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高辛联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1-19巫文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2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前体内酯

巫文宏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泰兴 22541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近些年来,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急慢性心血管疾病得到有效诊治,但由此并发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迹象。慢性心力衰竭致死率非常高,5年病死率高达50%,远期预后较差,在世界范围内,慢性心力衰竭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降低了人们的生存质量[1]。依据WHO给出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约有45万,而因慢性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的患者每年有24万左右。在本院心血管疾病的住院统计中,因为慢性心力衰竭常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所以住院的患者所占的比重最大。近三年来,本院使用呋塞米、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螺内酯片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59.8±5.6)岁。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达Ⅲ级患者68例,IV级患者22例;对照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59.6±5.7)岁。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达Ⅲ级患者67例,IV级患者23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确诊后,两组患者均给于常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并口服药物控制血脂,口服药物改善心肌循环,给予适当低流量吸氧[2]。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呋塞米、酒石酸美托洛尔、螺内酯片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其中呋塞米每次服用20 mg,每天服药2次。美托洛尔每次服用6.25 mg,每天服药2次,服药一周后,观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功能水平变化情况,如果没有明显改善,可以逐渐增加剂量,最大用药量不超过50 mg。螺内酯片,每次服药20 mg,每天服药2次,根据患者血压调节状况可以适当增加剂量,每天最大服药量不超过80 mg[3]。卡托普利片,每天服药2次每次12.5 mg,根据患者肾脏功能状况以及血压状况可以考虑增加剂量,每天最大服药量不超过100mg。如果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咳嗽,需要将卡托普利片更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类药物,并将此患者排出在研究外[4]。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呋塞米、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螺内酯片联合地高辛进行治疗,呋塞米、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螺内酯片三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同对照组,另外排除洋地黄使用禁忌症情况下,加用地高辛。地高辛片,每次服用0.125 mg,每天服药2次,一周后观察患者血药浓度和心电图状况,如有需要,可以适当增加剂量,每天最大服药量不超过0.5 mg[5]。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情况统计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进行检测,以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情况作为治疗效果的统计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情况统计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各类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长期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疾病治疗的后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功能损伤,严重的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导致心脏疾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6]。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策略,是在缓解患者各种临床症状的同时,保护和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够使患者快速感受到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而对心脏功能的积极保护和恢复,是在防止病情恶化的基础上,寻求患者心脏疾病的治愈。常规治疗手段,包括吸氧,卧床休息,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治疗,主要作用就是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防止各种原发病,预防出现水钠潴留,增强患者的心脏肌力,从而起到缓解症状和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

襻利尿剂通过抑制钠、氯的重吸收,降低水钠潴留缓解心衰症状。美托洛尔属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抑制交感神经活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有利于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猝死率。ACEI治疗慢性心衰机制有: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变成较强缩血管作用的血管紧张素II;抑制缓激肽降解,扩张小动脉小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心室肌重构等。RALES试验证明在重度心衰患者中螺内酯可以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螺内酯作用广泛,机体吸收后很快代谢为活性代谢产物,后者在醛固酮抑制中起主要作用。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对慢性心力衰竭用药方面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已经一改以往心力衰竭禁忌药物的身份,变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力药物[7]。而且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地高辛联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更为理想。

地高辛是具有代表性的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快速缓解心力衰竭的各项临床症状,可以有效增强患者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脏的排血量。患者使用地高辛片后,心脏的排血量快速增加,肾脏的血流量增加,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患者交感神经张力,使得周围的血管快速扩张,总外周阻力快速下降。除此之外,使用地高辛,还能够有效降低RAAS活性,降低患者心率,延长房室结不应期,降低传导速度,从而起到降低心房颤动时的心室率[8-9]。

研究证实,治疗前,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使用地高辛联合β受体阻滞剂、ACEI类、醛固酮拮抗剂治疗的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呋塞米、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螺内酯片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快速有效降低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1] 张慧萍,赵国鹏,李俊廷,等.益气复脉注射液与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对比[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2):1735-1737.

[2] 谢亚闯,谌小丽,董新博.心脏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6):9-13.

[3] 宋 硕,王建春,杨国平.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7):837-839.

[4] 雷贻禄,李成林,韩景波,等.加用扶芳藤益心汤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左室射血分数及脑钠尿肽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6,39(5):12-14.

[5] 冀 涛,沙明磊,戴 嘉,等.氨基末端脑钠钛前体水平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3):320-323.

[6] 刘少帅,于丽天,谭慧琼,等.我国不同级别医院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预后分析[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7(2):2012-2016.

[7] 邓丽丽,陈海波,金 鑫.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心衰患者的治疗作用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5):103-104.

[8] 王 敏,张 倩.RAAS抑制剂治疗后非糖尿病性慢性肾脏病患者醛固酮逃逸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3):60-63.

[9] 黄仲略,韩红彦.地高辛联合β受体阻滞剂、ACEI类、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8):135-136.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前体内酯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硫氰化亚铜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药物中卡托普利
穿心莲内酯滴丸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有效性分析
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分析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