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猪流行性腹泻发展现状和防治手段
2018-01-19杜晓帆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050200
杜晓帆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050200)
1 猪流行性腹泻发展现状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患病猪表现出急性肠炎和水样腹泻,并且有脱水症状,各个年龄段的猪只都能患病,但不同年龄猪只的死亡率不同,对哺乳仔猪的危害最严重,尤其是没有从母乳中获得足够母源抗体的仔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能通过中间宿主在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新生仔猪或失去母源抗体保护免疫能力低下的断奶仔猪间传播。近年来,通过对多个猪场的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流行性病例可检查到母猪感染乳腺炎,其后代死亡率根据母猪病情不同有所区别,如果母猪有过流行性腹泻发病使,且患过乳腺炎,仔猪会因为初乳分泌不足而死亡。哺乳仔猪没有在母乳中获得母源抗体的仔猪发病率更高,并且还容易导致猪场反复发生该病。对进行免疫接种但体内抗体水平仍旧很低的母猪,所产仔猪均会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并且会在出生短时间内死亡。这是因为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猪群中进行持续传播,即使仔猪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检测其粪便中有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存在[1]。
2 防治手段
2.1 及时治疗母猪乳腺炎
母猪乳腺炎对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影响,因此,预防仔猪流行性腹泻首先要确保母猪健康,并及时淘汰掉泌乳能力差的母猪。
2.2 加强生物安全
减少外界对猪场内猪只的影响,防止外界病毒侵袭猪场。杜绝外来人员和车辆入场参观,定期消毒猪场内环境、器具和运输工具,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尤其要注意产房的生物安全,尽可能扩大产房使用面积,防止拥挤。
2.3 完善免疫接种程序
根据猪场内粪便中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检查结果,完善已有免疫程序,在接种疫苗后,会有3周左右的免疫空档期,此时,要积极防控疾病发生。疾病爆发后应立即采取全群紧急免疫接种的措施,避免更多猪只患病,并在免疫空档期预防患病猪只与产房及其他健康猪只间的传染。
2.4 发病后隔离
猪场中有病情发生时要立即将患病猪只隔离,并封闭被病毒感染的猪舍,采取高效的治疗措施,淘汰没有治疗价值的猪只。彻底消毒猪场和猪舍,防止病毒继续感染健康猪只。
[1]陈芳洲,库旭钢,何启盖.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历史、现状和展望[C].全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监控与净化专题研讨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