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文雅四君子的瓷画意味

2018-01-19/

景德镇陶瓷 2017年6期
关键词:四君子瓷画兰花

/

方 毅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国家,有着璀璨辉煌的绘画艺术历史。中国画是古代历史上最典型的传统造型艺术,表现了每个朝代的人们生活、政治以及对大自然的认识。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一直就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书画的先河。中国画按题材分有山水、花鸟和人物,他们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渐渐成为国画的主体形式。

早在原始时代,先人就在石头上、陶器上、墙壁上进行了绘画。既有对生活的记录,亦有对神灵的崇拜。一直到商周,绘画的主题一直以神秘的图腾纹饰为主,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思潮和文化革新也空前繁荣,绘画的题材开始摆脱宗教神秘的气氛,使传统的动物纹进一步抽象化,变化为抽象的几何纹,并且出现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这种形式一直流行到秦汉时期。并且在晚周开始,人物画开始得到发展。

六朝时期可以说是流行绘画题材的一个转折开端,这时佛教的大范围传播,促进和扩大了与国外的交往,绘画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时的绘画主题从动物开始向植物靠拢,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虽然已看不到这些原作,但著录资料已表明当时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为唐朝的艺术繁荣提供了前提条件。隋唐时代文学艺术得到空前繁荣,文学中以诗为主流,发展到了光辉的顶点;在美术方面,吴道子的人物画,王维的山水画,杨慧之的雕塑,都有着突出成就。这时,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花鸟画已经独立成科,著录中计有花鸟画家80多人。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韦偃画牛,李泓画虎,卢弁画猫,张旻画鸡,齐旻画犬,李逖画昆虫,张立画竹等等,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明清和近代续有发展,日益侧重达意畅神。

作为一名陶瓷工作者,我最喜爱的题材还是花鸟,这其中又偏爱四君子的创作。所谓四君子,便是指梅、兰、竹、菊。“四君子”是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寓意,梅是孤傲高洁的,兰是幽香文雅的,竹是清雅淡泊的,菊是凌霜飘逸的。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品质和寓意,并且在画法上也代表了四种不同的风格。

从梅花开始说,梅花代表着孤傲不羁的性格,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独特个性。南北朝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创墨梅,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现。据说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便创作出用浓谈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此后,另一画家杨补之在这种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创造出一种双勾法来画梅花,使梅花纯洁高雅,野趣盎然。宋代的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图》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画家也要有像梅花一样的品质才可以画出它的神韵。画梅以干、以枝、以花为三大主也。梅干有老干、粗干、细干之分。老干多曲折,示其老态,宜瘦,以中锋笔勾勒而成。交叉处须留空白,使干有前后左右之分。或赋以颜色,或以淡墨皴之,均可。粗干者以折枝写之,多作交叉,以女字交最为上乘。梅树苍老古拙,应多观察树木之形态,随时写生,以臻触类旁通之效。梅花应该最为柔软,有五瓣,故以五小圆圈圈之。有正、有反、有侧,全放、未放者,皆以淡墨相互画之,再以浓墨画出花丝和花萼。着色者,有以淡墨圈成后上红绿色,成为为红梅、绿梅。

然后是兰花,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楚国诗人屈原就曾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咏兰诗句来比拟他的志洁行芳。兰花生于幽谷,淑慧而雅淡,不争于世,孤芳自赏。但兰花入画则比梅花晚,大概始于唐代。到了宋朝,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被同称为墨兰大家。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而在清朝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是一个注重师法自然的人,他画的兰花也是十分著名。兰叶,一笔不能成其画,最少三笔,成为一组。起手第一二笔,可任意为之,两笔交叉成一眼,状若凤眼,以第三笔破凤眼,即成一组兰叶。第三笔最难,往往两笔极有神韵,第三笔画不好就会毁掉整幅画。切忌杂乱,或状若篱笆,或集于一点,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有:“画兰时,心绪开朗,信手拈来,则生动自然,可谓逸品。”

接下来是竹,称为君子者,具有崇高坚劲之节,有虚怀若谷之心。清雅拔俗,有如逸士,有岁寒之心,风欺雪压,尤见精神。竹入画,大略和兰花相当,也是始于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据说到了五代,李夫人还创墨竹法,传说她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画家们的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没有不画竹的,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不过,在众多的画家中,郑板桥的画竹堪称一绝。郑板桥的竹画作品,存世较多,流传也广,自清代以来,被世人行家所叹服,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竹之竿,挺而圆劲,不屈不挠,宜直,挺挺然其笔如篆。下笔时须一笔而行,中断则色泽不匀,中气不畅,不克以一气呵成。画竹子时需要澄心静虑,意在笔先,不杂不乱,顺自然而画。

菊有傲骨嶙峋之态,能一枝独秀,挺立于秋风中,不畏严霜。菊花入画则稍晚,大略始于五代,比起梅兰竹来说,表现菊花的作品则相对要少得多。根据画史来看,五代徐熙、黄筌都画过菊,宋人画菊者极少。元代苏明远、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两代画菊的也不多。现有明代吴门画派中最享盛名的画家陈淳的一幅《菊石图》藏于首都博物馆,这是菊花作品中的珍品。菊花的主要部分,为花、叶、茎。花易画,叶最难,茎须得其势,则生动有致。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画四君子时配以诗书印章,表现出浓郁的中国风味,安静古雅的气质尽显。

在四君子中,我最偏爱的还是翠竹,翠竹的挺拔和坚韧风骨时刻提醒着我作为一个瓷画创作者在如今浮燥的社会应该怎样做一名君子。四君子挺拔不俗的气质与如玉洁白的瓷画结合,又有了不同的韵味,尤其是翠竹的表现,冷清色调在瓷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就青花来说,青花的优雅蓝色和四君子的气质相交辉映,文雅之风跃然在画面上。又或是用粉彩技法来表现,也是美不胜收,粉彩的柔和粉润色调给四君子淡淡粉饰了一层柔雅的色彩,给人一种温柔的感受。文雅四君子的瓷画之路还是刚刚开始,我们陶瓷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将古今的风韵相结合,将国画的优点用瓷画表现出来,并且探索不同的技法装饰,在创作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猜你喜欢

四君子瓷画兰花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赵炜 国画
褚玥莹作品
兰花
兰花鉴赏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花中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式染色布花工艺
王清丽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