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19王文洁朱云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腰丛老龄咪定

王文洁 朱云章

老年患者多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病症, 通常下肢手术多会采取椎管内麻醉方式进行麻醉, 会影响血流动力学, 增大了围手术期的疾病出现率[1,2]。本文就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10例需要进行下肢手术的老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10例需要进行下肢手术的老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5例。对照组男23例, 女32例;年龄59~76岁, 平均年龄(66.8±5.6)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8例, 高血压患者17例, 冠心病的患者20例。观察组男32例, 女23例;年龄60~77岁, 平均年龄(67.0±5.8)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7例, 高血压患者16例, 冠心病的患者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手术麻醉方式, 患者侧卧, 患侧位于上侧, 嘱咐患者稍微屈膝、屈髋, 腰椎间隙往手术侧旁开4~5 cm定位作为腰丛穿刺点。髂后上棘和股骨大转子的连线的中点垂线与股骨大转子、骶裂孔连线交点作为坐骨神经穿刺的点。把神经刺激的仪器电流调整为1.2 mA, 频率设置为2 Hz, 于腰丛穿刺的点实施常规的皮肤消毒处理, 把针垂直刺进皮肤, 髌骨跳跃、股四头肌收缩的时候停止进针, 将电流调整到0.4 mA, 能够看到股四头肌收缩, 回抽没有见血的时候, 将5 ml的局部麻醉药物注入到患者体内,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症状, 需要把剩余的局麻药物注入进身体内。把神经刺激仪器电流调整为1.0 mA, 频率设置为2 Hz, 于坐骨神经的穿刺点实施常规的皮肤消毒, 把针垂直刺入进皮肤, 在患者足背伸、背屈的时候则停止进针, 将电流调整到0.3 mA, 仍然能够看到足背伸、背屈的时候, 回抽没有见血, 则需要注入局部麻醉药物。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稳定情况, 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平均起效时间、完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是呼吸抑制与成瘾现象[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稳定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2.6±4.2)、(87.2± 3.1)mm Hg(1 mm Hg=0.133 kPa), 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2.8±3.8)、(82.0±3.2)mm Hg。对照组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2.8±4.4)、(88.0±3.2)mm Hg, 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3.6±3.4)、(62.4±3.0)mm Hg。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稳定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33.14,P<0.05)。

2.2 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平均起效时间、完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平均起效时间为(2.2±0.4)min、平均完善时间为(8.2±1.4)min, 对照组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平均起效时间为(5.6±1.2)min、平均完善时间为(20.6±0.9)min。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平均起效时间、完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3、55.25,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3/55), 低于对照组的23.6%(13/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1,P<0.05)。

3 讨论

老龄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方式主要采取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麻醉, 这种手术麻醉方式虽然麻醉效果较好, 但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为显著, 会增大心血管病症的发病风险性[4-7]。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龄下肢手术当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稳定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33.14,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平均起效时间、完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3、55.25,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3/55), 低于对照组的23.6%(13/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1,P<0.05)。表明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临床治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8-10]。

综上所述, 老龄患者下肢手术治疗过程当中, 使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较小,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 有助于老龄患者的治疗与恢复,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1]于健, 李睿, 郭庆夺, 等.混合罗哌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右美托咪定的适宜剂量.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4,34(11):1369-1371.

[2]刘冲, 王志学, 董龙, 等.静脉辅助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循环呼吸与镇静的影响.中国老年学, 2016, 36(23):5928-5931.

[3]刘冲, 王志学, 董龙, 等.静脉辅助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对镇痛与应激的影响.中国老年学, 2017, 37(5):1195-1198.

[4]张生长, 王世祥.右美托咪定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29):3270-3272.

[5]胡光俊, 宋晓阳, 陶军.右美托咪定添加到罗哌卡因中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及镇静的影响.临床外科杂志, 2016(10):796-799.

[6]杨云朝, 吴昱, 陈鹤翔, 等.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医学综述, 2015,21(1):144-147.

[7]吴超双, 郑晋伟, 吴国荣, 等.右美托咪定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现代实用医学, 2017,29(2):154-156.

[8]罗戎明, 杨凯杰, 郑晋伟, 等.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生,2016, 54(28):117-120.

[9]陈鑫, 杨柳青.右美托咪定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4):55-57.

[10]石教辉, 王志春, 叶志虎, 等.右美托咪定在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吉林医学, 2015, 36(7):1378-1380.

猜你喜欢

腰丛老龄咪定
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胫腓骨骨折病人镇静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危重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