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光儿科少见病经方治验举隅
2018-01-19侯春光
赵 娜 侯春光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 浙江 诸暨 311800
侯春光主任中医师为绍兴市名中医,从医30余年,潜心中医经典学习,钟爱仲景方,善于将其用于儿科少见病的治疗。现选医案三则介绍如下。
1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防己茯苓汤治足底蚁行感
赵某某,女,8岁。2017年2月20日初诊:患儿每年开春足底麻木如蚁行感,其母常用手久搓足底方能缓解症状。今年开春又出现上述症状,足底麻木似蚁行,无疼痛,无针刺感,无水疱红疹。近因参加舞蹈班回家后小腿发酸挛急,夜间无抽搐,寐安易汗出,胃纳一般,大便偏干,小便如常。赵母言家中潮湿,床上四季垫着草席。诊见:患儿形体偏瘦,肌肉松软,面色偏黄,唇色偏红,舌红、苔薄,脉小紧。因气血不足,营卫失和夹湿而致,治宜益气和营,化气行水。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减:黄芪15g,桂枝、赤芍各10g,防己12g,甘草8g,红枣、茯苓各20g,生姜5片。5剂。复诊时,告知足底麻木蚁行感已除,大便转通畅。
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记载:“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患儿肌肉松软,缺乏锻炼,体质似尊荣人。因跳舞后汗出受凉,使气血凝滞,故小腿拘挛不舒。且家中常年潮湿,水气郁在皮肤,春属肝木主升发,水气随地气上行,足先受之,气血不和,失于荣养,故足底麻木如蚁行。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肢体麻木的良方,防己茯苓汤是治疗皮水之专方,两方合用,疗效理想。
2 麻杏甘石汤合半夏厚朴汤治口吐涎沫
汪某某,男,10岁。2017年4月1日初诊:汪母诉患儿在家中常对着垃圾桶吐口水,教导过多次,但半年来未减少,恐孩子身体不适,故来求诊。患儿自觉口中黏腻,吐之为快。平素喜饮水,觉饮水后容易吐出,吐出为白色涎沫,量少数频。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烧心反酸。汪母诉患儿口臭明显,夜间磨牙,无夜惊梦呓,无遗尿盗汗,胃纳可,二便调。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察神清,精神可,面色黄白隐隐,唇色如常,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及疱疹。舌红、苔薄,脉小弦。予麻杏甘石汤合半夏厚朴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麻黄6g,杏仁、厚朴各12g,甘草8g,石膏(先煎)30g,半夏、茯苓、苏梗各15g,苏子、生姜、麦冬各10g,葶苈子、红枣各20g。5剂。4月8日二诊:患儿诉口黏感、吐涎沫的次数明显减少,其母反映夜间磨牙有所缓解。察舌红、苔薄,舌下脉络紫粗,脉小弦。前方续服7剂。
按:侯师认为本案重点在“痰黏”,邪热在肺,灼津成痰,痰热交阻,故涎沫黏腻。痰热伤津,故喜饮水;口臭、磨牙、舌红皆属热象;脉弦主痰饮。方中麻杏甘石汤清肺热,半夏厚朴汤降逆化痰,葶苈大枣泻肺汤泻下逐痰,麦冬养阴润肺生津。《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此案类似肺痿病,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要表现,然无肺虚表现,而是肺热所致,故治疗重点在清肺热,化痰饮。
3 栀子豉汤治夜间恶热
黄某某,女,5岁。2017年4月15日初诊:患儿感胸中大热,尤以夜间为甚,汗出较多,盖薄被亦觉烦热。开空调降温才能入睡。患儿脾气急躁,大便1~2日一行,质硬难排,舌红、苔薄黄,脉数。证属热郁胸膈,予栀子豉汤加味:栀子6g,淡豆豉20g,蜜紫菀、杏仁各15g,淡竹叶10g。5剂。4月20日二诊:大便转润,舌红、苔薄黄,脉数。恶热明显减轻,前方继服7剂。4月29日三诊:患儿爷爷言患儿无恶热,不开空调也能安然入睡。察其舌淡红、苔薄黄,脉略数。再进3剂巩固。
按:《伤寒论》第76条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胸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患儿体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平素偏食,阳明有热,热扰胸膈,故感胸中烦热,虚烦不眠。栀子豉汤证为热扰胸膈所设,予栀子清心除烦,淡豆豉宣泄郁热,蜜紫菀、杏仁润肠通便,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使邪有出路。诸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