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肿块6753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8-01-19余璟玮周扬帆康晓玲陈可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6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年龄段肿块

李 艳,余璟玮,周扬帆,康晓玲,陈可明

(1.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2.广东省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3.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 广州 511400)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高居第一位,且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1]。乳房肿块经常是乳腺疾病最重要的体征,尽早发现乳房肿块并对其性质作出判断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有效措施[2]。选取2010年9月~2017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共接的检乳腺肿物6753例,现将其病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过去7年在上述三所医院病理科收到的女性乳腺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包括手术切除、巴德枪穿刺活检、经麦默通或安可切除,其中同一患者接受术前穿刺和手术者合并计算。患者年龄为17~81岁,平均(38.3±5.2)岁,病程3个月~5年,送检标本来自左侧乳腺的占52%、右侧43%、双侧5%。临床均可触及或B超下发现肿块,其中外上象限53%,内上象限18%,外下象限11%,内下象限3%,乳晕区12%,尾部3%。

1.2 方法

全部标本经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于Olmpus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为恶性肿瘤的接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列联表x2检验,理论频数小于5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乳腺肿块病理情况

送检病理标本共6753例,其中良性肿瘤构成比最高,达到65.02%,且以39岁以下年龄段为主;而恶性肿瘤占10.59%,以40岁以上年龄段为主;此外乳腺增生、囊肿、炎性包块都占有一定比例。各年龄段肿块性质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乳腺肿块性质分布情况(n)

2.2 良性肿块分布情况

在4391例良性病变中,乳腺纤维腺瘤的构成比最高,达到87.96%,其中39岁以下年龄段的构成比超过了90%;40岁以上乳腺纤维腺瘤的构成比明显减低;其他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类型均有检出。各年龄段乳腺良性肿块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各年龄段乳腺良性肿块分布情况(n)

2.3 恶性肿块分布情况

在715例恶性病变中,浸润性导管癌的构成比最高,达到74.12%,各年龄段分布情况比较接近,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癌、髓样癌和粘液癌所占比例分别为6.99%、3.08%、4.34%和2.94%。715例恶性肿瘤共清扫淋巴结4652枚,转移1489枚,最多26枚。各年龄段乳腺恶性肿块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各年龄段乳腺恶性肿块分布情况(n)

2.4 免疫组化结果

全部715例恶性肿瘤常规进行ER、PR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两者均为阳性表达351例(49.1%),ER(+)、PR(-)表达67例(9.4%),ER(-)、PR(+)表达177例(24.7%),ER、PR均为阴性表达120例(16.8%)。

3 讨 论

广州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工业发达,环境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广大女性生活节奏快、饮食结构日趋西化,而高脂肪饮食、体型肥大均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3]。近年来地区政府逐步推广两癌筛查,以期提高辖区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女性乳腺癌筛查及日常门诊中,乳腺肿块的检出率较高。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明确的患者需尽快手术治疗,对于明确诊断为良性肿瘤者也需限期手术防止恶变,对于常规体格检查配合红外线检查、乳腺彩超和钼靶检查均未能排除恶性可能的肿块均需进行病理检查确诊[4,5]。

从本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乳腺良性肿瘤在女性乳腺包块中占有最高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疾病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良性肿瘤中,39岁以下年龄组与40岁以上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特别是29岁以下年龄组比例达到88.3%。在恶性肿瘤方面,39岁以下年龄组与40岁以上年龄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40岁以上各年龄段的肿块恶性率均超过30%,其中60岁以上达到56.1%。提示40岁以上女性发现乳腺肿块均应高度警惕恶性可能,临床上恶性者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部分伴肿痛与压痛,出现乳房皮肤桔皮样改变、酒窝征或表皮溃烂均已到进展期。40岁以上女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分泌增多,导管上皮过度增生,这是女性良性肿瘤明显减少、恶性肿瘤明显增多的内在原因[6]。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纤维腺瘤比例高达87.96%,而在恶性肿瘤中,浸润性导管癌占74.12%,与相同性质其他肿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这与女性卵巢功能的变化也密切相关[7]。

本研究所得到的数据与乳腺各类疾病的人群发病率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大部分良性非肿瘤性疾病都可能通过非手术方式得到合适的治疗,比如发病率最高的乳腺增生通常并不需要活检或手术切除、导管扩张也可在纤维乳管镜下得到较好的治疗。

乳腺是激素的靶器官,近年来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病理诊断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对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而言,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激素水平控制以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好转,预后得到改善[8]。ER、PR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在分化程度高的肿瘤细胞表面受体功能发挥好,分化程度低则功能下降。乳腺癌患者的ER、PR水平是内分泌治疗和判断预后重要生物指标[9]。本组所有恶性肿瘤标本均接受了免疫组化检查,ER、PR受体的阳性比例与文献报道一致。

随着乳腺癌筛查的逐步普及和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借助不断更新的活检器械,将有更多的乳腺肿块接受病理检查,而更加完善的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和新兴的基因水平诊断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10]。

[1]张 斌,周爱芬,陈 忠,等.武汉市20余万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09):1398-1402.

[2]Edgerton M E,Chuang Y L,Macklin P,et al.A novel,patientspeci fi c mathematical pathology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of surgical volume: application to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J].Anal Cell Pathol (Amst),2011,34(5):247-263.

[3]Bydlon T M,Barry W T,Kennedy S A,et al.Advancing optical imaging for breast margin assessment: an analysis of excisional time,cautery,and patent blue dye on underlying sources of contrast[J].PLoS One,2012,7(12):e51418.

[4]Xu N,Lei Z,Li X L,et al.Clinical study of tumor angiogenesis and perfusion imaging using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breast cancer[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3,14(1):429-433.

[5]汪 平,赵 青,孟力军,等.乳腺疾病的X线钼靶与病理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05):665-667.

[6]辛 芳.乳腺肿块的彩超检查及诊断价值评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32):6251.

[7]毛勤香,廖 昕,徐维敏,等.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2):199-203.

[8]袁宗成,胡正丽,孔海亮.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女性乳腺7000例结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38):7440.

[9]傅思莹,匡忠生,任明能,等.乳腺恶性导管内乳头状病变28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33(1):55-58.

[10]王志宜.鄂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2014年乳腺癌筛查方式、人群分布的调查及防治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2375-2377.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年龄段肿块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