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创作中茶文化的运用研究

2018-01-19陶振兴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事品茶国画

陶振兴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郑州中牟 451450)

中国是全球范围内首先发现、种植茶树、并充分利用茶的国家。在长期的传统习俗和饮食习惯中,茶饮品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丰富的茶文化中,以茶为主要内容的绘画作品数不胜数,如唐代阎立本创作的《萧翼赚兰亭序》、南宋刘松年创作的《斗茶图》、宋元之际遇钱选创作的《品茗图》、张萱创作的《烹茶仕女图》、元代赵孟磊创作的《斗茶图》等[1]。前文列举的大部分画家是品茶、懂茶、爱茶之士。它们以茶文化为题材,变成了国画创作领域中的经典作品。笔者试分析中国画创作过程中茶文化的运用状况,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内容,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茶文化丰富充实中国画的创作

在国画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少画家创作了大量以茶事为主要题材的茶画。如张萱创作的《烹茶仕女图》、阎立本创作的《萧翼赚兰亭序》、刘松年创作的《卢全烹茶图》等、赵孟頫创作的《斗茶图》以及《事茗图》。陈洪绶创作的《停琴啜茗图》等[2]。这些以茶事为主要内容的国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茶画作品的题材。茶道本来就是注重意境表达、关注修身养性的清雅活动,在创作国画的过程中辅以茶事,能够吸引更多的文人墨客,提升作品的影响力。唐寅曾经创作了《事茗图》,它的内容是一处孤僻、清幽的小村庄,春外的细水缓缓地流淌着,一人坐在古朴而简陋的茅屋中,一手捧书冥想,一手持有一盏刚刚泡好的清茶。身边的小童此时正轻摇小扇,耐心地烹茶,正当此时,门外徐徐走来一位老者,意欲登门造访,身后紧紧跟着一位抱琴的小孩。它充分地表明,这些内容可以提升国画的品位和茶事的影响力,此类绘画作品能够有效地刻画茶事活动的变迁,刻画意境高远的文人雅士们独特的文艺气息[3]。

2 记录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比如,宋朝茶画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点饮茶皿,茶事的精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茶具。所以,宋代茶画中的不少茶器绘制精美,造型非常典雅,不存在过多的喧嚣和浮华,却呈现出更纯粹的淡泊与清净。宋朝的陶瓷烧制业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当时陶瓷器的釉彩以及器形都是我国茶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珍贵财富。宋代茶具的美与多,是我国在该领域的巅峰之一。在不少茶画作品,如《文会图》、《十八学士图卷》以及《撵茶图》中,出现了盏托、茶巾、茶盏、茶瓶、茶托、茶磨、茶帚等,这些器具为绘画者提供了展现和描绘的对象[4]。

3 茶文化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探析

当历史的车轮走进唐代时,当时的社会文化呈现出高度发达的状态。当时的人们,尤其是士大夫与文人雅士们,循序渐进地将本身的情趣和思想融合到沏茶、饮茶活动中,从最初粗放式的大叶煮饮转换为追求审美意境的“品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现象是,陆羽创作了著名的《经论》,出现了“卢全解渴”的经典故事。两宋时期澄心静虑风靡整个社会,面壁参禅的新风尚——“斗茶”品饮也非常流行,因此该领域逐步发展到全新的高峰[5]。因此,中国茶颇有“盛于唐,精于宋”的说法。唐人饮茶重点在于士大夫和宫廷贵族阶层的品茶和饮用,两宋时期出现了颇为时尚的“斗茶”现象,“斗”就是比胜。宋朝时期的品茶,从唐朝宫廷和士大夫的日常生活走到了街坊,从高层次的文人雅士逐步普及到了民间大众。

周昉是盛唐时期的著名人物画大师,他创作的《调琴吸若图》以品茶为主要内容,刻画了唐朝宫廷中的贵族女子听琴品茗的安逸生活。画面取尚未抚琴,但马上就要开始演奏的刹那间,听琴者的身体稍向弹者倾斜,好像被女子的试弦声吸引住了,其中的一位女子正在品茶,手置于口边;另一位女子稍微仰起头,侍女手持茶盏,认真地站立于旁,貌似备好的又一杯香茗。画面上仅刻画了五个人物形象,三主两仆,然而画家取非常集中的刹那之间,达到了“呼之欲出”的高超意境。作者以品茗、调琴等活动,让观者联想这些人物形象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这幅茶画以感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视其为茶画作品中的杰作和妙品[6]。

周舫还创作了著名的《烹茶仕女图》著名画师阎立本创作的《箫翼赚兰亭图》,孙位创作的《高逸图》以及《奕棋仕女图》等作品中,虽然其创作主题并不以茶为主,然而这些画面中都刻画了僧人、童子、侍女捧茶、煮茶的情景。这些内容从侧面揭示了唐朝宫廷、士大夫饮茶和品茗的普遍现象。宋徽宗赵估的绘画在我国绘画史上有一席之地,他非常精通鉴水评茶,写出了《大观茶论》,创作了《品茶图》。张择端作为风俗画家,他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流传千古,其中刻画了茶肆和饮茶的情景,表现了宋朝民间普遍盛行的饮茶习俗[7]。

赵孟頫创作的《斗茶图》被后世誉为茶画中的传神作品[8]。画面中四个茶贩于树荫下息肩“茗战”,人人身边都准备了饮茶用具,如茶炉、茶壶、茶碗、茶盏等。左前一人手端着茶杯,另一只手提着一个茶桶,意态自若,他的身后一人手里拿着一个茶杯,一手提着茶壶,做出了向杯中倒茶之态,另两人一旁站立,注视着二者的动作。斗茶者比评自制的各种茶品,充分展示了宋朝民间斗茶和茶生意的具体形象。

