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2018-01-19李晓朋宋润娟
李晓朋,宋润娟
(1.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2.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李晓朋1,宋润娟2
(1.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2.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在不同的传统文化与发展历程当中,中英两国分别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对中英茶文化差异做出认知并对中国茶文化传播路径进行探索,对于推动中国茶文化发展以及国内外茶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茶事活动与茶道精神两个方面,对中英茶文化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茶文化传播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茶文化;茶事;茶道;传播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并在16世纪传入欧洲国家,其中,英国不仅吸纳了中国茶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容,并在融合自身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对中英茶文化做出比较研究并对中国茶文化传播路径进行分析,不仅有利对中英茶文化体系做出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对于推动中英茶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英茶文化比较
1.1 中英茶事活动比较
在中国茶文化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茶文化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以及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与此同时,不同的区域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也产生了丰富的茶事活动。其中,汉族婚礼中的茶事活动与布朗族的茶祖节等茶事活动都十分具有代表性。
在汉族婚礼中,茶事活动基本贯穿了婚礼前后的各个流程。茶文化的发展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具有紧密的关系,道家文化认为茶树具有难以移植的特性,这赋予了茶叶“专一不变”的内涵,也正因为如此,茶与汉族婚礼的结合,体现出了汉族人民希望婚姻能够长久专一的愿望。在订婚阶段,茶叶是聘礼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将茶叶当作聘礼的行为被称作“下茶”,由于茶叶是茶树长成之后的产物,所以“下茶”承载着好事将至以及传宗接代的象征意义。女方接受聘礼则被称之为“受茶”,“一女不吃两家茶”指的是女方在接受男方聘礼之后,就不能在接受其他人的聘礼。在婚礼举行阶段,茶瓶是女方陪嫁物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这种装茶的容器与男方在订婚阶段的“茶礼”相对应,象征着好兆头与美好愿望的延续。另外,在传统的汉族婚姻习俗当中,男方与女方结婚当天以及第二天需要向父母敬茶叩头以示尊敬,而父母则需要在茶盘上放置红包并祝福与叮嘱新人。在一些地区,新人需要在婚礼结束之后向家族长辈以及邻里敬茶,直到完成这一步骤,婚礼的整个流程才算完结。由此可见,茶在汉族婚礼习俗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也奠定了茶在汉族婚礼习俗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布朗族的文化习俗中,每年四月都会举办用于呼唤茶魂、祭祀茶祖的仪式,即茶祖节在布朗族的传说中,布朗族先祖帕哎冷曾大量种植茶树,并未布朗族子孙留下了用之不尽的财富,也正因为如此,帕哎冷被布朗族人民奉为茶祖,而茶祖节则是为了祭奠帕哎冷而举办。在这个隆重的节日中,布朗族人民会身着盛装前往古茶山,利用竹子搭建茶魂台并使用纸花进行祭祀与祈祷,在完成三拜九叩大礼之后,参与祭拜的布朗族人民三呼茶魂并对为布朗族带来生存希望的古茶山进行顶礼膜拜。另外,布朗族许多种茶农户的茶林中都有茶魂树,而这一茶树中的茶叶不仅需要家庭中的年长者进行采摘,而且也具有复杂的采摘仪式。从古至今,勤劳的布朗族人民仍旧深信茶树所具有的灵性,并通过表达对茶树与茶魂的崇拜来祈祷获得吉祥与幸福。由此可见,在布朗族的茶事活动中,茶树与茶魂显然是被当作一种精神寄托,着展现出了茶树与茶魂在布朗族人民以及布朗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茶叶在17世纪传入英国之后,凭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风味以及保健价值,逐渐从英国宫廷向民间普及,并成为了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必需品之一。由于茶叶以及茶文化和英国文化实现了良好的融合,因此,英国社会中也产生了许多具有独特文化色彩的茶事活动。其中,茶会、茶舞会等茶事活动都十分具有代表性。
在英国社会的茶会活动中,茶会活动的组织者会向他人发出邀请,请柬当中虽然会标明时间地点,但是请柬中却并没有茶会字样,这也体现出了英国茶文化所具有的含蓄一面。茶会是英国开展交际的重要场合,甚至被称作培养社会大众交际能力以及开展外交官员培训的集训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英国茶会的参与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技巧。另外,在英国茶会中,虽然参与者能够自行选择和拿取点心,但是倒茶的茶壶却始终在女主人的身边或手中,与此同时,女主人在茶会中会询问客人对茶的喜好与口味,并通过为客人倒茶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体现出了英国社会文化中独特的主客之道。当然,在英国茶会活动中,参与者的主要活动是谈话与交际,因此也很少会看到将活动重心放在饮茶与吃点心上的人,而作为主人或者话题的发起者,需要确保自己所提出的话题能够引发大家的兴趣,并在话题讨论结束阶段巧妙的进行话题转换,从而确保茶会始终具有融洽的氛围;茶舞会在英国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十九世纪,茶舞会就已经十分流行,并成为了茶事中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由于当时的茶舞会随处可见并且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欢迎,因此,英国社会中也出现了许多围绕茶舞会而举办的培训班。这种茶事活动的兴起,让英国的茶文化具有了更加浓郁的娱乐气息,同时也让饮茶与舞蹈的结合风靡一时。在20世纪上半叶,二战的爆发导致英国社会中的精神文化生活出现了断层,二战之后的茶舞会发展逐渐式微,直到今天,英国社会中的茶舞会已经十分罕见,这对于英国的茶文化的发展而言是十分遗憾的。
