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茶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8-01-19陶言诚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价值

陶言诚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

对于很多人来讲,其对茶文化的了解和印象,大多停留在茶文化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上面,如茶诗茶词、茶歌茶舞、茶道演示以及茶艺表演等。其实这仅仅是茶文化的“冰山一角”,在茶文化这座“冰山”的水下部分,还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思想底蕴和价值内涵。尽管其无法看到、听到,但却是支撑茶文化这座“冰山”的重要基础,是茶文化的精髓和最高境界。今天,这个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再加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就使得社会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这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由是言之,要想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就不妨从老祖宗的智慧中寻求养分,把蕴含优秀人文道德和价值理念的茶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去,通过充实内容、创新方式、加强实践,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 当今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价值多元化趋势呈现出一个加速发展的情形。而作为正处于“三观”形成和成熟关键期的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和思想对其的影响要远远超出其它年龄段或是其它行业的人群。从现实看,近些年大学生在思想及价值追求上,较之以往又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把过去主流价值传播变得分散化,去中心化趋势愈发突出。比如说,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其所接受的思想熏陶、价值培育以及其自身所主动去追寻的课外读物、电影、音乐、娱乐方式等能感染和改变其思想及价值理念的内容基本大同小异,这一方面就让整个社会年轻群体的思想状态、价值追求呈现出近似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便于相关部门、学校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出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显现出来的思想和价值多元化以及去中心化的特点,则让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互联网带来或是产生了大量的新思想、新价值、新的审美趋势,这对于三观尚未成熟并且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来讲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他们很容易被这些新的思想和价值追求所感染和影响。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涌现了各个小的思想文化传播中心,如贴吧、微博、二次元文化社区、知乎、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等。每个小的中心都有各自的思想趋势和不尽相同的价值追求。这些小的互联网思想文化中心,极大地分散了大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各自为战”,在思想及价值理念上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这就给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2 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思政教育的缺陷

社会思想和价值理念的多元化趋势越是明显,就愈加凸显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近年来尽管取得不小进步,但是从一些高校的实践看,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校思政教育,都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问题

这方面很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大学生没有足够的集体精神,过于强调自我的感受,在某些时候表现得过于自私。这个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但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源自于家长的溺爱和家庭教育的偏差。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结构看,其多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生。由于我国政策的原因,这些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香饽饽”。而中国家庭的特点就是“向下亲”,因此这些大学生从小便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独占一个家庭几乎全部的爱与关怀,因此他们就习惯了被关心、被赠予、被呵护,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学习怎么付出和关心他人。如此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就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集体意识、分享精神。

同时也要看到,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赶上了中国迅速发展的黄金期,这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小衣食无忧,没有体验过前辈们所经历的相对困难的生活。从现实看,当代大学生的童年、少年时光,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就使得他们从小便过着衣食无忧、富足小康甚至是相对奢侈的生活。因此,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因素塑造下,当代大学生身上的吃苦耐劳精神、抗压能力和责任意识相比其父辈来说,就要淡薄很多。因此在其步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和学习后,在遇到各种不顺心之事时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如考试失败、情感挫折、社交不如意等,都极易让其变得灰心丧气,思想出现极大地波动。

2.2 部分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追求上的一些偏差

在这一点上尤为明显的是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及优秀思想价值的轻视。相反的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从小吃着麦当劳、看着美国大片、听着欧美摇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熏陶和影响。西方文化当然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如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幽默性情等。但是也要看到,由于人类猎奇的心理以及商人逐利的特性,一些媒体和出版社、影像公司等单位,在引进发行欧美书籍、电影和音乐时,往往会优先选择一些内容夸张的文化产品,如过于渲染享乐精神,过于追求奢侈生活以及充斥着大量暴力甚至是色情内容的文化产品。这一方面就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让他们过于注重物质享受,过于追求个人感受,在理想追求上也会出现一些偏差。另一方面,这也会让大学生群体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变得不自信,甚至是自我否定,秉持“外国的月亮更圆”等错误思想认识,一味鼓吹西方文化及价值,轻视甚至是贬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

2.3 我国很多高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这方面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大学缺乏对思政教育足够的重视,这种不重视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并且,这种情况并非仅仅存在于学生和老师之间,而是自上而下的,从学校的管理层开始便是如此,没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做一门事关大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教育课程。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现在就业竞争日益加大,让不少高校变得唯就业率论英雄,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到了提高学生就业率上,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往,这一方面会让高校思政教育的地位愈加边缘化,让师生对其愈加不重视,另一方面这更会在不经意间让学生的思想和价值理念更加功利。

