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虚无化及走出虚无的一些设想
2018-01-19胡岭
胡岭
有人问我对于考场优秀作文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会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方面考场优秀作文中,有我喜欢的作文。
比如一篇考场优秀作文《天上之母》:
我的左手轻轻停留在她的脸颊上,力度真的轻得不像话,使劲再用力,也弄不醒这个陷入沉睡的女人。我幻想着她会再次睁开那双漂亮的眼睛,然后站起来,走出这座冰棺,无论是诈尸或是重活都好。
但这只能是一次充满深情与童真的妄想罢了。
我想,这样的文字,也只有经历过丧母之痛的人,也只有被冷冰冰的情境紧紧地包裹过的人,才能写得出来。
又比如另一篇考场优秀作文《纸梯》:
你是一个完美的父亲。我却是一个不完美的女儿。我尽全力让自己更加完美,只是为了告诉别人,我配作你的女儿。此刻,我在考场上写下你,我知道,你一定在学校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我的凯旋。我给了你太多希望,我不想让你失望。
你曾经跟我说过,你不是大官,也不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你不能像别人的父亲那样当个铁梯子让孩子越爬越高,顺风顺水。你只是一个纸梯,纸梯什么也做不了。
这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深情告白,在经历过众多事情之后。女儿深切地体悟到父亲对自己的付出。体悟到父亲的辛酸和苦楚,所以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或许女儿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完全忘记身在考场中了,她所要谋求的,不只是获得分数,更多的是借这些文字释放自己由来已久的情绪,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解放,从而让生命走出狭窄的个体空间,走向他者,走向公共的视野,以实现生命的融通和超越。
另一方面,我认为大多数考场作文是虚无的。
这里就牵涉到什么叫“虚无”。在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里茨尔所著的《虚无的全球化》一书中对此有这样的理解,“虚无指的是一般由集中创立、控制并且比较而言缺少有特色的实质性内容的一种社会形式。”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的,而且在书中,乔治·里茨尔也举出大量的事例,如肯德基这一大型的连锁快餐店,就是通过集中创立运行原则、操作程序、员工守则,并强调高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以此来对数以万计的连锁店和成千上万的员工进行控制,从而呈现出店面装潢、员工言行的高度一致性,产品生产在质量上、时间上的高度统一性,减少过多个性色彩的参与,以保证整体效率的提升,对此,乔治·里茨尔将其总结为“去人性化”。
可见,这种虚无凸现的是利益至上、效率至上的原则,是以牺牲时间和空间的独特性、牺牲人的主动参与性为代价的。而它最终所造就的产品因为其中人性化的内容被最大限量地压缩,而变得廉价成为一种普遍的量的物质化的冷冰冰的需求。
而高考作文也呈现出这一特征。
或许有人要说,考生身在考场中,手里握着笔,“我手写我心”。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何来“集中创立、控制”呢?其实不然,这种“创立”,首先表现在作文题的命制上,这是一种方向性的“控制”。一道作文题,从正面看,它的确是一个思维的起点。但从负面看,它却是思维的障礙,命题者通过语言上的暗示,引导考生的思维方向,保证其在一定范围内发散。看似开合有度,但在实质上了取消了“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种自由而舒张、自然而奔放的思维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控制的表现。其次,评分规则的“创立”,这是一种具体操作层面的“控制”。这种规则一方面是针对学生而言,从内容、表达等角度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规范和要求;另一方面是针对评分教师而言的,要求教师从内容、表达等角度对一篇作文做分解动作,从而评出分数。这种双向控制,让考生与评分教师之间形成一种颇为微妙的相互牵制,又相互迎合的关系,使得控制得以体系化,并借此逐步消除体系外的其他诉求的影响。达到强化控制的目的。最后,标杆作文的“创立”,这是通过分层次建模的形式。使控制力得以具象化。使其能够以一种简单有效的形式在评分教师中贯彻下去。根据评分规则所设定的等级来评定学生作文,并标以相应分数。也就是给评分规则一个形象化的支撑,并且通过反复讲解、灌输、强化,让评分教师在评分规则与学生作文之间形成必然的关联意识,从而自觉顺应、遵从,这样,何为优秀,何为良好,何为差,一目了然,作文评价成了较为单纯的技术活了。
