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牛口蹄疫防治对策思考

2018-01-19李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蹄部口蹄疫花青素

李伟

(吉林省梅河口市吉乐乡畜牧兽医站135025)

在养殖过程中,口蹄疫病的综合防御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只要发现此病,若没有在第一时间运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将其有效处理好,会迅速蔓延,使养殖户的经济遭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群养方式对病毒传播极为有利,增加疫病预防难度,由此可以看出,养殖户加大养殖过程中防治疫病的力度十分必要。

1 临床症状

患病个体精神差,食欲大不如前,体温慢慢上升到41℃,同时在口腔黏膜、吻部皮肤、乳周围皮肤和蹄部各位置出现水疱性疹、发热和红肿等表现[1]。患病动物蹄部发生变形脱落,并慢慢造成其正常行走困难,严重时难以站立起来。心肌炎、出血性胃肠炎是患病仔猪在患上此病后的症状表现,皮肤水疱性疹发生不突出,辨别难度较大,但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解剖死亡的患病个体可以看到,其胃部、器官和咽喉多处皮肤黏膜溃烂,心包内部有大量黏稠且浑浊的液体,甚至部分的心肌切面上还有 “虎斑心”的现象出现。

2 防治对策

2.1 加强日常管理

对猪牛日常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分开管理牛和猪,以免交叉感染,就新引进的猪和牛必须先隔离3周,确保没有疫病后才能放在一起饲养。严禁在疫病流行区交易或引进牲畜。并且要积极和当地兽医部门联系,掌握最新的疫情动向,把相关防控准备做好。

2.2 加强消毒

确保圈舍卫生干净,并在固定时间消毒处理饮水、饲料、饲养用具和圈舍。若是发现口蹄疫,可以采用自制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可以用10.0~20.0%石灰乳、3.0%大碱20.0%漂白粉配制消毒剂。

2.3 免疫接种

2.3.1 主动免疫

该病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方应加大平时猪口蹄疫O型灭活浓缩疫苗的接种力度。可以参照以下标准:后备母猪配种前、产前30d分别按 4~5m1/头接种;经产母猪产期30d、产前10d分别按4~5m1/头接种;公猪每隔3个月接种 4~5m1/头; 猪仔出生后 70d接3m1/头, 出生后 100d接 5m1/头[2]。

2.3.2 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可以使猪群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得到有效增强,以此净化猪口蹄疫病毒,可以将感染率有效降低。具体措施为:在饮水中放入1000g食盐+500g复方花青素或1000kg食盐+1000kg复方花青素, 用 9~10d。 把300g93%VC+500g复方花青素或1000kg93%VC+1000kg复方花青素拌入饲料中,喂食9~10d。

2.4 有效治疗

病情轻微的个体肌肉注射安乃近溶液、青霉素或黄芪多糖溶液;用盐水把患病个体口蹄等发病部位清理干净,然后再把碘甘油涂上,以此起到保护作用。就病情严重的个体,可以进行口蹄疫外源性抗体的肌肉注射,进行免疫和治疗;可以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患病个体口蹄等发病部位处理干净,再将碘甘油或甲紫溶液涂上,并用绷带把伤处包裹好,尽可能防止患病个体的伤口处和湿地相接触。饲料不仅要喂食麸皮粥、软料和软草等,同时还可以将荆防败毒散添加在饲料中,有效提高患病个体的抵抗力。

3 结语

猪牛口蹄疫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口蹄疫病毒是导致此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主要对偶蹄兽造成危害,发热、乳房皮肤、口腔黏膜、蹄部等出现溃烂和水泡是其临床主要表现。感染面积过大会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同时严重威胁周边地区的动物,所以要进行有效防治。通过本研究可以了解到,将提高疫苗质量、重视净化清扫口蹄疫病毒、第一时间发现和汇报、及时隔离处理等可以有效预防猪口蹄疫的发生,使发生率减少,将损失和死亡率控制在最低。

[1]何金箭.猪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5(5):117-118.

[2]曹永亮.猪牛口蹄疫疫病的防治对策探析[J].兽医导刊,2017(8):82.

猜你喜欢

蹄部口蹄疫花青素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口蹄疫
山楸梅浆果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