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红茶安全产销体系研究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1期
关键词:红茶联网茶叶

毕 然

(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3)

基于物联网的红茶安全产销体系研究

毕 然1,2

(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3)

在茶叶生产与供应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因此,在红茶安全产销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内涵和应用特征,通过创新融入时代内涵,从而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红茶安全产销体系建设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状况分析入手,结合红茶安全产销体系的构建意义分析,通过融入基于物联网的红茶安全产销体系构建机制分析,从而为红茶产业体系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物联网技术;红茶;安全产销体系;构建机制;影响元素

随着当前整个社会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我国已经结合人们的生活要求,构建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在该系统应用过程中,其要求产品的生产过程、加工过程和流通过程,以及营销过程中,都需要充分有效考虑茶叶产品安全的有效把控。当然在物联网建设日益成熟的今天,红茶产品贸易经营过程中,其产销活动开展迎来了全新空间。就世界茶叶生产安全机制建设来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我国茶叶产品有效融入国际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乃至提升整个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提供了有效支撑。

1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状况分析

在当前人们对茶叶产品的健康性有着极高要求的今天,如何对茶叶产品进行从生产到营销的有效把控,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就现阶段食品安全事件的诱因看,其关键原因就在于人为操控和干预数据,即使整个平台功能极其完善、标准先进,但是如果人为修改了相关数据,仍然无法满足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茶叶产业经营发展来说,当前其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够为茶叶产品的质量把控和结构优化起到重要作用。当然,对于我国茶叶产业来说,当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产业的创新发展。

从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内涵看,物联网指的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和GPS系统、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以及应用智能处理技术,从而实现对物品信息的感知采集和优化处理,并且通过相关网络机制,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传输和交替,实现整个产品经营管理的智能化管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实际上包含了识别、产品产地追溯、产品追踪、产品营销管理等等多个阶段的管理网络,可以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延伸和扩展。在整个物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两大核心技术,其主要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EPC产品电子代码技术,可以说,这两项技术的成熟应用,实现了物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产品及时有效追踪和及时把控。

而在物联网技术成熟应用过程中,云计算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云时代发展过程中,云计算作为一种分布式计算方法,其通过使用计算、存储等方法,实现网络资源的最佳应用,当然在物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其能够获取各种资源的最佳应用效果。对于红茶产业来说,其当前正处于国际贸易的关键阶段,无论是红茶产品之间的国际化交流,还是整个红茶产业中所具有的各项元素都可以在物联网技术成熟应用背景下,创新产业机制提升产品体系,从而优化红茶产业发展机制。客观来说,我国红茶产品在国际红茶贸易中并不占据优势,因此,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能够为整个红茶产业发展寻找到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2 红茶安全产销体系的构建意义分析

对于整个红茶产业发展来说,其想要实现最佳产业发展机制,就必须充分结合时代元素的客观要求,构建满足红茶产品的安全产销体系。结合当前茶叶生产品质要求不断提升这一客观状况,如今在红茶生产与营销过程中,其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和内涵需要,完善茶叶产品的质量把控机制和营销体系建设。就当前整个茶叶产品经营市场的实际状况看,我国在绿茶产品市场上占据优势,而在红茶产品市场中,我国并不具备相关优势,可以说整个红茶茶叶产品需要依靠对外进口,而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精品战略不断成熟,以物联网建设为基础,融入产销相关的元素机制,就发展成为整个茶叶产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要求。

事实上,在当前无公害食品发展战略应用过程中,我国茶叶产品的安全质量也实现了有效把控,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质量把控机制,加上茶叶产品平台建设不到位,以及其整体性功能较为欠缺,从而使得整个茶叶产品的食品安全无法得到有效把控,从而影响了整个茶叶产业的精品战略的有效推进。因此,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构建红茶安全产销体系,从而帮助消费者和整个红茶市场,能够从科学视角来对整个红茶产品的生产、营销全过程进行管控。这不仅增加了消费者对红茶产品的认知度和透明度,同时也更能满足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进程。

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的价值认知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叶产品迎来了供销的黄金阶段,应用好物联网技术,不仅是茶叶生产、营销机制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应用该技术,确保科学技术对整个红茶产品生产过程的有效推动。当然,结合具体技术的综合应用,从而在弥补我国红茶生产缺陷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升红茶产品品质,促进整个红茶产业实现健康完善发展。

