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茶文化元素在民间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的表达
——以高职泥塑手工教学为例

2018-01-19郝秀丽

福建茶叶 2018年1期
关键词:佛家静物泥塑

郝秀丽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凤翔师范分院,陕西宝鸡 721400)

论茶文化元素在民间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的表达
——以高职泥塑手工教学为例

郝秀丽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凤翔师范分院,陕西宝鸡 721400)

茶文化元素在民间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的表达,不仅能够丰富民间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素材,而且对茶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发扬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茶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艺术元素做出了论述,并以高职泥塑手工教学为例,探讨了茶文化在民间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的表达策略。

茶文化;泥塑静物艺术;艺术造型;高职院校;泥塑手工教学

泥塑又称为彩塑,是使用粘土对各种形象进行塑造和呈现的艺术。泥塑作为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在民间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重视茶文化元素的表达,则不仅能够促使泥塑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得以进一步的丰富,而且也能够有效推动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因此,在高职泥塑手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茶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艺术元素进行挖掘,并将这些元素运用到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当中,从而实现民间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与茶文化的协同发展。

1 茶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

1.1 茶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儒释道思想在茶文化中的渗透,让茶文化具备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联来看,儒家思想在我国文人思想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思想在茶文化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儒家和合思想对茶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和合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思想重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并且强调适度性以及恰到好处。这种思想在茶文化中的渗透,让茶文化成为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让饮茶成为了社会大众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对他人表示尊敬的重要手段;其次,儒家修身思想对茶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基础。在修身过程中,社会大众将茶视为高洁的象征,并且认为饮茶能够提升自身品德,也正因为如此,儒家文人在经历人生坎坷的过程中,经常以茶明志,并将饮茶作为平衡自身内心的有效手段,从而在饮茶过程中感悟人生真理。

从茶文化与佛家思想之间的关联来看,由于茶具有良好的养生功能,因此在佛家僧侣进行修行的过程中,将茶作为日常饮品之一。另外,茶味先苦后甘,茶汤清淡洁净,这种特点与佛家所追求的清苦寂静思想相契合,也正因为如此,茶在精神层面的表现得到了佛家越来越高的重视,并提出了“茶禅一味”的思想。茶禅一味,认为茶与佛家思想之间存在紧密的相通性,特别是在提升社会大众精神境界方面,茶与禅能够发挥出同样的功能。茶文化与佛家思想的融合,让茶所代表的物质文化与佛家思想所代表的精神以及信仰融为一体,指引着佛家僧侣以及社会大众通过饮茶参禅悟道并追求静美自然的精神境界。而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佛家茶具则体现出了材质朴素以及造型简练等特征,这让佛家茶道体现出了处处皆禅境的特点。禅与茶的融合,不仅推动着佛家文化走向平民化和生活化,同时也让茶文化具备了洒脱随性的风格,从而让茶文化具有了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从茶文化与道家思想之间的关联来看,道家不仅重视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而且重视贵生、坐忘、无己,这些思想与我国茶文化的融合,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道家的贵生思想指的是重视养生以及乐生理念,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道家重视通过饮茶进行保健养生与怡情养性,因此,道家饮茶追求不受拘束,并且以养生贵生为饮茶的重要出发点之一;道家的坐忘思想则是道家在追求“至虚极,守静笃”意境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在“坐忘”过程中,饮茶与茶道能够让道家修身者与自然实现良好的融合与沟通,并消除物与我之间的界限;道家的无己思想承载着道家逍遥旷达、纯任自然的处事之道,而这种思想在茶文化中的渗透,让“无我”成为了道家饮茶的重要追求;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包含着行为、精神与物质三个层次。从行为方面来看,道家追求自然朴实,这种思想在茶文化中的渗透,让茶文化呈现出任由心性的特征。从精神方面来看,道家追求返璞归真,这则让茶文化呈现出了对清静恬淡等意境的追求。在物质方面,道家追求顺其自然,这种思想则让道家在茶叶的种植、采摘以及制作中的体现出了遵循大自然规律的特征。

1.2 茶文化中的艺术元素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共融以及与其他艺术的融合,让茶文化具有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具体而言,茶文化的艺术元素包括茶文学、茶书画等。

茶文学既包含以茶文主题所创作的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也包含不以茶为主体但是具有描写茶文化或者咏茶片段的文学作品。在茶文化中,茶文学是十分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我国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从茶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两晋南北朝时期是茶文学的酝酿时期,这一时期的茶文学代表作为杜育所创作的《荈赋》,这一茶文学作品对茶叶种植、采摘、烹制与品饮过程做出了完整记载;唐朝时期是茶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坛不仅涌现出了大量的咏茶诗词作品,而且也产生了与茶相关的专著,其中,茶圣陆羽所创作的《茶经》是现今保存最为完整、最全面的茶专著;明清时期的茶文学在在唐朝茶文学基础上实现了飞跃发展,这一时期的茶文学不仅重视对茶文化的描写,而且也重视展现茶文化之外的社会文化,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都对包含茶在内的饮食文化做出了细致的描写,其中,《红楼梦》更为重视展现上层社会奢华的茶文化,而《儒林外史》中的茶文化显然更侧重于对民间市井茶文化的描绘;近现代时期的茶文学发展则让茶文学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如王旭烽所创作的《茶人三部曲》、老舍所创作的《茶馆》等作品,让茶文学具有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些作品不仅对中国茶文化、茶人等都做出了较多的描写,而且也体现出了茶文化在中国社会文化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在茶文化的发展中,茶文化与书法文化以及绘画文化之间也产生了较深的渊源。唐朝时期不仅是茶文化迅猛发展的时期,而且也是书法艺术十分流行的时期,两种文化在文人文化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唐朝有很多书法都对茶文化做出了记载,如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尚所创作的《苦笋贴》等。宋朝时期的茶书法则呈现出了书家群起、百家争鸣的特征,在这一时期,茶在精神层面的价值逐渐被挖掘与关注,而书法艺术也开始从重视技法向崇尚意境转变,这两种艺术的相通性也让许多宋代名人名士兼具书法家与茶叶专家的身份。在绘画方法,我国历史上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都对社会中的饮茶风尚做出了呈现,如唐代画家阎立本所创作的《萧翼赚兰亭图》,不仅对古人以茶待客的现象做出了描绘,而且也再现了唐朝时期社会大众饮茶、烹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茶具。南宋画家刘松年所创作的《撵茶图》则着重描绘了社会上流人物品茶的情景,并对制茶和点茶的场面做出了呈现。这些优秀的绘画作品,都对当时社会中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真实的写照。