3 茶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茶文化是中国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两千来年的历史中一直受到人们的热衷和推崇。这不仅因为茶文化具有很好的通融性,与其它各个领域相互交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因为茶文化在发展历程中,从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以及佛家理念中汲取了大量优秀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并根据自身自然清新、幽雅平和的自然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融合发展,进而使其拥有了十分好的思想带动以及价值引导作用。从大体上讲,茶文化的思想带动和价值引导作用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入世精神”,第二是“中庸和谐”,第三是“天人合一”,第四是“禅茶一味”。

3.1 茶文化的“入世精神”

由于融合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因此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也随之融入到了茶文化当中。茶文化一方面讲究“修身养性”,注重通过饮茶来让自己头脑清晰,让自己内心通透,思想更加成熟,性格更加稳重。另一方面也注重“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倡导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理念,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为国为民奉献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梦想。将茶文化的这一特性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过于自我和注重享乐的思想现状,让他们明白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树立起更加正确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努力学习和奋斗,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3.2 茶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作用

同“入世精神”一样,“中庸和谐”同样来自于儒家思想。其强调的是人要学会更好地平衡各种关系:平衡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不走极端也不缺礼,始终保持一种友善和谐的态度;平衡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找好自己的定位,不越位也不缺位,让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感和获得感更强;平衡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秉持绿色发展和理念,在生产生活中尽量不破坏自然,并做到顺从自然、遵循自然。应该说,将茶文化的这一思想价值放置于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更好地改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风貌,去除他们身上的戾气,让他们少一些冲动和不满情绪,对他人、对社会多几分包容和理解,从而变得更加文质彬彬,更加礼貌懂事,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

3.3 茶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

这也是我国道家思想的基本内涵。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强调的是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和其中的一员,人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的馈赠。因此,不要有跟自然相抗衡和对立的思想,而是要发现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去适当的索取和获得。把茶文化的这一内涵融合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过于看重物质生活,过于追求享乐和奢侈的不良风气。“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茶文化的自然属性,可以让大学生们的思想变得纯净,内心变得平和幽静,思想变得高远,让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追求更加质朴,做到返璞归真。另外更能使其从复杂的事情表面发现其本质,并学会察觉自然之美、感悟自然真谛,这十分有助于他们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养成更加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起更加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

4 用茶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4.1 要充分发掘茶文化丰富多样的优势,用其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

从现实看,不少大学的思政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授课方式比较枯燥,这也是思政教育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而茶文化不仅具有很好的思想文化内涵,同时它呈现这种内涵的方式和载体也十分丰富多彩,如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茶道演示等等,这对于弥补大学思政教育单一枯燥短板大有裨益。所以说,高校在将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上,首要就是要利用茶文化来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手段。比如说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茶文化的影像、音乐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开展知识问答、课外实践、社团活动等方式,把茶文化的优秀思想价值内涵用生动有趣的载体带给大学生,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到茶文化的优秀思想,感悟到优秀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

4.2 高校要增强自己的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打造属于自己的“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

在这方面,首要的工作就是创建和推广好学校官方的微信、微博账号,争取让平台覆盖到每一名在校大学生身上。另外要建立起专门的管理团队,从学校选取那些有良好道德情操、积极价值追求以及熟悉网络舆论语言的学生组建互联网平台团队。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摒弃思政教育那种传统死板的说教模式,而是要多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宣传方式和内容。在这方面,一是要多采用一些健康向上且生动的网络语言和网络表达方式,二是要从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中选取并提炼出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好故事、好知识,将其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并通过网络平台的力量传达到每一名学生身上。

4.3 要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考试体系

一方面,要严格开展思政教育期末考试,并做到监管严、评判严、奖惩分明,以此来倒逼师生主动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还要把茶文化的知识点有机融入到思政教育考试中,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在这一点上可以分门别类,做到有针对性地融合。譬如,对于建筑系的学生,可以把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建筑理念和环境营造等思想和价值内容作为学习和考试点,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样多措并举,必定能让大学生思政教育变得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加具有实效性。

[1]谢辛玉.浅谈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9):64-64.

[2]耿密.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6):99-100.

[3]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36-38.

[4]朱正奎.浅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1-42.

[5]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41-43.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价值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