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日本茶文化与日语表达的关联

2018-01-19易洪艳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道日语茶文化

易洪艳

(西安外国语大学基础教学部,陕西西安 710128)

日本茶文化最早源于唐朝,彼时我国茶文化正处于兴起之时,国力强大、经济繁荣,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于是,日本、朝鲜以及波斯等邻国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唐朝学习,在此过程中茶文化也因之而得以东传或西渡。因而,日本的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的影响下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韵味,然后,日本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吸收本土文化特色,并渐而形成了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内容。16世纪的千利休根据日本的发展概况以及文化现象对茶文化进行了革新,其以中华茶文化为核心对日本的茶文化内容进行了具体化构建,从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正式形成,也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茶文化向长远化发展。从日本茶文化的发展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日语表达与日本茶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1 日本茶文化内容概述

1.1 茶道

茶道是日本茶文化最引以为傲的文化,其在世界茶文化领域占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而所谓日本茶道是指日本人所推崇的一种茶汤文化礼仪,从选茶到煮茶再到饮茶一系列程序化的礼仪规范。日本的茶文化最早可以溯及到奈良时期,鉴真和尚从唐归来后带回了茶叶与茶文化,茶文化迅速在上层社会盛行起来,而日本人也开始种植茶叶,随着茶叶的普及以及茶叶经济的繁荣,饮茶这一习俗席卷整个日本,平民百姓也爱上了清香可口的茶叶,日本的茶文化也在无形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日本根据其本土的文化特色对茶文化进行了民族化创新,建立了系统化的茶道,并形成了“和敬清寂”的茶道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思想内核。“和”是从中国茶文化中的“尚和”思想演变而来的,强调的是上下和睦,通过和来实现事情的通达。而在茶道中则具体是指客人与主人之间的和谐,主人与客人之间不存在隔阂但也不能过分亲密,否则二者间的和谐状态被打破,其关系也会随之而破裂。“敬”是指尊敬之意,人际交往之中应该互相尊敬,保持一种节度性地敬重,即使在互相熟识之后仍然以敬重之心善待他人,以外在的恭敬之心来处理好繁杂的人际关系。“清”是清静洁白的意思,其与佛教的禅宗思想具有相同的意趣,是指通过克制内心的欲望来构建一个干净纯粹的世界,任何人一旦进入茶室必须摒弃一切尘世烦扰,以一种清静之心坦然地煮茶、饮茶与论茶,不能以污秽之态进行茶事活动。“寂”源于佛语中的“空寂”,是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概括来说是指饮茶人可以通过茶步入忘我升华的境地,以享受内心深处的宁静为乐,进而在安稳的心境中获得生活的慰藉。

1.2 茶礼

日本茶文化以“礼”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正所谓“发于礼也止于礼”。因而,日本茶文化中关于礼节的内容也是相当繁多的,任何茶事活动都必须遵循与之相应的茶礼。一般而言,茶礼分为前礼、后礼与总礼。一旦被邀请参加茶会,那么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这为前礼,而当茶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客人也应该对主人的招待表示感谢此为后礼,总礼则是贯穿于整个茶事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礼仪规定。具体而言,总礼囊括了烹茶之礼、饮茶之礼以及论茶之礼,主人对待客人要以礼相待,客人也应该以同等的礼仪对待主人。例如,主人在将煮好的茶递于客人时,客人应该双手接茶并点头致谢。同时,品茶之时客人也应以小口品饮的方式,仔细品尝茶水的甘味,以回敬主人的煮茶之辛苦。另外,当客人的茶饮尽之时,主人应当及时为其续茶,待客人散去后,主人方可收拾茶具。总而言之,日本惯于以茶待客,茶礼体系较为完善,其茶文化内容也因之而愈发璀璨。

1.3 茶文化审美

日本文化艺术追求的是残缺美,尤其是茶文化审美对于“残缺美”的推崇几乎到了一种执拗的地步。日本茶文化倡导禅茶一体,空寂的草庵茶散发出寂寥萧瑟的气息,因而与之相应的茶具也就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审美之趣。例如,为了适应空寂寂凄清清的茶文化氛围,其也大多选择破损或者残缺的茶具,或者刻意制造不完整的茶杯与茶壶。此外,日本茶文化也同中国茶文化一样信奉自然主义,其审美意趣还体现在极简之美。日本茶文化以简单朴素为立足点,悉心营造一种淡雅质朴之感。例如,日本的茶室构造大多十分简单,其空间布局都是以对称的形式构建而成。同时,日本人也会选择粗糙枯淡的茶台与茶杯作为其主要的饮茶工具,以不漂亮的东西来衬托出茶文化审美的风雅之情。总体来说,日本的茶文化审美是在中华文化审美与日本民族文化审美的相互作用中萌发而生的,其几乎涉及了日本茶文化的方方面面,却又在无形中推动了日本美学艺术的发展。

