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腺胃炎发病原因分析及治疗

2018-01-19徐盾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腺胃寄生虫病原

徐盾

(辽宁省海城市种畜禽监督管理站114200)

鸡传染性腺胃炎临床上常表现为生长速度不良、大小不均、机体消瘦,病理上可见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等特征。伴随着现代养鸡产业的发展,该类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虽然该病发病率不高,但其病程长,死淘率高,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1 致病机理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致病因素 (致病原)较为复杂,经近代医学证实,本病诱发因素囊括了病原性 (病毒、细菌、寄生虫、类寄生虫)和非病原性 (营养性、异物源损伤)两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 “病毒 (以冠状病毒为主)+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的消化道病变,比如 “鸡痘”常继发本病,其次是由于日粮中膳食纤维素含量过低、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包括矿微和维生素)长期缺乏或配比不当、喂量掌握不精准等,致使鸡腺胃受到损伤而发病,其共同特点是致病靶器官以消化道和内分泌器官为主,腺胃病变最为明显,剖解可见 “炎性水肿”、充血或出血、溃疡、坏死、结节、上层黏膜脱落等,肌胃角质层发生溃疡、脱落等。

2 主要致病因素

2.1 常见病诱发

由呼吸道综合征继发感染引起。现代规模化养鸡最为常见高发的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普遍会继发消化道感染症状,因为鸡急、慢性呼吸道疾病会损伤其免疫脏器,最终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在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供应失衡、养殖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综合作用下,加重内外源性感染程度,消化道与呼吸道并发感染的情况极为普遍。

2.2 病原性感染

包括 “病毒、细菌、寄生虫、曲霉菌素”等侵损消化道、呼吸道,引起表皮黏膜发炎,进而引发消化道溃疡、卡他性炎症、黏膜坏死脱落及出血等,笔者认为,其中以 “鸡球虫病”症状最为明显,可出现明显的血痢现象,20日龄以内低龄雏鸡病死率几近100%、冠状病毒感染、曲霉菌素污染等均是引起腺胃炎的重要因素。

2.3 营养供应失衡

现代规模化、全舍饲、封闭式养殖模式下,鸡群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过敏体质),蛋白质、矿微、维生素、水等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搭配比例不当或摄入量超标等,均会引起机体生理代谢机能紊乱,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病理症状。

2.4 饲养管理缺陷

主要是养殖过程中对鸡舍 “温湿度、空气质量、环境保洁度 (病原体含量)、采光度”等重要因素控制不当,源于环境的不良应激源引起鸡群发病。笔者认为,温度对鸡腺胃炎影响较大,特别是育雏温度,应适当高一些为好;饮水及日粮营养供应失衡(喂量不足、营养物质缺乏、摄入能量物质不均衡、暴饮暴食等),不能满足鸡当前生长阶段的正常需求而致病;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蚊蝇、鼠类、体内外寄生虫等中间传播媒介,各种携原体在群内流动散播相关疾病;饮水及饲料源管理不善,被污染、过期、变质等引起动物发病;四季传染病流行期未采取有效对症控制措施,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的重点环节防治各种传染病,群内发生交叉感染、接触传染、水平传染。

3 治疗措施

育雏期应适当提高育雏温度,开口即加入黄芪多糖类纯中药制剂,防止饲料饮水霉变污染是预防鸡腺胃炎的关键。

加强饲养管理,定时通风和消毒。提高鸡舍温度,比平常温度高2~3℃。对患病鸡积极治疗。上午:腺胃速治+过料王配合使用,连用4d。下午:雷尼替丁+甲硝唑拌料每瓶1500只鸡,拌200kg料连用3d。晚上:小苏打按千分之一的浓度,连用3d。也可使用克抗清:每袋兑水125~150L,供禽自由饮用;鸡清瘟解毒散:每袋1000g拌料200kg;盐酸西咪替丁:每千克体重4~5mg,与鸡清瘟解毒散混合拌料,连用 3~5d。

猜你喜欢

腺胃寄生虫病原
寄生虫与狼的行为
鸟没有牙齿怎么吃东西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浅析家禽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
白话寄生虫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1例肉鸡腺胃肌胃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