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语中的语言文化对现代口语应用的影响

2018-01-19王文雅

福建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铁观音内核解构

申 杰,王文雅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石家庄 050228)

目前,对茶语中的语言文化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从而也就决定了研究该语言文化对现代口语应用的影响仍较少有人涉足。现代口语作为产生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语言形式,以其特有的简约特征和本土元素,成为了重要的区域文化组成要件。而且,随着区域间交往格局的改变,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必然促使现代口语应用呈现出多样性发展局面。那么如何来理解茶语中的语言文化影响呢。以“铁观音茶叶”茶语为例,其中所包含的:纯、雅、礼、和,便是茶语的核心内核。在这样的核心内核作用下,处于“铁观音茶叶”产地的地区,以及在习惯于饮用“铁观音茶叶”的人群中,必然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上述核心内核的影响,最终通过人际交往在口语表达形态中得到体现。不难理解,充分发挥优秀茶语文化的影响作用,将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出文化条件。

1 对茶语中语言文化的解构

围绕着“铁观音茶叶”茶语的核心内核,这里将该语言文化解构为以下四个环节:

1.1 对“纯”的语言文化的解构

茶语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需要在茶友之间的人际互动中得到应用。“纯”在这里体现为茶主之“纯”,也更体现为茶友之间人际关系之“纯”。这样一来,作用于日常语言表达中,则体现出了清澈的内心思想感情。

1.2 对“雅”的语言文化的解构

“雅”作为茶文化中的隐性文化要件,在这里主要体现为品茗文化中的形式美。以饮茶流程为主线的形式美,通过体现出“雅”来感染茶友。但这种“雅”又不是凭空构造而来,一定是植根于茶叶产地的风土人情之中,又是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提炼与升华。从中,也能反映出当地人们的谈吐风格。

1.3 对“礼”的语言文化的解构

“礼”可以被理解为感恩,并由茶主而向茶友们所释放出的“德”。作为茶文化大国和古国,我国茶语中的“礼”不仅渗透着文明古国的礼仪文化内涵,也浸透着一方水土的人际交往规范文化。由这样的人际文化所造就的语言文化,也必然体现出的谦逊与礼让的内涵。

1.4 对“和”的语言文化的解构

茶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茶叶,而茶叶的物质载体则是茶树,以及用于栽培茶树的所有自然资源。可见,这里的“和”首先体现为人与自然在关系上的和谐,再者便反映在茶友们内心的平和。由此而带来的口语风格,也必然是淡然与怡人的。

2 茶语语言文化与现代口语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以上茶语中语言文化的解构,可以将其与现代口语之间的联系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二者联系于口语风格之中

口语与书面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能够真实反映出当事人的心理所想,以及在时时交流中也直接反映出当事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看法和理解。那么,那些体悟到茶语的茶客们,则能因受到茶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口语风格中得到贯彻。即,平淡、随和。口语风格的长期演变与积淀,最终又将转换为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人文元素。

2.2 二者联系于口语内容之中

现代口语植根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具有浓郁品茗文化的地区,以及具有相对稳定茶客群体的地区,以茶会友、以茶待友都会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口语内容之中。如,以“雅”来贯穿于口语内容的组织之中,以“和”在贯穿于口语内容的信息发布之中。这些都伴随着乡音,为当地的口语文化润色不少。

2.3 二者联系于口语形式之中

从广义层面来理解现代口语,还可以将肢体语言纳入到口语体系中来。而且,随着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够增强当事人的口语表意能力。同理,在茶馆文化中则蕴含着大量的肢体语言,茶客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明示茶主。这也就意味着,茶语语言文化也作用于现代口语形式之中。

3 二者联系中对现代口语应用的影响

在二者的联系中,茶语中语言文化的影响可阐述如下:

3.1 影响现代口语应用的人文景观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现代口语在应用中需要建立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之中,而且现代口语在应用中还需要直接反映出当事人的所思、所想。随着茶语中茶文化的影响,首先由该文化系统作用于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偏好之中,最终再由口语表达来得到外在体现。所有的这些外在体现,都体现为一定的人文景观。因此,正是由于茶语中茶文化所带来的口语风格特征,而使之对现代口语应用中的人文景观形成影响。

