用,而成果发布类图书对于有学科研究基础的学者来说,也是一种知识传授。最直接的表现是,两类著作对于学者评定职称都有着很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外语学术产品的出版,都是围绕着这两大方向进行的。

二、 外语学术著作出版动因分析

孙玉(2011:39)认为,外语学术著作虽然销量不大,但是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出版社出版外语学术著作,一方面可以传播最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出版社的档次和知名度。本文将出版社出版外语学术著作的动因,更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四个原因:1. 服务于外语学科建设。2. 为本社外语教材提供支撑,获得社会效益。3. 承担外语学术成果发布平台的作用。4. 仅仅通过销售外语学术著作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出版学术著作,一方面可以进行文化传承,提升出版社出版品味和格调,另一方面也服务于学科建设。大学出版社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出版相应的学术著作,可以起到提升所在学校学术水平,建设学科的作用。隶属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隶属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是我国仅有的两家由外国语大学开办的出版社,服务外语学科建设是这两家出版社从事出版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些学科覆盖面广的综合性大学,由于其外语学科影响力很大,其出版社也致力于外语学术著作的出版,如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都出版了一系列的外语学术著作。还有的高校出版社,鼓励本校的学者通过本校出版社发布自己的学术成果,这样不仅提升了本校的学科水平,也能将教学的成果通过本校出版社转化,如南开大学出版社在英美文学学科领域成绩就很好,出版有《美国文学简史》《英国文学简史》《英国文学通史》等外语学术著作,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一些传统的学术出版社,尤其是一贯重视语言文字类作品出版的,和较早具有外语类编辑力量的出版社,也在这个领域很有建树,如商务印书馆、中译出版社(前身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上海译文出版社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有着外语教材的出版社,也更加重视外语学术出版。鼓励教师以本社出版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出发点,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本社发表相应的学术成果,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链条,对于推广教材使用,巩固和提升教材品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向社会发布科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各类科研基金项目成果,也是各类出版社的一项任务。这类图书虽然读者群不大,但是由于代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因此对于提升社会效益,具有很强的意义。外语学术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很多出版社并不拒绝发布相关的学术成果,如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当代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而并没有选择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出版机构。

由于我国各类高校的外语教师人数众多,考虑到他们都有从事科研、评定职称的实际需要,他们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数量较大的读者群。有些出版社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商机,对此做了把握,把握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从知识传授类产品入手,有的是从成果发布类入手。知识传授类的代表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近年来该社引进出版了一些英文的语言学著作,如“西方语言学前沿书系”,其中列入了很多西方语言学著作,如叶斯柏森的《英语语法纲要》《语法哲学》,以及较新的《认知语言学导论》《自然句法》等;成果发布类如科学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近年来也都出版了很多国内外语学者、教师的学术著作。

总体来看,一般各家出版社都有外语学术类产品出版。这是因为我国外语教师数量众多,许多老师有评职称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普通出版社的外语学术产品一般集中在专题式的成果发布类产品上,对于知识传授类等服务于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的产品,涉及不多。我们分析,这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出版方向并不涉及该领域、没有在这方面同国外出版社合作的传统、缺少相应的编辑人才队伍、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营销队伍、对于相关领域并不了解,等等。endprint

三、 对选题开发的启示

《出版管理条例》规定,“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转引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 2015:20)出版社在考虑出版外语学术著作的时候,可以结合外语学术著作的分类和特点,对号入座,明确选题开发方向,从而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的来说,出版社可以根据外语学术著作的分类,将自己打造成两个平台:学科知识获取平台和学科成果发布平台。

一般来说,反映学科领域重要成果的成果发布类图书,更容易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各类科研项目的结项出版物,科研成果的载体,天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一些学者独家的科研发现,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启迪科学研究,形成学科内的细分研究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出版社可以在这个方面做长期的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有着良好学术声誉、质量过硬的学科成果发布平台。通过与学科领域内的学者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科研动态,与他们合作,将手中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出版物。通过与知名学者合作,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锻炼编辑人才队伍,形成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发布平台。

我国外语专业本科点非常多,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外语专业本科生在校人数众多,其中英语专业数量更是十分惊人。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國共有903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占我国本科高校总数的 77.4%。开设外语(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也相应水涨船高。可以说,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因为确有了解、学习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知识的实际需求,所以是知识传授类的外语学术著作的读者对象。因此可以说,知识传授类外语学术著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出版社应当充分把握这一需求,出版一系列的面向研究预备人员的知识传授类产品,建成学科知识获取平台,服务好有着科研养成需求的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

另外,知识传授类和成果发布类著作在“两个效益”的表现上,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一些成果发布类著作,由于言之有物、发人所未发,也是对相关领域的读者,进行知识传授,因此也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一些优秀的知识传授类学术著作,因为系统、清楚、明确地讲解了学科知识,为传授本学科知识做出了同类著作无法做出的贡献,也是良好的社会效益的体现。这就要求出版社在物色作者时具有慧眼,挑选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学术成果,以及系统介绍学科领域基本知识、全面反映学科领域前沿成果,语言平实流畅的知识类著作;在著作撰写过程中,对作者做正确的引导,提供及时的、有益的帮助;在出版物审读、编辑加工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进行润色、加工,打造学术精品,从而获得“两种效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商务印书馆,2015.

[2]李菁莹.英语专业成国内本科院校开设最多专业[N].中国青年报,2013-9-15.

[3]孙玉.外语出版物编辑散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蒋浚浚,上海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出版
略论精品图书出版工作机制
“互联网+出版”的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知行统一的团队性编辑学研究成果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接龙小说“出版”,开学大家嗨起来!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