通过“集中创立、控制”,一种强大的不可阻遏的力量便正式形成,并不断地向一线的教师和汲汲于考试得高分的学生施加影响。大多数一线教师对评分规则的解读也是有限的。但他们有着强大的现实适应能力和揣摩“圣意”的能力。他们往往通过标杆作文和考场优秀作文去领会,去判断,去归纳,去总结,将这些作文中所包含的评分点抽出来,形成梗概性的模式化的内容,以便更简捷便利地通向考试的大门。这也正好切合了学生的内心需求。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进入理想的大学,学生对应试技巧的渴求,超过对知识本身的需要,所以,他们对教师所提供的宝典深信不疑,不假思索地运用,而且一次次月考也验证了他们的选择,借此,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他们可以更加从容自信,也更有机会胜出。这样,便实现了从上到下的控制,从下到上的响应,学校在作文教学这一层面上,便在一定程度上以连锁的形式出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色彩大大弱化,甚至消弭,从而在思想、语言、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走向虚无。
现在,在网上流传着许多考场作文的得分技巧、超级模板,便是将这种虚无感推向了极致的表现,如一个《50分的作文,如此地简单》的帖子里就有这样的片段:
举例段技巧:
模式1:一如那××××的×××,在×××里呼吁出:“×××××”的感慨。×××一生×××,甘心辗转,看尽人间沧桑,在×××他是×××,在×××他如××××给予你我×××。
模式2:×××曾言:“××××。”×××在××××,在×××中,××××。在×××中,××××。听那××××,一如×××的×××。
模式3:是那×××在××中一声轻叹,道破×××的真谛。
批判段落(接近结尾):endprint
1.反观当代社会,××××甚嚣尘上,×××与××××的劣行并行不悖,而×××的现状更是令人心灵焦灼。多少人××××,多少人××××,如果我们能××××又怎会×××呢。
2.目光落在了我们的现今,看那××××的现状,看那××××的沦丧,看那××××的衰败,在××时没有××,在×××时没有××,在×××时没有××,怎不令人痛心疾首,锥心刺骨!
3.×××曾言“×××”,在当下社会,我们持着×××的精神且歌且行,走过××××××××(不好的现象),走过××××(不好的现象),走过××××(不好的现象),只愿你我能泼洒×××的雨露,洗涤××××。
如此看来,作文便成了填空,便成了简单的文字连缀,操作性自然不用说,整体观感也自然不错,而且还带有很强的蒙蔽性,能够让粗粗一看的老师觉得写作者还颇有几分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情意和思想能够通过填空填进去吗?情意和思想以其高度的自由性和浓厚的个性色彩而感染人、打动人、影响人、启迪人,又如何能够屈从于几个僵死的模板呢?除了以上的这些模板,还有在网上流传的更多模板,可以说是高度控制下。思维趋向于固化、简单化的表现,也是人在接受控制下,内心异化的体现。
乔治·弗兰克尔在《文明:乌托邦与悲剧》说:“一个崭新的世界已经建立:其显著的特点就是机器、工具、可度量性、功能性和抽象化。技术、科学、工业支配着这个世界,这一特点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结构和人类的自我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生产者的活动不得不服从于机器程序的节奏和要求”。而管理教育的先驱安德鲁·尤尔也说:“新机器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最终实现劳动的平等化,无需那些具备特殊才能的‘顽固的熟练工人。把工人的工作任务降低成为一种警觉性和灵敏性的练习。”对照上述所说,我们可以发现,应试作文也逐渐具备其中一些要素,重技术化,重可度量性,写作者可以不服从内心,但不得不服从写作程式的节奏和要求,而对考生的要求,也不在于特殊才能上,他们只需将写作降格为一种单纯的训练。乔治·弗蘭克尔不无忧虑地说:“人类必须听命于技术的专断,遵循技术科学的神父和管理者们的规范;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操作机器,如何以一种没有人情味的、客观的方式来购买、出售与赚取利润。”而我们也不得不产生这样的忧虑,考生必须学会的也只是如何运用某种技术或技巧,如何以一种没有人情味的、客观的方式来获得高分。这样,考生在写作上,对技术、技巧的过度依赖,直接导致自由舒畅的表达被没有思想、缺乏想象力的表述所代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异化。