3.2 影响现代口语应用的语言结构

现代口语的内容组织和信息发布,共同体现为语言结构。与学理层面的口语语言结构分析不同,这里主要指向当事人在受茶语语言文化影响后,所习惯的口语表达结构。如,铁观音茶叶的茶语语言文化核心内核为:纯、雅、礼、和。那么,在口语内容组织上则体现为谦让和平和的风格,而在口语信息表达上也主要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元素为主。这样的语言结构与具体的事由相融合,便能极大的增强当事人之间的沟通绩效。

3.3 影响现代口语应用的信息系统

这里的影响对应着上文的口语形式联系,而这主要反映在茶客之间的口语应用影响。在信息表达中,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品茗器物来支撑口语的信息表达,且这种口语信息表达属于圈内文化,所以也在人群心理上彼此拉近的距离。另外,随着茶文化系统向民间的长期渗透与下沉,也使得这种信息系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方式。

4 发挥茶语语言文化优势的策略

在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要求下,我们需要发挥茶语语言文化的优势,来助推人际交往关系的改善。为此,发挥茶语语言文化优化的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4.1 面向社区普及茶语文化知识

尽管茶语属于茶文化的构成要件,但却并不被国人所熟知。而且,受到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我国大众也缺乏对茶语的自我探索意愿。为此,专家学者和有关语言类工作者,应面向社区普及茶语文化知识。社区作为我国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单元,容纳着各类社会层面的居民。为了使茶文化知识的普及更接地气,应着力于整合本地茶语元素,并努力与当地的社会传统文化相联系,来不引起居民调适自身口语风格的兴趣。

4.2 深入学校开设茶语文化课程

青年学生一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也是较难驾驭的社会群体。因此,还需要面向中小学、高校来讲授茶语文化课程。笔者建议,针对中小学则可以选择高年级学生来开设茶语文化课程,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改善自身的口语习惯,而不会被网络语言所侵蚀。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则需要聚焦茶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与现代口语的关系为议题,向学生系统阐述茶语文化知识内容。此时,则可以从我国名茶的茶语文化入手来逐步展开。

4.3 营造地方特色茶语文化氛围

茶叶产地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茶语游园活动,来营造出地方特色的茶语文化氛围。在茶语游园活动中,可以引入我国传统的猜灯谜项目,让公众在娱乐中获得茶语语言文化知识。另外,还可以借助小品、相声等曲艺节目,来拓展社会公众对茶语语言文化的感受程度,并能在模仿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后再从书面语的视角来谈茶语,中国"茶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是茶文化的重要形式。古代文学作品中便有众多的茶文化,而这些茶文化正是通过"茶语"建立起来的。从先秦时代《诗经》简单的"茶语"形式,到明清小说繁荣的"茶语"艺术,既是茶文化演变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5 小结

本文以“铁观音茶叶”茶语为例认为,该语言文化中所包含的:纯、雅、礼、和,便是茶语的核心内核。在这样的核心内核作用下,处于“铁观音茶叶”产地的地区,以及在习惯于饮用“铁观音茶叶”的人群中,必然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上述核心内核的影响,最终通过人际交往在口语表达形态中得到体现。通过主题讨论,茶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可以从:影响现代口语应用的人文景观、影响现代口语应用的语言结构、影响现代口语应用的信息系统等三个方面来理解。

[1]陈艳芳.浅谈茶文化促进茶经济的发展[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5):247-247.

[2]莫菲菲.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J].福建茶叶,2016(2):219-220.

[3]任云霞.探寻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J].福建茶叶,2017(2):348-349.

猜你喜欢

铁观音内核解构
多内核操作系统综述①
还原
强化『高新』内核 打造农业『硅谷』
解构“剧本杀”
缩略词
活化非遗文化 承启设计内核
有一种好茶叫“铁观音 秋茶”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