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应激综合症临床症状与防治技术

2018-01-19刘崭辽宁省兴城市药王动物卫生监督所1251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综合症猪只患病

刘崭 (辽宁省兴城市药王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100)

猪应激综合症是指猪只受到环境中的不良刺激时,机体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体况良好,脂肪含量少,体型矮,行动笨拙的猪只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平时胆子小,在遭受刺激时表现出惊恐、肌肉颤抖的猪只病情较为严重。这类猪通常是饲养在较为封闭的猪舍或者是运输后。猪应激综合症发病率高,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 猪应激综合症临床症状

猪应激综合症分为猝死性应激综合症和急性应激综合症,其中急性应激综合症较为常见。

1.1 急性应激综合症

急性应激综合症可能表现出全身性的应激症状或肠炎、热应激反应。全身性应激反应症状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猪只遭受饥饿、寒冷、惊慌、中毒或预防接种等刺激,导致机体应激系统发生复杂反应。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肌肉弛缓、血压降低,体温下降,同时还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与下降交替发生,血糖水平提高等抗休克的症状。热应激通常是猪只处于高温环境下,体表散热受影响,从而引发热应激,在运输、饲养密度大的情况下,发生率较高。患病猪表现为温度升高,全身颤抖,呼吸不畅,皮肤发红或出现紫色斑纹,肌肉僵硬,最终死亡。肠炎通常是在应激反应发生时,猪只体抗力降低,遭受大肠杆菌侵袭导致的。表现为排稀粪,水肿等。

1.2 猝死性应激综合症

猝死性应激综合症是指猪只遭受强烈刺激时,没有发生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突然死亡。例如公猪在配种时兴奋度过高导致死亡,运输过程中过于拥挤或惊吓过度使神经过于紧张,引起休克或虚脱,造成猝死。

2 猪应激综合症解剖变化

解剖病死猪可见猪只的踝关节发生迅速僵直现象,肌肉迅速僵硬。部分肌肉苍白无色,按压柔软,表面有水分渗出,这些病变区域的白肉被称为PSE猪肉。部分猪肉的颜色变深、变暗,称之为DFD猪肉。大部分患病猪剖检后并无明显的特异性变化,但可见肺部等多个内脏病变。

3 猪应激综合症防治技术

3.1 做好选育工作

猪应激综合症的预防可以通过选育来实现,淘汰掉猪群中对应激终合症较为敏感的猪只,逐渐净化猪群,降低应激综合症的发病率。通过氟烷试验、肌酸磷酸激酶活性检测和血型鉴定的方法进行选育。

3.2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猪只饲养管理,提供充足干净的饲料和饮水。全方面改善饲养环境,减少环境中的应激因素,以防对猪只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发病。减少环境中的噪音,尽量保持安静,控制好猪舍内温湿度,防治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降低饲养密度,减少拥挤导致的应激反应,尽量不要驱赶和抓捕猪只,必要情况下要温和驱赶。疫苗免疫或注射治疗时防止动作过于粗暴。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因素需要重点注意。运输车辆大小适宜,防止拥挤和温度过高。减少屠宰前的刺激,如驱赶或电棒刺激等。在应激综合症发病的高峰期及环境中有应激因素时,可以使用镇静剂预防或缓解应激综合症的症状。如使用氯丙嗪、安定等。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硒和VE,对预防应激综合症有积极作用,也能降低应激导致的死亡。

3.3 治疗措施

发现发生应激综合症的猪只,首先要将其安置到没有应激因素的环境中,并用凉水擦拭皮肤,缓解应激症状,病情较轻的患病猪能自行康复,但出现皮肤发紫、肌肉僵硬的患病猪,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注射镇静剂、皮质激素及抗应激药物。可选择治疗方案如下:盐酸氯丙嗪,使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2mg,肌肉注射1次即可。或每千克体重1~7mg的安定,肌肉注射1次。或者使用VC、亚硒酸钠VE混合制剂、盐酸苯海拉明、水杨酸钠等,对应激综合症有较好的疗效。同时根据病情配合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能预防应激过程中发生酸中毒。

猜你喜欢

综合症猪只患病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梦游综合症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