浓郁的文人骚客气息。宋朝的斗茶、点茶活动是宋代普通百姓和皇室贵族的主要生活乐趣之一。如著名的历史人物范仲淹、欧阳修、黄庭坚、苏轼、朱熹以及陆游等多位雅士、文人,都借助诗词歌赋、绘画和书法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各种斗茶活动。这些活动既充实了日常生活,也为他们的文艺创作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丰富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世佳作。宋代的不少茶画都融入了书法、绘画和茶道的内容,各种形式的茶事活动、美轮美奂的茶器即高远、淡定从容、悠然自得的品茶意境,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了古代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与文人气息。

赵伯骕是宋朝著名的书画大家,他创作的《风檐展卷》目前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他善于揣摩人物山水,在花鸟绘画领域的造诣颇为高超。这幅《风檐展卷》的内容如下所示:画作中描绘了一座庭院,有坐榻、有湖水,文人雅士都围坐在榻上,白衣侍童站立于塌的两侧,他们手持茶盘,黑色的茶瓶以及茶托。勾勒出明快简洁的图像[9]。这个画卷的主旨是绘画与茶之间的巧妙结合,刻画了宋代雅士文人日常的生活方式,如焚香、点茶、挂画以及插花等。茶与绘画已经变成了宋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茶事活动应该配以适当的挂画。从茶文化和国画艺术结合的视角来看,既丰富了绘画的内容和主题,也充实了人们关于古代茶文化的知识,提升了茶事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使其升高到了文化鉴赏的地位。在此过程中,国画艺术可以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持续丰富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拓展它的鉴赏价值和绘画形式。

4 茶文化与国画的意境美探幽

我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特别是独树一帜的山水画,和茶文化保持着一脉相承的特色。它受到了道、释、儒等多种哲学思想的作用和影响,处处弥漫和涵泳“游”、“静”、“虚”、“道”的艺术精神,茶道是诗,它在山水的世界里充满了诗的绝妙意境。儒家借茶崇礼,佛家以茶静虑。茶原本生于高山峻岭,活于泉水,在品茶过程中非常注重饮茶的心境和环境。如《西湖春茗图卷》将优美的山水意境美当成了创作契机,呈现出了“西湖美景”、“虎跑泉,龙井茶”的内容。这些内容化自苏轼的名句“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西山之茶,以龙井为佳”以及“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10]。(明高镰《四时幽堂录》)之句。

山、美之美已经清楚地呈现在各种茶画中,应该深入地挖掘茶画作品中的“意之美”和“境之美”。比如,《西子佳茗图》充分地体现了“境之美”,画面中呈现出春日西湖的桃红柳绿,游船上各位佳丽名媛听乐、品茗、赏景,体现了杜甫的“春风吸茗时”,背景以“西山”和“三潭印月”为主要衬托。白居易所创作的《忆江南》、苏东坡所创作的《试焙新茶》以及《饮湖上初晴后雨》,为这幅画作提供了思想之源。丝竹和鸣,焚香静气,茶请上座,尽可能创设出安宁与平和的心境,在馨乐、仙乐中不疾不徐地品茗、把盏,慢慢品味茶道的千古风韵[11]。

作者在创作《西湖春茗图卷》的过程中,以非凡的创意、诚意、情意和心意,完成了《龙井问茶》、《西子佳茗》、《虎跑泉品》。这些画作将西湖美景、虎跑泉水以及名茶之冠,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以卓越的艺术形式再现了非同凡响的“人间珍品”。人们既可以饱览西湖地区的山色湖光,也能够沉醉于当地的甘泉香茗,在“人间天堂”达到了“只羡人间不羡仙”的状态。国人在品茶的过程中,更关注环境和心境之间的“天人合一”。“茶道之道,以天地和气为乐”,名茶需名水,名山出名茶,世间的高山流水度都凝聚在这一杯香茗中,壶中自有大天地。人们在香气袅袅的氛围中,轻吸浅斟,甘苦相匀,清心涤尘,怡然人神,渐入佳境。此所谓“茶道即画道”。茶的最美意境,就在于山水美景之上的“意之美”和“境之美”[12]。

5 结语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茶文化和中国画都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都变成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画作品呈现了二者不可忽视的关联性和无法分割的内在契合特征。这些茶画作品充分地展示了茶文化和国画传统艺术巧妙融合的独特魅力。它们变成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文化之一。二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彼此融合、相互影响,表现绚丽多彩的态势,为发展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和效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茶画艺术,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文人墨客的深远情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物质载体。

[1]连醒.茶历史文化与中国画的融合实践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3):371-372.

[2]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5],[8]林安君.中国历代画家与茶文化[J].农业考古,1993(2):127-130.

[4],[9],[10]武立功,丛颖.浅谈中国历史文化之茶画[J].福建茶叶,2016(3):368-369.

[6]熊英,张明利.品鉴明代茶画的澄怀味象[J].福建茶叶,2016(1):226-227.

[7],[12]孙晓燕.宋代茶画艺术研究[J].山西档案,2014(2):116-120.

[11]郑霞.浅析以茶入画的审美情趣[J].北方文学:下,2012(8):79.

猜你喜欢

茶事品茶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武夷山茶事摩崖题刻
冬品茶梅
崂山茶事
国画欣赏
宋代茶事绘画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