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山茶在福建的发展策略研究
2018-01-19黄锦泓
黄锦泓
(北京大学政府管学学院,北京海淀 100871)
引言
台湾位于太平洋和欧亚大陆交界处,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丘陵和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0%,终年云雾笼罩山脉,其地理环境和气候能满足茶树生产的要求。又台湾高山茶是生长在海拔一千米以上茶树所加工的包种茶,由于高山气候较凉,日照短、水份足,茶叶叶肉厚实、叶柔软,含有更多的果胶质。台湾茶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次波折发展至今,成就优秀的产茶区,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台湾高山茶”成为台湾茶叶的代名词。近几年,台湾高山茶在大陆生产,如漳平市就是台湾高山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实现海峡两岸茶产业的深入合作,有效促进高山茶的发展。
1 台湾高山茶产业的发展优势
由于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质为富含铁质成分之黏质壤土,本适合茶树之生育。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各式茶叶如包种茶、乌龙茶、铁观音等各地方特色茶,包含茶树品种、制茶技术、饮茶习惯,均是随着汉人移民的脚步由福建移入台湾,因此台湾茶可以说是源自于大陆福建。而高山茶基地位于福建省漳平市,是典型的林区与山区,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超过4400公顷,因气候条件、生产成本等优势,目前是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种植区。
1.1 气候适宜
漳平市位于福建西部的龙岩市,此地丘陵、低山、盆地彼此交错,平均海拔约为750米,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7.4摄氏度左右,年均降水维持在1839毫米,年均日照为1740小时,独特的温度、地貌以及高山气候和亚热带气候,和台湾阿里山的环境相类似,被称为大陆的阿里山。台湾高山茶主要产区是阿里山山区,漳平市的茶树生产环境、气候条件與之较为接近,该地能說是在大陆生产台湾高山茶的最佳地区,这也是多家台资企业落户于漳平市,使其成为海峡两岸种植台湾高山茶密度最大地区的关键性原因。
1.2 生产技术先进
漳平市所建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台湾在大陆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典范。园内的台湾高山茶企业使用全球最先进的茶叶与加工生产技术、设备。茶园实现严格化管理,所生产的高山茶具有较高的质量。已经符合欧盟农产品进口标准,是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
1.3 生产成本低
台资进入大陆发展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大趋势,而大陆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低于台湾省是其中关键性原因。台湾高山茶的精制产业是属密集型农业,所需的劳动力比较多,而漳平市的劳动力工资较低。每天支付给采茶工的工资比台湾每天的人均工资低得多,体现出劳动力成本的优势,除此支外。因为当地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和照顾,台商们能够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得到土地,实现规模化生产。所以,台湾高山茶在大陆的种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台湾高山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台湾高山茶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但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不足、品牌意识缺乏等问题,造成台湾高山茶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2.1 不完善的茶产业结构
自从1982年台湾废除“台湾省制茶业管理规则”后,还茶于农,主要的目地为了照顾一般茶农,减少中间的剥削。但由于当时的配套措施未尽完善,使得政策出台后,对台湾茶业产销制度造成重大的改变,产制形态由过去以大型专业分工的制茶厂转变为小农个体户制茶,连带使得台灣高山茶发展一直处于弱、乱、小、散的不良局面中。茶叶企业单一经营及规模较小的结构,持续影响企业发展。此外台湾高山茶企业的茶叶品种较少,主要是乌龙茶,尤以青心乌龙为主约占全台茶园面积五成,其次台茶十二号、十三号等新品种约占两成,其余品种个别占有率皆在4%以下,因此對白茶和红茶等新兴茶认可度低,没有进行大面积种植。另外茶叶包装主要在外面购买,缺少精致美观的包装设计;缺乏完善的产业链条,没有扶持与茶叶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
2.2 缺乏较强的竞争力
漳平市台湾高山茶发展的时间较短,企业规模小、工作分布散乱,缺乏严格的质量评定标准,大多数茶叶质量较差,使用高山茶品牌却没有生产品质优良的高山茶,此类生产经营现状对增强台湾高山茶的产品附加值有不良影响,削弱其产品竞争力。另外,大部分茶企业和茶农对高山茶品质认知水平弱,未体现自身特色,没有创新精神,阻碍高山茶的壮大与发展。
3 台湾高山茶产业发展策略
3.1 建设生产基地,完善产业链结构
要建设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漳平市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农业部门的指导进行规范化种植,增强土地利用率,在不同区域种植不同茶叶品种,不断增加台湾高山茶的产量。另外,有目的性、有规划的选择优良品种的茶叶,增强茶叶整体质量,以提高高山茶品质、扩大生产规模的目的,让漳平市台湾高山茶产业可以稳定的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3.2 增强创新力度
企业以创新为发展的动力,进行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改革供给侧结构的有效策略,运行创新发展机制,以漳平市台湾高山茶园为示范,促进人们逐步创新,建立新方向、发展新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台湾高山茶企业一定要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作为重点,不断加强农业科技高校、茶叶协会与台湾高山茶企业的合作,逐步推广茶叶新品种和新技术。
创新包括高山茶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两方面。在创新生产技术方面,要创新茶树品种、创新机械设备、创新栽培技术等。高山茶产业不但要改革茶叶采摘技术,也要改革施肥技术。目前大部分选择人工采摘茶叶,机械采摘技术尚不成熟,在具有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前提下,改进技术,根据茶叶销售发展方向和顾客口味变化,研发新产品,提高高山茶产品质量。要选择功能性、抗病性、品质、产量较好的茶树,创新灌溉技术、繁育技术、种植技术、栽培模式以及先进的采茶机、修剪机械、灌溉机械、施肥与耕作机械等,通过市场将投入于茶叶生产的要素向新产品和新种植方向转变,以增强高山茶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3 提高茶产业品牌意识
首先要建立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应该看作是某区域内很多生产者共用的标志,其体现出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并非某个企业所有,而是区域内密切关联、生产相同产品企业都拥有的无形资产。所以漳平市生产的台湾高山茶要借助建立区域品牌来增强自身竞争力,要注册商标并将国际化元素应用在标志中,为树立国际品牌、拓展全球市场打下基础。要制定规范、严格的退出和准入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要重视监管和维护区域品牌,构建起完善的质量认证体系,保护品牌形象。
其次,进行区域营销。区域营销就是将区域当作是整体进入市场,通过竞争获得经济利益的过程。要建立台湾高山茶产业区域形象,通过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介对区域形象进行宣传,也可以由行业协会、政府等部门进行传播以增强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台湾高山茶企业经常参与洽谈会、交易会、推介会,让消费者更全面的认识高山茶。同时,也能借助现场加工销售、电商交易等方式销售高山茶,举办茶艺活动等提高台湾高山茶的市场渗透力,让这种茶叶走进顾客的平时生活中。
4 结束语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大陆与台湾茶农能够共同建设茶叶市场,培养台湾高山茶消费市场,建立高山茶贸易中心,增强品牌对高山茶产业的支持,实现利益共享。目前,台湾高山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要面对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弱、品牌意识差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问题,在恰当区域建设生产基地,不断完善与延长产业链结构,重视增强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设备的创新力度,支持茶叶企业提高品牌意识,达到高山茶产业的区域整合,并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