对此,问题的解决变得至关重要。在理论上说。要消除一种强大控制力的影响,需要另一种力量出现,形成抗衡,或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为这涉及考试制度、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也关系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现实要求和利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在控制与被控制之间形成默契的前提下,任何寻求改变的主张和见解都可能是苍白无力的。不过,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坚定于自己理想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争取尽可能大的空间来盛放自己的理想。正如在作文教学的这条道路上,似乎为应考而教的局面,在短时间内难以改观,但是,理想主义者会以更灵活的方式来或多或少地抵消应试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使得更人性更个性更自由的作文态度得以伸张。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某个医学院的教授们意识到许多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彼此在竞争中击败对方、自己胜出,而导致他们对病人的怜悯之心消失,于是改变教学方案,让学生从他们进医学院的第一天开始,都集聚在一位活生生的、真有病的病人周围,围成一个小小圆圈,由他们诊病并按疗程开处方,并保证每一个小圆圈中都配有一位导师——一位负责教学的医生来加以指导。这个方案遭到不少人反对,认为将会把标准测试的分数拉低,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个教学方案执行了六年之后,“不但测试分数没有下降,而且还开始上升了”,并且更可贵的是,“学生不但变得更关心病,而且好像还学得比以前更聪明、更敏捷”。在这个案例中,教授们引导学生不以考试竞争为学习目的,让他们更多地进入生活状态,置身于具体的人际交往之中。也就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病人之间形成不拘于常规的沟通和交流。导师以此摆脱说教的形象,学生们则以友好合作的态度共处,病人更是以切身的需要介入治疗中,消解了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冷漠感,从而对教学产生新鲜而充满生机的推动力。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具体交往,通过强化人性化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破除程式。解除因为考试的标准化而产生的强大的技术性的控制力。
由此,我们不妨在应考之外。为作文谋求一条可以与应试并而存之的道路。也就是让学生在作文中融入生活化的态度。在与现实生活进行互动中自由地表达自我。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可以分为教学性交往和日常性交往,教学性交往不可避免地被高考左右。但日常性交往的主动权完全可以掌握在老师学生自己的手里,而这种日常性交往在思想和情感的空间上,比教学性交往更具灵活性和自由性。教学性交往,在强大控制力量下,教师成了工具,而只有回到日常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回到生活,回到自己,不会简单地受制于当下的现实,保持精神、思想、情感的独立,进入一种自我探寻的生存的姿态。教师借此敞开自我,以真实、真切示人,创设开放多元的交流空间。其实,我们在《论语》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孔子席地而坐,弟子围坐四周,看似普通不过的相聚,却折射出教育的智慧,而我们也难以分辨其中何为教育,何为生活,教育与生活在水乳交融中,极大地激活了弟子们表达的欲望。而我也发现,一些在课堂上缄默不语的学生。一旦脱离程式化、技术化的灌输,便往往有灵动之举。所以,我也尝试着给予学生与教师,也就是我们,更多的交往的机会,交换一种意见,交流一些看法。讨论一个话题,谈论一种感受,寻求更多的写作点,加以拓开,让学生形成自然而然的表达冲动,而非迎合某种体制而作,更非套用某种格式而成。endprint
这里不妨谈到一名学生,他向我寻求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我跟他讲,若想写好应试作文。只需听课即可,若想写好融入个人情思的文章,就必须每周和我交流一次。自那以后,每周星期五的中午,我们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彼此谈谈这一周中所看的书、文童,所见,所闻,所感。随着交流的深入,他的话语也逐渐多起来,有时,我会对他说,不如写下来。他也会想一想。然后应诺,对,要写下来。这里我摘抄一个片段:
孩子太小,右手拿着的半个菠萝,在空中摇摇晃晃,看起来沉甸甸的。老人和蔼地微笑,看着孩子会如何品味手中的菠萝,孩子还没吃,老人仿佛就已看见了孩子那快乐的、满足的神情。
可孩子没有张口去咬,只是抬头看着老人,挺直了身子,吃力地将手臂伸直,将那沉甸甸的、滴着蜜汁的菠萝举到了老人嘴前,微微抖了抖。孩子不会说,嘴里只“嗯,嗯——”发着声音,但我确实听到了孩子在说:“你吃。”老人微笑,轻轻将孩子的手推回孩子的面前,孩子却又倔强地伸直了手,依旧发着“嗯,嗯——”的声音。老人微笑,说:“你吃吧。”又轻轻推了推孩子的小手……
这个片段。是他在街边的所见。一位乞讨的老人和他所带的孩子之间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孩子拿着半个菠萝正要往嘴里塞,却又改变主意,将菠萝举到老人嘴前。长辈关心年幼的孩子,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孩子,似乎不懂事,但这不懂之间又满含着对老人的关切。
另外,最近两名学生看了一篇名为《精神与肉体的抗衡》的文章,对于其中主人公的死亡原因产生了分歧,找我讨论,争论比较激烈,而我也无法判断,于是我说,不如寫下来。
这是一名学生的片段:
综上,我认为陈老患有臆想症,其实那些动作他都没有做,只是看到那些物品后想到了一些情节,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矛盾存在,而且所有物品都出现在陈老房里,而不是前文中的“厨房”“客厅”等地方。关于小宝,其一,我认为小宝已经不在人世,6~10段是陈老的回忆;其二,小宝也是陈老内心的反映,就好像另一个陈老,他不断地尝试做那些危险的事情,却又一次次被现实中的陈老保护和阻止,这也是文题“精神与肉体的抗衡”的体现。小宝离开了人世,他要去“远远的西方”,陈老内心受到打击,从而有了精神障碍,想要自杀,可是他的肉体一次又一次地阻止了他,最终精神胜利了,陈老一跃而下……
这是另一名学生写下的片段:
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的叙述没有突兀的不合常理的情节,乍一看去似乎顺理成章,然而反复推敲后,会发现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的含义,作者用冷静的语言描写一位临死前的老人暗藏的痛苦,令读者拍案叫绝。
我不知道我的推理是否正确,但这的确是目前能彻底说服我自己的唯一解释,也许这个故事本身就没有正解,无论怎样,推理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当然过程有点痛苦),完成一次推理就像读懂一部电影,满足和成就感甚至不是一次考试胜利能比拟的。
希望将来我也能写出这样精彩的故事,这样的话,也许觉得自己终于能睡一个好觉的陈老,会在另一个时空缓缓苏醒?
生死不过一念之间,但愿人们不必体会亲手结束生命的滋味。平安,健康,快乐,love,peace。
这两个片段,充分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状态,一个侧重于文本细节的分析,一个侧重自己思想的传达,各有千秋,各有妙处。
这三名学生都不是考场状态下写作,而写作的一个重要媒介,就是在与我的交流中的一句“写下来”。其实,学生心中有许多东西是被我们忽略的,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应考,讲究的是普遍性和规律性,而不是学生的个体,所以他们的情感和思想被湮没了。荣格说:“从了解的角度来说,个体是独一无二的个人,如果剥去科学家所视若珍宝的一致性和规律性,他就是那个至高无上,唯一真实的研究对象。”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学生的具体个体被抛到一边,被抛进众多学生中,抛进技术化的海洋里,于是充满了渺小感和无力感,并在写作中逐步丧失了写作本身所具有的表现个性、舒张心灵、沟通人际的意义,而变得更加依赖于模式化的写作,让人与作文都呈现出虚无化的特征。让我庆幸的是,我让前面的三名学生以个体的姿态进入了我的日常生活,我们无拘地交谈讨论,复苏了他们作为个体的意识,让本来显得无足轻重的,与应试毫无关系的东西放大了,让他们意识到其实这些充满人的灵性的内容才是我们真正所要追求的,才是焕发光彩的。而通过他们的作品。我发现了学生心中那无穷的宝藏,一名学生如此,三名学生如此,天下更多的学生亦是如此,以虚无对之,则陷之于虚无,以具体对之,则能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思想世界,可谓善莫大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