从中英茶事活动的比较可以看出,茶事活动在中英社会文化中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是中国茶事活动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实现了紧密的结合,而英国茶事活动则更加重视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发挥。
1.2 中英茶道精神比较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道精神的形成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具体而言,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主要包含“德”、“礼”、“和”三项内容。从中国茶道精神中的“德”来看,中国茶人重视通过饮茶进行修身养性,陆羽在《茶经》中所提到的“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则是为中国“茶德”的滥觞。在唐朝时期,中国茶道精神得以初步形成,此时的中国茶道精神已经很好的融入了许多优秀的儒释道思想,而儒家所追求的品德、佛家所追求的功德、道家所追求的道德等,都成为了茶道思想中重要的内容。时至今日,我国茶道精神依然具有着高雅姿态,并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而茶的精神不仅被许多爱茶之人所崇拜与追求,而且也在茶人个人品质的养成与个人修养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中国茶道精神中的“和”来看,“和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而当今社会对和谐的追求也是以这种传统文化为基础。在我国茶文化中,茶不仅承载着社会大众的美好愿望,而且也经常被应用于调节矛盾的场合,如四川的“付茶钱”、江南的“吃讲茶”等都是以双方握手言和为目的。另外,中国社会大众喜欢以茶交友,这不仅是因为饮茶是一项高雅的活动,而且也是一项温和的活动,因此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通过饮茶这种形式开展更好的交流与沟通,继而拉近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在文化底蕴以及约定成俗的基础上,茶表现出了改善社会大众人际关系的功能,这是中国茶道精神中“和”的重要体现;从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礼”来看,我国是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礼仪之邦,而重视礼仪文化的传统,自然也对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方面,在中国茶事活动中,茶不仅被应用于婚礼当中,而且也被应用于个人交往当中,将茶当作一种礼物,体现出了对对方的尊重与重视。另一方面,在饮茶过程中,主客之间都具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并且饮茶中的各个流程都具有十分细致的规定。由此可见,茶礼仪是中国茶道精神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之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茶道精神中的融入,让中国茶道精神展现出了独特的特色。
在英国茶道精神发展中,礼仪文化以及务实精神是最为主要的内容。从英国茶道精神的礼仪文化来看,无论是茶的制作还是饮用,都需要对相关规定和流程做出遵循,与此同时,在邀人饮茶的过程中,主客之间也需要遵守相关礼仪,以主人所需要遵守的礼仪为例,在客人到来之前,主人不仅需要为客人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需要用最好的茶品对客人进行接待,在与客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则需要做到周到体贴、小心谨慎,在饮茶环境方面,精心布置的厅堂、精美的茶具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从而确保能够让客人感受到舒适的环境,并在享受饮茶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精神体验。由此可以看出,英国茶道精神包含十分丰富的礼仪文化,而这种对礼貌与礼节的重视,与英国社会大众所追求的绅士风度具有紧密关系;从英国茶道精神中的务实文化来看,这种务实文化体现在英国社会大众饮茶活动的方方面面,在茶具方面,英国人在对中国茶具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制做了质地轻巧且性能温和的骨瓷,实用性则是这种茶具的重要优势。另外,在饮茶过程中,英国人喜欢通过点心来获得物质充足感,与此同时,在饮茶期间,英国人一般会停止自己手中的工作,从而让自身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由此可见,在英国茶道精神中,对礼仪文化的重视,对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追求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从中英茶道精神的比较来看,中国与英国茶道精神都十分重视礼仪,只是中国茶道精神重视精神追求,而英国茶道精神更加重视务实性。
2 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路径
2.1 利用传统媒体传播中国茶文化
