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高峰期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2018-01-19李爱红闫德伟周学雷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畜牧兽医局266200
李爱红 闫德伟 周学雷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畜牧兽医局 266200)
蛋鸡产蛋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是衡量经济收益的重要指标。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此时期也是产蛋的重要时期,养殖户了解这一时期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技术,能促进经济价值的提高。
1 蛋鸡产蛋高峰期生理特点
通常人们所说的蛋鸡产蛋高峰期一般是蛋鸡的产蛋中期,此时产蛋鸡的卵巢、输卵管发育趋于稳定状态,与产蛋初期相比较,产蛋大、产蛋率稳定是产蛋高峰期显著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对周围环境变化 (饲料、光照、温湿度、空气质量)仍十分敏感,会造成很大的生理波动性。蛋鸡一般从开产后的第4周起,就能达到50%左右的产蛋率,而产蛋高峰期将会在其后的3~4周内来临,并会持续大概4~6个月,此时期的长短也受蛋鸡品种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能够达到90~97%左右[1],产蛋率非常高。相应的代谢强度也会达到最大,繁殖性能相对旺盛,鸡只的采食量大大增加,值得一提的而是周围稳定的养殖环境十分重要,一旦受到应激作用,则患病率大大提高。
2 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此时期的饲养管理需要养殖户更加精心,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产蛋率,以创造更佳的经济价值。
2.1 光照适宜
产蛋鸡对于光照的需求非常必要,光照原则上保持延长时间,避免减少光照时间。在鸡群18或20周龄起,就要逐渐延长鸡群的光照时间,标准是每周延长1h光照,当达到14~16h时开始保持恒定不变。但当鸡群在20周龄时,体重却达不到标准体重,那么补充光照时间将往后推迟1周[2]。
2.2 温湿度合理
鸡舍恒定的温度对产蛋鸡也十分关键,恒定的温度能够避免鸡群受到日常气温波动的影响,尤其是当产蛋高峰期与炎热的夏季相遇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较少热应激作用,通常采用直接向鸡舍墙壁喷水的方式降温,还可以在鸡舍安装湿帘以达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在鸡舍内可以采用喷雾装置以增大鸡舍的湿度进而保持温湿度平衡。如果产蛋高峰期与寒冷的冬季相遇,那么应着重加大鸡舍的保湿措施。一般来说鸡舍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最佳。
2.3 保证鸡舍的空气新鲜
蛋鸡的产蛋高峰期生理代谢非常旺盛,进而会产生很多粪便及有害气体,鸡舍内的空气质量会下降,因此要确保此时鸡舍良好的通风换气,将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尽量排放出去,控制其含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空气混浊给鸡群带来不利影响。
2.4 充足的蛋白质供应
蛋白质对于产蛋高峰期的鸡只来说很重要,所以养殖户一旦估计出产蛋率要提升后,就要提前1周给鸡群提供含蛋白质较高的日粮,当产蛋率从产蛋前期 (78%左右)上升到产蛋高峰期80%以上时,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从17%上升到19%。添加蛋白质应遵循的规律是:蛋鸡产蛋率提高了10%时,相应蛋白供应水平提高大约1%。如果产蛋率开始下降,那么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需要推后1周左右的时间再调整下降,目的是使产蛋率下降的速度放慢一些。
2.5 能量水平的严格控制
鸡群如果采食能量水平低的日粮,就会造成采食量增多的局面,进而饲料的浪费;而如果采食了能量水平高的日粮,那么鸡群采食量的减少又会造成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无法满足产蛋高峰期对于高水平蛋白质的需求,所以,科学配比、均衡能量与蛋白质的关系意义重大。
2.6 合理使用添加剂
为有效提高产蛋率和蛋壳的强度,可以适量饲喂小苏打,这样能大大降低破蛋产生;而氯化胆碱的适量使用能维持鸡群产蛋率;维生素添加剂的合理使用能够代替青饲料,进而激活鸡的生殖机能,提高产蛋率。
2.7 补钙要合理
根据产蛋鸡的生理规律及试验证明,每天12~18时给产蛋鸡补钙效果最好,产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以3.5%为宜,当产蛋高峰到达时可增加到3.7%,值得注意的是全用粉末的石灰石进行补钙,效果不好,因为会影响鸡的采食量,可以人为加一些贝壳,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
2.8 严格防疫
严格的卫生防疫对于鸡群的防控控病很关键,养殖户需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制定免疫接种计划,以防疾病的发生,当进入产蛋期尤其是高峰期,鸡的抵抗力会相对较差,染病几率升高,因此,在产蛋高峰期应避免免疫接种和驱虫活动。
2.9 减少应激作用
产蛋高峰期的鸡群生长代谢旺盛,能量几乎都用于生产,相应的抗病力差,一旦遭受应激作用,会影响产蛋率和增加患病几率,要尽量避免,也可饲喂维生素减少应激反应,另一方面,保证鸡群充足、清洁的饮水、稳定的生活也会降低应激作用。
[1]许义道,文正常.蛋鸡产蛋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3):65-66.
[2]王士礼.蛋鸡饲养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1):159.
[3]刘文天,张会春,张广伶.浅谈如何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