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语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讨

2018-01-19杨园园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语料语料库

杨园园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杭州 3100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已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语料有限,教学模式单一,必定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鼓励高校教师在设计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时,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环境,由此对基于翻译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在线教学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子化、网络化将成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新趋势。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部颁发的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强调“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而翻译是涉及听说读写的综合交际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教育部公布新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也相应地对考试内容、形式及记分体制进行了改革,其中翻译测试的形式由原来的短句翻译改为汉译英段落翻译,不仅翻译内容大大增加,而且翻译时间也增加为30分钟,所占分值比例与写作部分等同为15%,由此可见,翻译教学改革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鉴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为主要语料来源,运用计算机语料库软件对初始语料进行处理并自建小型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理论,探讨中英文化差异,进行翻译语料的对比语言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翻译研究,探讨创建一种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有效、可行、富有创意的翻译教学新模式。

一、研究理论基础

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杨惠中2002:33)。而平行语料库作为其中一种语料兼含原文与译文,信息量丰富,具有较高的比较价值、参考价值和语境价值,因而在促进翻译教学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穆雷和刘康龙( 2007:xii) 曾指出,在语料库教学环境中学习者可以采取“发现式学习和数据驱动的学习方式训练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技能,熟悉翻译特征。”

在语料库建设的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Tim Johns提出了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DDL)理念,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生成的索引结果,让学生探索目标语语言模式的规律性,并根据索引结果开发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及练习”(Johns and King 1991: iii)。由此掀起了语料库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热潮,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组织学生分析语料数据,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语言现象,既丰富了翻译教学课堂模式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种直接应用语料库及其检索工具的先进学习模式,无缝链接课堂内外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心得探讨。目前DDL理念已经应用于词汇、语法、翻译、写作等多种课堂教学中,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已为语言研究、翻译研究、外语教学、词典编撰和跨语言信息检索等提供了最好的平台(王克非 2012:24)。

为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而教师占整个教学活动的绝对主导的单一形式,本研究通过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理论建设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的语料,选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关真题及模拟题为原语料建设相应的英汉平行语料库并用于具体教学实践,探索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内课外的相互探讨和自学平台的练习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自主参与翻译实践,融入对不同译本的比较探讨,真正实现教师对学生课内外翻译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实现数据驱动理论下双语平行语料库教学平台的建设和有效应用,初探一种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实现以下两个具体研究目标:

(1)建立一个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教学的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以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部分考试中的翻译能力。该语料库主要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考试题为原语料,且主要针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需。

(2)运用网络技术的数据驱动为支撑,创建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平台,秉持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翻译能力为中心,扩大教师课堂内外的翻译指导与监督,引导学生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PowerConc(许家金,贾云龙2013)进行检索和操作数据库的语料,营造自主探索翻译中语言现象的自学氛围,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语料数据分析用于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更真实的场景中着实提高翻译的实践能力。

三、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

(一) 教学型语料库的构建

语料的选择应切实考虑到教学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而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体现其翻译能力的测试便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汉英翻译。基于这一目的出发,建库采用的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大致分成3个子库:大学英语四六级历年翻译真题;高质量译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模拟题;学习者翻译练习语料库(主要采集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堂翻译练习和考试翻译译文)。其中第三种语料的搜集和制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前期的初始语料搜集途径主要包括:翻译练习文本电子扫描录入,互联网搜索下载以及直接人工手动录入等方式,对初始语料的加工比较简单,主要检查有无拼写及语法错误,运用PowerConc对语料进行对齐处理,以及在段落层面和大部分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语句之间的对齐,然后将对齐的语料保存为.txt格式,把文本编码后对应放入各自归类的文件夹中初步完成第一和第二种字库的建设。

(二)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型语料库的进一步构建及翻译教学平台的设计

借助校园网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快捷的信息上传,信息传输与信息共享,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师更好地指导和监控学生课内外学习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和技术保障。

教学型语料库的制作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将学生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参与翻译的译文、课外练习的译文以及考试的一部分典型译文有选择性地加入到语料库建设中。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通过校园网数字化教学平台发布翻译的原文,鉴于语篇较长的原文可以先对原文进行编号处理或者只让学生翻译其中几句;(2)学生练习结束后将译文的文件保存为.txt格式,再上传至共享;(3)最后教师下载所有学生的译文进行挑选,将具有典型性和教学实用性的译文合并成一个文件归类到原语料库,完成学生练习初稿的双语对应语料库的构建。之后的翻译教学过程之中,不管是课内现场练习还是课外的独立完成的练习,教师都可以通过这个步骤完成学生练习译文的语料建设。