2 高职泥塑受众教学对茶文化元素的表达

2.1 高职泥塑手工教学对茶文化中儒释道思想的表达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儒释道思想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而在高职泥塑手工教学中表达茶文化元素,则要求高职泥塑手工教学能够将儒家的“中和为美”作为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的重要文化,将道家的“天人合一”作为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的重要追求,并将佛家的“静美自然”作为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的审美标准。

从高职泥塑手工教学对儒家“中和为美”的表达来看,“中和为美”在高职泥塑手工教学中的渗透,体现为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与万物”境界的追求,为了能够在泥塑手工教学中塑造出这一意境,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在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开展氛围与意境的打造。具体而言,从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的色彩与装饰来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避免追求具有极限性的对比效果,而是应当促使学生在追求视觉和谐的基础上对各类设计元素做出巧妙的运用和变化,从而确保泥塑静物艺术造型呈现出雅致、适宜的特征,继而促使泥塑静物艺术造型满足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以及社会大众审美需求。另外,儒家所提倡的中和与和合,还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泥塑手工学习中走入忘我境界,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做出模拟,从而呈现出利用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表达设计者自身情感的教学理念与设计理念。

从高职泥塑手工教学对道家“天人合一”的表达来看,从陆羽创作《茶经》开始,道家淡泊名利与宁静致远的思想已经成为了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思想在许多茶具的制作过程和艺术表现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茶具对自然事物的模仿、加工以及再创造,茶具线条的简单化以及对文化寓意、意境之美的追求等,都体现出了道家所追求的志趣与性情。在高职泥塑手工教学中,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对道家“天人合一”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泥塑静物艺术造型中呈现出简洁化、重视内涵思想的特征,这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避免对泥塑静物艺术造型做出繁琐的修饰,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设计出具备返璞归真特点的泥塑静物艺术作品;其次,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在泥塑静物艺术造型的色彩方面体现出朴素简单的特点,在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并非越花哨的色彩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就越高,反而,如果学生所开展的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过于重视对多样化色彩的表现,则泥塑静物艺术造型作品就很难达到“天人合一”与“宁静致远”的境界。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静物艺术造型设计的基础上,不仅需要确保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的色彩运用符合客观规律,而且需要尽量使用简单的色彩,从而对道家“无即是有,少即是多”的简素设计理念进行呈现。

从高职泥塑手工教学对佛家“静美自然”的表达来看,佛家在艺术创作与艺术审美追求方面强调寂静与自然,而茶文化发展以及茶具造型设计等,都深受这一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在高职泥塑手工教学中,对佛家“静美自然”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教师应当尽量要求学生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完成造型设计工作,引导学生利用朴素的材料和造型传达高雅的思想与意境,从而确保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能够实现表象与精神内涵的统一,从而表达出与自然相亲近的禅意;其次,在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中,为了能够对佛家所追求的意境做出表现,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佛教的文化符号、文化图案做出运用,如飞天、莲花纹饰、忍冬纹等,都能够帮助学生强化泥塑静物艺术造型所具有的“静美自然”之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国传统茶具作为教学工具,引导学生挖掘茶具造型设计中对佛教文化符号的运用技巧,从而促使学生对佛家思想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以及佛家文化符号的设计价值与借鉴价值做出更为深刻的认知。

2.2 高职泥塑手工教学对茶文化艺术元素的借鉴

在高职泥塑手工教学过程中,将茶文学、茶书画等艺术元素渗透到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当中,对于丰富民间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的素材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在对茶文学、茶书画艺术元素做出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茶文学、茶书画中所描绘的场景做出了解与认知,并使用泥塑形式对茶文学、茶书画中的场景进行再现;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茶文学、茶书画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可以针对茶文学对茶文化所做出的抽象描述,对茶文化中所涉及到的静物进行艺术再现,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以及泥塑手工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茶文化的传承以及茶文化中艺术元素的表达等都能够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

3 结语

我国茶文化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并且具有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态。将茶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艺术表现形态渗透到高职泥塑手工教学当中,不仅有利于实现民间泥塑静物艺术造型设计与我国茶文化的协同发展,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对我国传统的艺术创造理念和艺术审美追求做出了解与认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徐黎黎.民间美术元素的动画设计对茶文化的推广研究[J].福建茶叶,2017(9):94-95.

[2]张铁.茶文化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7):250-251.

[3]吴丽婷.聂家庄泥塑传统工艺品包装设计及其市场化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7(2):47-51.

[4]杨晓萍.论茶文化的发展与茶学创新性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2):46-49.

陕西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任务项目《XM-17风翔泥塑工作室》;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6-2018课题(编号SZJY-1674)。

郝秀丽(1975-),女,陕西宝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间美术、艺术教育等。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佛家静物泥塑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潘明达作品
静物写生
静物(节选)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怎样写静物
大型泥塑《收租院》版权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