2 日语表达的方式与语用特点

2.1 表达方式

语言的表达方式与其背后的民族文化是休戚相关的,并从某种程度上间接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实质。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从地理环境上来说,日本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其文化特性也呈现出一定的单一性,语言表达方式受此影响略显贫乏。日语的表达方式一般分为言内与言外两种,都是从语用、语法以及语义三个方面进行的。日语的表达方式强调的是非逻辑性与非线性,也就是说日语注重的是语言内容的阐述,而对于其文字语句上的逻辑则是不甚在乎的。日语的言内表达方式通常是指以直接明了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而不加以掩饰或者潜藏。但是,一般情况下,日本人甚少使用这种言内的日语表达方式,其更习惯以不言自明的言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日本人的语言表达通常以隐晦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喜欢以言外之意的方式阐释自己的想法。

2.2 语用特点

语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指语言的表达环境而且也包括了某些特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甚至还囊括了交际双方的精神与社交以及物质世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语是日本文化的传播媒介。不同的民族文化会滋生出不同的语言环境也会产生迥异的语境特点,而日语的语用特点与其文化特性也是相契合的。日本人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擅长整体性与演绎性的思维模式,其对于语言文化的认知是极为敏感与细致的。因而,日语的语用特点也因此与西方的分析性与归纳性的思维模式不同,日本受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于语言的感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却能从简短的语句中分析出对方的潜台词,并且了解其真实意图。另外,日语表达与西方直言不讳式的表达特点不同,其惯于以暗指的方式来阐释自己的思想。

3 日本茶文化与日语表达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3.1 茶文化的发展推动日语新词的出现

文化与语言是共生的,语言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文化则对语言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语言体系,文化与语言在交融中实现共同发展。日本的茶文化是日本文化最为夺目耀眼的一支,其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作为日本文化的传播载体,其是日本茶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毕竟文化只有通过语言的形式才能为人所知晓。而日本自千利休革新了茶道文化之后,“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也为世人所瞩目,其提倡的“一期一会”理念也为后人所尊崇。最为显著的是日本茶文化因为其独特的茶道精神而备受世界瞩目,并且一跃成为了世界茶文化之林的翘楚。同时,随着日本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其日语的表达习惯也随之而出现了变化。层出不穷的茶文化新词也在无意识中填补了日语茶叶用语的空白,例如,出自于日本茶文化“世当一面,难得珍惜”以简短的语句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阐释得淋漓尽致,也构成了日语的新兴词汇体系。

3.2 日语表达促进了茶文化内容的完善

日语作为日本文化传承的主要介质,其也是日本人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日语表达对于文化传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茶文化是日本民族文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其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愈发深厚,并且一直以文化主流的姿态占据着日本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成为了日本人心中不可动摇的精神支柱。究其原因,日语表达的积极作用在日本茶文化的传播中发挥得酣畅淋漓。日本茶文化自诞生以来就被深深地植入了日本人的心底,一方面,日语会根据其茶文化的具体内容而对其表达方式进行适度化调整。例如,日本的语言学家在对茶文化进行研究时,会从日语的表达上着手改变其语言表达方式来迎合茶文化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不断更新的日语词汇以及日语表达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日本茶文化内容向丰富化迈进。任何新兴词汇的产生,日本人都会在潜意识中将其植入茶文化语用的表达,以使其茶文化内容能为新时期的年轻人所接受认可,进而在无形中推动了日本茶文化向更远更深更广化发展。

4 结语

日本茶文化是在我们中华茶文化的渐染下形成的,其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与我国茶文化具有一致性,却又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日本茶文化自诞生以后就被打上了浓郁的民族烙印,无论是镰仓时代,还是室町时代抑或是江户时代,其对于茶叶的推崇以及茶文化的推广都是相当大的,正是在王室贵族的大力宣扬下,日本的茶文化才能在千年的传承中一直处在主流文化地位。当然,完整的日语语言文化体系也是推动日本茶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日本茶文化也在推陈出新的日语表达中逐步迈向世界茶文化的前列。

[1]詹桂香.《日本概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必要与实践——以日本茶道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1):88-94.

[2]何慧燕.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日语口语学习环境建设研究——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2012(8):109-110.

[3]王阿玲.日本茶道在日本文化教学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10):216-217.

[4]王晓敏.关于本科日语专业《日本茶道文化》课程设置的研究——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6(26):252-253.

[5]赵宏涛.从日语中的借茶寓意的惯用表达看日本茶道的发展[J].福建茶叶,2017(3):324-325.

猜你喜欢

茶道日语茶文化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茶道人生
《茶道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