四、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及实施方案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了大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此来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翻译教学这块更是缺乏新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这种单一翻译练习为主,翻译材料缺少新鲜的血液,且翻译练习数量有限,有些还缺乏语境支持。教师课堂讲解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听课学习也过于被动。鉴于此,本文以数据驱动学习理念为出发点,试着初步建立新的翻译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语料库的建设和语料的积累、语料库操作培训并结合校局域网进行网络教学、教师的课内引导和课外监督、学生的自主检索和组建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等几个部分。在此过程中,老师不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而是引导和督促学生进行课堂内外的探究式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运用建立的翻译语料库进行典型案例的检索,观察不同的真实翻译案例,对比自己以及小组其他成员的译文,通过小组讨论和切磋,理解翻译的技巧以达到真正提高翻译能力的目的,小组最后总结的译文还可以再上传到语料库,实现语料库的不断积累。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驱动下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

本文提出的数据驱动下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本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教学理念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料库翻译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在初步建立的小型翻译语料库应用于校园网络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课外都可以通过检索来呈现自己需要探究的语料。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利用ParaConc进行语料检索,再根据学生的翻译水平对需要讲解的翻译技巧方面的语料进行语料的特殊标注,根据不同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的标注并保存以进一步适合自己的不同教学目的。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安排,可提前将搜索的语料通过校园网发布到教学平台供学生预习,或将语料库的原文以练习文本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

(2) 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检索语料,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先浏览所呈现出的语料,对于语料有大致的印象并对其中的关键词句的翻译进行探讨,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探究归纳总结发现的语音翻译特征,对比不同译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更进一步的领会其中的翻译技能。

(3)小组讨论可以在课内课外都进行,教师可以参与课堂讨论和监督课外讨论结果,并对译文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线上线下评估,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讨论结果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总结或归纳呈现出自己认为更为优秀的译文,进而进一步扩大语料库的语料。

五、结语

本文探讨了基于英汉双语语料库的数据驱动翻译教学模式,首先初步构建了适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针对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选取的语料来源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关的翻译文本,秉着数据驱动学习理念,重点分析了基于语料库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施和应用,着重阐述了基于语料库的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具体实施细则等。希望本研究在基于双语语料库教学模式研究以及实际运用方面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1]Clinknotes and Beyond [J].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2011,(2):269-91.

[2]Johns, T., and King P. Classroom Concordancing [J]. ELR Journal (New Series), 1991:4.

[3]Zhu C & Yip P. ClinkNotes: Towards a corpus-based,machine-aided programme of translation teaching[J].Meta,2010,55(2): 387-408.

[4]陈宏薇主编. 方法· 技巧·批评——翻译教学与实践研究[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3.

[5]黄善芬.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64-475.

[6]吕世生. 汉英语篇结构非对应与思维模式转换[J]. 中国翻译, 2011,(4): 60-63.

[7]穆雷. 翻译教学:翻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J]. 中国翻译,2004,(4): 59-63

[8]穆雷刘, 康龙. 导读[A]. In Zanettin F,Bernardini S & Stewart D ( eds.). 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C].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vii-xii.

[9]秦洪武,王克非.对应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依据和实施原则[J].中国翻译,2007,(5): 49-52.

[6]王克非. 双语对应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用途[J]. 外语电化教学,2004,(6): 27-32.

[7]王克非. 新型双语对应语料库的设计与构建[J]. 中国翻译,2004,( 6) : 75-77.

[8]王克非.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设计与研制[J]. 中国外语, 2012,( 6) : 23-27.

[9]王惠,朱纯深. 翻译教学语料库的标注及应用——“英文财经报道中文翻译及注释语料库”介绍[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246-255.

[10]王玉西. 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 翻译教学,2010,(6): 29-33.

[11]魏志成. 比较翻译教学法的过程控制[C]∥杨仁敬,吴建平主编. 华东外语教学论坛(第2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46-347

[12]肖忠华、戴光荣. 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新框架:语料库翻译学综述[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 8-15.

[13]许家金,贾云龙. 基于R-gram的语料库分析软件 PowerConc的设计与开发[J].外语电化教学,2013,(1):57-62.

[14]余军,王朝晖. 基于比较翻译教学法的教学型语料库构建与应用[J]. 中国翻译,2010,(5): 57-63.

[15]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语料语料库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把课文的优美表达存进语料库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