3 基于物联网的红茶安全产销体系构建机制分析

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红茶安全产销体系时,要充分利用好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部分结构,特别是通过将各种智能化设备与智能化机制相融合,从而构成全新物联网应用机制,可以说,在基于物联网的红茶安全产销体系构建机制中,其通过使用物联网设备和技术,实现对红茶产品的采青、炒青、以及仓储、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不仅如此,在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应用背景中,可以将茶叶营销客户管理和财务核算管理,乃至整个红茶生产、营销等全过程的监管与管理。特别是通过及时有效的产品追溯系统,从而实现对红茶产品品质的有效监管和把控。

当然,在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红茶安全产销体系时,其重要在于对具体数据的筛选和收集,而数据的采集直接关系到整个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状况。尤其是在云计算技术应用过程中,其必须将数据应用融入其中。

首先,在采集红茶产销数据时,其前提是对红茶的生产环节进行全面完善认知。比如在红茶生产过程中,晒青环节极其重要,而为了尽可能消除产销过程中的数据干预和篡改,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红茶产销机制时,必须尽可能避免使用人工录入机制,而在整个数据采集过程中,应用好数据收集和智能化技术,从而实现对红茶产品数据的完善收集。在数据记录与写入过程中,要结合数据收集的时间和工艺状况,以及编号进行收录,并且进行整体性传输,通过完善数据的搜集环节,并且及时有效做好信息存储,从而实现对所得数据信息的准确应用。

其次,在红茶包装信息采集过程中,结合当前产品追溯系统的追溯码应用,从而实现红茶产品的及时有效监管。实际上,追溯码具有相应规律性,在整个追溯码中,要确定对包装信息的完善、全面录入。对于红茶产品包装来说,其中包含包装日期、工作人员的信息,以及生产状况等各项信息融入其中,从而确保生成的追溯码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红茶生产信息和具体状况。可以说,使用追溯码能够实现红茶产品所有信息的及时追踪。

此外,在红茶产品运输过程中,其实施状况,也直接关系到红茶产品的具体品质状况,结合红茶产品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整个红茶产品的保存及具体运输过程中,其湿度和温度状况都有着特殊要求,而想要实现理想的产品运输效果,确保其产品品质维护,就必须注重使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当然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带有产品信息的标签贴在运输方式中,通过具体读取信息,从而实现对红茶产品运输状况的及时有效监督。

最后,在整个红茶安全产销体系应用过程中,要注重融入云计算技术,构建安全产销机制。在红茶安全茶产销体系中,其中包含多个环节、多个主题,而想要实现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就必须在确保环节完善的基础上,对所有涉及主体进行采集。比如对于生产商来说,其主要涉及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而对于销售企业来说,其主要涉及红茶的营销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红茶产品信息的把控。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主要关注红茶产品的产品信息,尤其是整个红茶的生产状况,特别是在产品生产及加工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产品食品安全等等。不仅如此,随着当前精品战略不断推进,如今在红茶产品包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包装机制,通过丰富完善多种包装元素,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整个红茶产品的有效营销与推广。当然,对于相关红茶企业来说,应用物联网技术,也能为企业管理活动开展提供有效帮助,尤其是在互联网电商模式成熟应用过程中,红茶企业想要实现理想经营效果,就必须注重结合时代技术的应用,创新整个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当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际上也是充分注重把控红茶产品品质的重要要求。

4 结语

结合当前茶叶产业成熟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不难看出想要满足整个茶叶生产的具体要求,就需要结合质量安全认证和国际食品安全体系,以及我国相关茶叶认证中心的质量要求,从而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红茶安全产销体系建设。当然,从茶叶产品的采集、加工、运输等多个方面对红茶的生产与经销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不仅如此,通过有效做好红茶产品的安全质量把控,也实现了整个红茶产业机制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有效提升。就我国茶叶产业发展而言,尽管有着浓厚的茶叶产业发展机制,但是在红茶产品市场上,我国处于相对劣势,所以如果能够结合物联网技术,构建红茶安全产销体系,其必然能够实现理想的茶叶营销效果。

[1]任声策.以行业协会为组织的农产品追溯体系——以靖安白茶为例[J].科技信息.2013(5):229-231.

[2]邢晶荣.基于HACCP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预警决策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2014(4):241-246.

[3]吴庆菊.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探讨[J].当代经济.2014(17):64-66.

[4]刘俊华,王岩峰,姜平等.以企业为最小责任主体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09(6):9-12.

[5]李耀华.电子商务环境下茶叶物流配送模式的探究[J].福建茶叶,2016(3):66-67.

毕 然(1982-),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追溯信息技术、追溯应用与管理。

猜你喜欢

红茶联网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蜜香红茶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