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例骨关节创伤内固定患者感染控制及用药治疗情况

2018-01-19李建波刘民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2期
关键词:骨关节革兰感染率

李建波,刘民义

(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骨科,山东 莱芜 271100)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医院在骨科创伤的处理以及内固定种类选择方面呈多样化发展。骨关节创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部分患者需要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会花费较常时间,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创伤,感染情况在所难免,一旦有感染情况出现,不仅会影响到手术效果,同时还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1]。本文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骨关节创伤内固定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骨关节创伤内固定患者感染控制及用药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骨关节创伤内固定患者,交通事故伤15例,运动扭伤6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伤2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42.5±5.9)岁。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5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41.9±5.4)岁;观察组患者15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42.4±6.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各项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手术前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包含有头孢唑林、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等。

1.2.2观察组患者手术前采取抗菌药物治疗。术后取感染伤口分泌物展开细菌鉴定,分析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病原菌耐药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感染率33.3%,观察组患者感染率6.7%,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更低(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对比

2.2 病原菌分布情况

30例患者,感染人数6例,感染率20%。革兰阳性球菌感染3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2例。

2.3 病原菌在抗菌药物方面的耐药性

革兰阳性球菌在利福平以及米诺环素抗菌药物方面较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在亚胺培南抗菌药物方面较为敏感。

3 讨 论

骨关节创伤内固定手术当前在骨科手术过程中非常常见,需要采取置入内固定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医生为了预防感染,往往会使用抗菌药物[2]。当前临床上在感染的控制方面有多种不同的抗菌药物,不同医疗单位在感染控制方面所选择的抗菌药物也各不相同,当前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规范。通过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够使病菌耐药性有显著下降,同时还能实现病菌对机体感染的有效控制[3]。

本次研究表明,在感染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患者感染率33.3%,观察组患者感染率6.7%,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更低(P<0.05);在病原菌分布方面,革兰阳性球菌感染3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2例;在病原菌耐药性方面,革兰阳性球菌在利福平以及米诺环素抗菌药物方面较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在亚胺培南抗菌药物方面较为敏感。

综上所述,骨关节创伤内固定患者在控制感染时,结合病原菌的特点以及分布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抗菌药物,感染控制效果理想。

[1] 陆 伟.探讨分析90例骨关节创伤内固定患者感染控制及用药治疗情况[J].海峡药学,2016,28(10):194-196.

[2] 梁兵鑫.骨关节创伤患者内固定术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4,(7):1085-1086.

猜你喜欢

骨关节革兰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