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在受众基础和权威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中国茶文化传播需要重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从而为中国茶文化传播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在传播渠道方面,首先,中国茶文化传播主体可以通过在纸媒发表与茶文化相关的文章或者茶文化书籍等方式,推动茶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其次,中国茶文化传播主体可以通过制作与茶文化相关的电视剧、纪录片等方式,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优势以提升茶文化传播成效;最后,中国茶文化传播主体可以充分利楼宇广告位、平面媒体等平台开展中国茶文化传播,从而实现中国茶文化传播覆盖范围的拓展。
2.2 充分发挥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在中国茶文化传播过程中,互联网与新媒体展现出了明显的传播优势。在传播主体方面,每一位互联网与新媒体受众都可以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主体;在传播范围方面,互联网与新媒体传播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实现中国茶文化传播范围的拓展;在传播方式方面,互联网与新媒体中的信息具有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元化的方式,而这些多元化的方式不仅能够确保中国茶文化得以全面的呈现,而且也能够确保中国茶文化为受众带来多重感官冲击,继而提升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成效;在传播载体方面,依托于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茶文化传播活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传播,这些平台可以让受众在接收中国茶文化信息的过程中与他人开展更多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对中国茶文化做出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知。
2.3 利用公共关系开展茶文化传播
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需要构建起双向互动的传播关系,只有如此,我国茶文化传播才能够在具备双向性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此方面,利用公共关系开展茶文化传播,是拓展茶文化传播范围、提升茶文化传播成效的有效路径。具体而言,首先,我国可以将茶文化渗透到国际化的会议和活动当中,利用茶宴、茶礼物等形式,让会议与活动的参与者加深对茶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其次,我国可以通过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好的载体和阵地。在此方面,我国需要重视茶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茶文化观光园的建设,从而促使受众通过这些景区与观光园感受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最后,我国有必要利用各类专题活动开展茶文化传播,如通过举办国际茶文化节、茶文化知识竞赛、茶艺表演、茶文化交流等活动,有效拓展茶文化传播渠道。
2.4 巧借境外媒体进行传播活动
在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发展过程中,受到文化差的影响,中国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很难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受到西方媒体的歪曲解读,西方社会大众对中国媒体所具有的信任度也较低,为此,在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中,需要突破这一障碍,在优化我国对外传播体系的基础上,巧借境外媒体开展传播活动。在此过程中,我国可以邀请国外知名媒体与茶文化专家前往中国并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进行参观与考察,从而借助国外媒体与专家的影响力,将中国茶文化全面、客观的传递向全世界,从而确保国外受众能够对我国茶文化做出更加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另外,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可以通过国内外媒体合作、兼并等方式实现媒体的海外落地,并使用符合国外受众信息需求以及信息接受习惯的信息传播方式开展茶文化传播,从而实现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受众信息接受心理的良好对接。
3 结语
中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中英茶文化比较来看,受到中英传统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中英茶事活动与茶道精神呈现出了各具特色的特征。重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对于推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需要在茶文化的传播中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优势,善用公共关系传播、巧借境外媒体传播,为中国茶文化传播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张楠.中英茶文化对比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8):394-395.
[2]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196.
[3]黄剑,戴丽华.茶的多维意义及中英茶文化比较 [J].农业考古,2013(2):310-312.
[4]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 [J].人民论坛,2011(34):142-143.
李晓朋(1976-),男,河北正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大学英语教学。宋润娟(1977-),女,硕士,河北邢台人,讲师,研究方向: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