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
2018-01-19邢庆玲
邢庆玲,李 萌
(新疆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年龄集中在30到50岁的中年妇女,随着育龄女性年龄的增长,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增长。随着妇科病情迁徙发展,给育龄期女性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有研究表明[2],NLR在妇科疾病的诊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次为对NLR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进行探讨,主要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例患者、子宫腺肌病的25例患者和子宫肌瘤的30例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处于22~4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33±3.5岁。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处于23~47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34±3.5岁。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处于24~4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34±3.5岁。7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处于22~4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35±3.4岁.三组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和健康体检者均行血NLR、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A125、CA199值检查,采用罗氏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NLR特异性以90%为界。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三种疾病患者的NLR值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三种患者的血NLR、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对比三种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疾病及子宫肌瘤虽然诊断为三种不同病,但从生理病理角度看,它们都是发病的初始部位在子宫内膜-肌层界面的妇科疾病,是因周期性月经形成、子宫微损伤所致的子宫疾病群。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疾病及子宫肌瘤诊断时,主要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腔镜检查确诊[3]。有研究表明[4],NLR在妇科疾病的诊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对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作用进行诊断,对三种疾病患者均行检查,结果发现三种疾病患者的NLR值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三种患者的血NLR、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值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检测血NLR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
[1]刘海防,陈 旭.糖链抗原125及19-9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07):663-665.
[2]叶斯斯,尹雅琪,白 莉.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关系的分析[J].肿瘤,2016,36(03):310-318.
[3]邸媛媛,陈爱兰,高红梅,李晓玲,邓清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CA125联合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33(01):116-118.
[4]张利芹,曹利萍.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14,20(11):1764-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